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一开始看到《攀登者》这部电影的名字的时候,曾一度以为是个无聊的体育竞技类题材的片子,无意间看到吴京、章子怡、成龙、胡歌、张译这些大咖们共同参演这部片子,顿时感觉不一般,所以特意科普了一下,这才发现真实背景是个很刺激、很感人的故事。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先简单叙述一下:

1955年,中国在苏联第一次接触到现代登山运动,当时苏联登山项目发展很快,但苏联境内并没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于是两国达成协议,在中国境内共同登山。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攀登高峰有特殊政治意义:当时中国与尼泊尔正在商讨珠穆朗玛峰主权归属,中国主张一国一半,但尼泊尔曾于1953年成功登上珠峰,理由是:“你们都没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它是你们的?”所以,登上珠峰迅速变成一项决定主权归属的政/治任务。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1958年,中国登山协会成立,队员们在苏联进行训练,并于同年年底到达拉萨,筹备次年的联合登山计划。但在1959年3月,西藏地区发生叛/乱,登山队的体能训练变成了军事训练,还与当地驻军一起参与平息叛乱,在解放军大部队进入拉萨后还担任了一部分搜索布达拉宫和押送俘虏的任务。但此事件主谋者潜逃至印度,所以苏联以“不想引起友好国家印度不满”为由放弃登珠峰计划,中国建议1960年重启计划,苏联则希望延到1961年。事实上,这是中苏两国裂痕逐渐加大的表现之一,在1960年下半年苏联就与中国决裂了。

中国人决定,没你们我们自己上。

于是在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正式组成,共有214人。为保证主力队员体力,登山队派出192人的先遣队,建立起大本营及位于5400米、5900米和6400米的三个高山营地,队员们把几千公斤的高山装备、食品和燃料等先行运到这些营地。这192人的名字都没有机会出现在新闻里。3月,在国外采购登山装备的人意外得知,印度人也要登珠峰,消息传回,登山队顿感时间紧迫。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为了适应环境和在更高处建立营地,中国登山队先后三次进行高山行军,两名队员因此牺牲。在第三次行军中,他们遭遇暴风雪,50多人冻伤,包括队长史占春在内的多名主力被送进医院,史占春流着泪说,今年可能没法登顶了。

但这时候,印度人开始登峰了,而且也已经前进到8000多米的营地。

中央指示:不惜一切代价登顶。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5月17日,中国登山队发起突击。5月24日上午9时,四名队员许竞、王富洲、刘连满和贡布从最高营地出发,摄像师屈银华也跟随拍摄,但许竞因体力消耗过大,无法再前行,原本只打算跟到半途的屈银华只能临时顶上。海拔8700米处,刘连满为了托举队友攀登而耗尽体力,其他三人连夜摸黑继续前进。

最后一百多米,他们用了十多个小时,体力耗尽,补给耗尽,氧气耗尽,但就像诸多登山家所说的,“当你再也没有可以向上的地方,你就知道自己到峰顶了。”他们终于到了走无可走的最高处。王富洲用铅笔艰难写下“王富洲等三人征服了珠峰。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的纸条,与一面国旗和一尊毛主席半身像一起放在了顶峰附近的碎石下。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三名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与此同时,印度人因风雪,在8600米处放弃了攀登。

1961年10月5日,中国与尼泊尔正式签署边界条约。

珠穆朗玛峰北坡主权归属中国。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影片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一支决定中国领土主权的登山队,背负着历史的使命,这不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国家的荣辱和荣誉而战。章子怡的角色她自己在采访中已经爆料是一名气象学家,从爆料的剧照来看,拍摄环境都是真实的冰天雪地啊,连吴京都被冻的很痛苦,不知道她能不能受得了!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这部剧目前已经杀青,将定于国庆档播出,主演们几乎都是目前票房号召力最强的,故事虽然令人感动,刺激只是不知道会有多少观众对此感兴趣,毕竟太平的日子太久了,太多新时代的年轻人觉得这种题材太老套!但是个人由衷的期望这部影片能够大获成功!

吴京新剧《攀登者》与章子怡、成龙、胡歌攀登珠穆朗玛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