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适合熊猫生存,多次向中国租借被拒后,自己“生产”了熊猫

因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所以也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所以每个国家都有一种非常适合生存的生物,但是在别的地区就没有,中国独一无二的国宝就是熊猫,意大利的考拉,俄罗斯的北极熊,因为独特的环境造就了这种特殊的文化,让我们在不同的地区都可以看到不同物种的生物。

印度不适合熊猫生存,多次向中国租借被拒后,自己“生产”了熊猫

在上世纪西方国家就发现了中国特有的熊猫,甚至还有人不远万里的来偷盗,但是因为熊猫的生活环境差异,在外的熊猫几乎无法存活。但是这种萌萌的生物又深得西方国家的喜爱,所以在近代我们就和西方各国签署了租借协议,可以把熊猫借给他们,但是必须保证熊猫的生活环境,而且在租借之前,国内的生物学家需要去到各国去考察气候环境,如果适合熊猫生存才能答应租借。

印度不适合熊猫生存,多次向中国租借被拒后,自己“生产”了熊猫

这些在海外的熊猫受到了贵宾一般的待遇,享受最好的服务,吃最好的竹子,但是他们的最终所有权还是属于中国的,在熊猫生宝宝之后,都必须运送到中国进行抚养。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因为气候的原因,我国没有答应租借熊猫给他们,印度和菲律宾都曾多次向中国提出租借却熊猫的请求,即便是提高了租借的价格,但是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我们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印度不适合熊猫生存,多次向中国租借被拒后,自己“生产”了熊猫

菲律宾仍不断的向中国发出请求,可是却听不到印度的动静,在近年去印度旅游的伙伴会发现,在印度国内多了很多的“熊猫”,而且形态各异,不要怀疑是他们用非法手段得到的大熊猫,我国对熊猫的看管是非常严格的,即便是带走一张毛皮都会被海关拦截,更不用说是活的熊猫,那么印度的熊猫是如何诞生的?

印度不适合熊猫生存,多次向中国租借被拒后,自己“生产”了熊猫

印度人:这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他们为了让更多地国民欣赏到熊猫,将自己国内的各种动物都进行染色,白身子黑腿黑眼圈,活脱脱的大熊猫,像猫猫狗狗就算了,在印度的街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大象“熊猫”,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好不啦,哪有熊猫长那么长的鼻子?不过他们这种新颖的做法,也确实让国人感受到了熊猫。

印度人的脑洞是真的大,但是也不能为了看到熊猫就将这种压力施加在其他动物的身上,长毛的动物就不说了,大象身上涂满了涂料肯定是非常难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