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習唐朝300年,把中國點心當成神藥,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

日本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他們的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起中國來,其實是不適宜發展一個文明的,但日本人很善於學習,中國就充當了他們的老師,在一段很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帶領著他們發展自己的文明。現在說起日本,有時會用“島國”代指,而最初的日本,就是一片荒島,甚至最早關於日本人的記載,都出自中國,說東邊來了個使者,說自己來自一個由女王統治的部落,此行的目的是覲獻一些自己那裡的特產,希望能得到一些賞賜。說到底,就是來討要東西的,那個時候,日本還是一個“部落”,連文字都沒有,和我們國家相比是很原始很落後的。

日本學習唐朝300年,把中國點心當成神藥,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

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關於日本的記載都沒有出現在史書裡,直到隋朝,日本已經出現了太子,因為在管理酋長的方式上遇到了問題,派了使者來向我們學習中央集權的制度,但日本人一向很狂,這次雖然是來學習,卻沒有一點虛心請教的態度,姿態很高地自稱“日出處天子”,還和隋朝的皇帝相提並論,這就讓隋煬帝很不樂意了,在我們看來,日本就是一個部落,來學習還這麼狂妄,和我朝皇帝並稱“天子”?實在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日本學習唐朝300年,把中國點心當成神藥,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

把我們的皇帝都得罪了,這次學習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日本向隋朝大量輸送留學生的計劃落空了。唐朝時,日本又和我們取得了交流,日本有很多人來到唐朝學習先進的理念,他們就像一群井底之蛙一樣,在井底呆了太久,第一次來到唐朝的人都被這裡的繁華所震驚,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地方,待上一段時間後,就沉醉在了唐朝生活中,最後甚至不想再回到他們的小地方了。但他們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目的,親眼所見後,更加堅定了發展自己國家的想法,希望把這裡的一切都複製回去。

日本學習唐朝300年,把中國點心當成神藥,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

唐朝派了使臣和他們一起回到日本,此後的幾百年裡,我們一直在手把手地幫助他們。日本所有的文化,都在完全照搬唐朝。整整300多年,日本儼然學成了唐朝的附屬,從國家制度到百姓生活,就是活脫脫的唐朝人,在學習制度的同時,改善著他們自己亂成一團的農業、政治、經濟……大的方面得到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逐漸脫離了“部落”。

日本學習唐朝300年,把中國點心當成神藥,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

日本人很努力,為了不被稱作“蠻夷”,連自己穿衣服的習慣都改變了,徹底拋棄了被打上“蠻夷”的標籤,飲食方面也不放過,日本的貴族吃的和唐朝人一樣,甚至把中國的點心當成神藥,認為它們可以治病,如果有地位很高的大臣病了,天皇就會賞賜他唐朝的點心,大臣往往感激涕零,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想想都可笑。

日本學習唐朝300年,把中國點心當成神藥,連一粒芝麻都不會放過

不僅是國家制度和百姓的吃穿,就連建築,都是依著唐朝建築這個葫蘆畫的瓢。影響一個民族最深遠的,還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精神上的才能長久。當時在唐朝的日本人,已經完全變成了唐朝人,從頭到腳都是唐朝人的樣子,說得一口流利的長安話,學著我們上國子監、吟詩作對,他們的後代更是認為自己就是唐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