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上課不認真讀書,但考試卻能考出好成績的人?

圖樂圖


關於這個問題,自身有親身體會

我屬於那種苦學但是成績很難拔尖的那部分學生,對於那些上課不怎麼學但是考試很好的學生,身邊也有這樣的學生,所以平時會格外注意這些人的一舉一動,總結如下:

1聰明伶俐型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具有學習的天分,基本上看過一遍知識點就可以牢記在心,考試考的考點也會完美的預測到,上課不怎麼認真聽也會拿到很高的分數

2目標明朗型 把這類學生歸於目標明朗型是有原因的,首先,他們學習屬於超前學習,這部分同學在課前甚至在學期前已經早早的預習過了功課甚至課後習題已經做的可以不用聽講了,只要聽一下老師講到的自己不會的重難點就好了,這類學生知道自己是在為自己而學習,所以稱之為目標明朗型

3私下刻苦型 身邊曾經有過這樣的同學,上課不聽課,晚上回去惡補,居然還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類同學我不太明白這樣做的初衷,也沒有主動問過,感覺這樣做會跟不上老師節奏,而且這樣的同學也是少數,故不提倡這樣的學習方法。

所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目標明朗型人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天才畢竟是少數,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最終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翎琉玉


關於“上課不認真讀書,卻能考出好成績”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並不是拉仇恨,因為上學的時候,我就是這樣的學生,說真的,也沒有比別的同學更努力的學習,別人學習的時候我也學習,別人玩的時候我也玩,但每次考試就是比別人的成績好。

我總結自己的原因是因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其實任何問題的解決都分為兩派:經驗派和方法派,我是一個方法派,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我首先想到的都是怎麼又快又省力的解決問題,可能別人三分鐘記住的知識,當我有了自己的方法之後,一分鐘就能記住了,所以學習起來會比較輕鬆。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不知道有沒有道理,就是別人可能背後努力了,腦袋是一樣的腦袋,知識是一樣的知識,如果上課沒有努力,那就是下課以後努力了,不然怎麼可能莫名其妙的出成績?

我只總結出了這兩點原因,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是我沒有想到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專業致力於解決孩子教育問題,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


楊小坎


不是他上課不想認真讀書不想認真聽講,而是他看不上那些講臺上的人,以及教育方式,他知道講臺上這些人會耽誤他自己。

所以只好找其他的學習方法,因此,考試的時候就考的比別人好。

比如說學習數學,一天學習一點點,只停在表面上,前面學著,後面忘著。

如果他三天把一學期數學書讀完,剩下的時間深入進去,不到一個月,這學期的數學就完全明白了,當然,在考試的時候就是全班第一名。


老一百楊京廣


如果他的考試成績是貨真價實的話,我認為他上課時並不是不認真,而只是看上去不認真。比如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一般都認為看著黑板或者眼光跟著老師走動的學生很認真,而低著頭自顧自的學生肯定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事實上並非總是如此。像有的學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比如有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課前預習的習慣讓他對老師第二天要講的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他會把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劃出來,然後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當老師講課講到絕大部分他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的時候,他就會出現我們所說的表現出不認真的樣子,事實上他是在養精蓄銳或者在低著頭做他自己認為更有意義的事情以達到充分利用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可是當老師講到他不懂的知識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立刻兩眼放光、眉頭緊皺,聚精會神地聽講,全神貫注地思考,直到把不懂的弄懂。課堂上沒弄懂的,他也一定要在課後把它弄懂。並且他還有課後複習等等其它的好習慣。所以一個真正成績優秀的學生一定有他優秀的理由,他人前的風光與他背後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正所謂“天道酬勤”。


英語教師


或許,眼前他的不認真只是一種表象,而在我們沒看到的時侯,他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課本知識他在課前就已經熟爛於心。

或許,孩子學習效率遠超他人,十分鐘內自學並掌握了知識點,其餘三十分鐘缺少必要的規化,所以……

不管怎麼樣,我們有理由想信,只有基於端正的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高度自律獲得的成績,才能避免在某個階段呈現斷崖式下滑。



補丁驛站


我1980從事教育事業。當了27年班主任 。我怎麼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學生啊!你一定不是老師。


用戶81360210832


不要難為大家,像錢鍾書這樣的就這麼一個。


旭日東昇38030061


很有潛力的天才!


元之創客


專注力比較集中!考試重點能抓住!刻苦學習還是很重要的。要學會聽讀寫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