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有數據的地方就有造假,新浪微博“數據造假事件”再次驗證了這一點。

近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發佈一則報道,曝光了大量在微博平臺上,操縱流量、數據造假的事情,不少當紅流量明星的微博賬號作為反面案例被曝光。

報道稱,某藝人發佈的一條宣傳新歌視頻的微博,獲得了超過一億次的轉發。以目前新浪微博總用戶數3.37億人的比例來看,相當於每三名微博用戶當中,就有一人轉發了這條內容。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央視列出了部分表格數據,其中藝人1-8所指的是圈內當紅明星。節目還展示了部分截圖,包括朱一龍、易烊千璽和蔡徐坤等明星的微博賬號,轉發數據異常,已被確證。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隨後,新浪微博發佈公告,強調明星賬號數據異常偏高的背後,是流量“競賽”已經蛻變為互聯網黑產對整個產品和社會的侵蝕,強調有人依靠“外掛”軟件刷數據。新浪微博還認為,因為數據造假,自己不僅收穫不到正常的用戶和流量,反而要承擔由此帶來的風險,因此完全不願意見到這種“競賽”繼續下去。

數據脫水後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事實上,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早有相關統計佐證。娛樂大數據服務商艾漫數據提供給了時間財經一份2018年度關於蔡徐坤的統計。在以微博為主,包括豆瓣、論壇、BBS、博客等全社交平臺上,有約852萬用戶提及蔡徐坤,其中有95萬為艾漫數據判定的無效用戶,無效用戶佔比達到了11%,總體用戶的無效聲量佔比達到了73%。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據艾漫數據介紹,無效聲量的判定根據是,具有水軍行為特徵(水軍行為包含單日或者一定時間間隔內發佈條數異常,重複發佈相同內容,某個時間段內密集連續發佈信息,非常態時間段有規律發佈信息等)的社交媒體用戶發佈的社交媒體討論聲量。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曾監測到一個用戶一天發佈了24000條數據,而一天只有1440分鐘,想象下這是什麼樣的頻率?”艾漫數據總裁曹永壽曾對媒體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關於蔡徐坤的統計,11%的無效用戶貢獻了73%的無效聲量,水軍刷量可謂瘋狂。艾漫數據稱,篩查過無效聲量的做法為數據脫水。

數據脫水後的互聯網世界可能遠不及想象中的繁榮,因為數據流量造假並非新浪微博上獨有的現象。從參與數據、評分到收視率,數據造假已經染指了互聯網的方方面面。

互聯網陰影

以互聯網上的娛樂產業為例。“一部劇在上映前後,負責宣發的團隊,會找到號稱”水軍都督“的人物,組織大量水軍,要麼為自己的劇刷高分、好評,要麼去黑競爭對手。”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曾對時間財經表示。為了哄抬新劇的人氣,豆瓣、豆瓣、貓眼和淘票票等評分網站便成了數據造假者造訪之地。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對此豆瓣們採取了相當嚴格的措施。豆瓣曾對時間財經表示,“開放(顯示)評分是有標準的。公開發行(發行包括公映等),過濾掉無效評分後評分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顯示評分。同時,豆瓣有完整的反水軍機制。反刷分是豆瓣電影的日常工作。所有非正常評分都會被排除在外,不計入總分。”

“有些劇受眾者多,評分人基數太大,很難把它刷到想要的程度,刷的成本非常高。但有些劇上,評分有一兩千個人,那就存在了刷的空間。”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刷數據”很難避免。

在《南方都市報》的一則報道中提到,2018年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未上檔時,便有水軍報價稱:貓眼、淘票票4000元,檔期內掉分了會補,保持在這個範圍內“。另外一位水軍的報價則更加”簡單粗暴“,”1分1000元,刷到6分就6000元,7分7000元,以此類推。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這也證明了刷量、刷分屢禁不止的最大動因還是背後暴利。

以微信公眾號為例。雖然早在2016年,微信的接口調整,導致相關刷閱讀程序大面積失效,許多大號閱讀數也出現巨幅波動,以至“6成微信大號當天閱讀數下降,其中124個暴跌達80%以上”。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但事件過後,刷量的生意死灰復燃。據2018年09月1日央視財經引用第三方數據監測機構的報告顯示,存在數據造假行為的公眾號中,平均的數據真實度,只有顯示閱讀數的30.7%,而當時僅公眾號刷量的單項產業的市場規模,便已經達到了300億元左右。

這是一個道與魔互相消長的故事。互聯網公司也採取了各類查辦措施。

以視頻網站愛奇藝為例,它們就曾通過後臺監控發現,杭州飛益通過多個域名不斷更換訪問IP地址等方式,連續訪問愛奇藝網站視頻,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視頻訪問量,製造了不少於9.5億次的虛假訪問量,並按每1萬次15元的刷量收費標準,非法獲利上百萬元。這種刷量行為直接導致影視內容的劣幣驅逐良幣,干擾了正常發展。於是,愛奇藝將杭州飛益告上法院,最終,法院判決愛奇藝勝訴,杭州飛益被判賠償50萬元並登報道歉。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9月3日,愛奇藝發佈聲明,宣佈將正式關閉全站前臺播放量數據顯示,今後將以用戶觀看行為數據、互動行為數據、分享行為數據綜合取得的內容熱度,在各端逐步來代替原有播放量形成新的參考。

同樣的做法也被新浪微博效仿。在此次被央視曝光的新浪微博數據造假事件中,新浪微博也發表了聲明,強調,針對央視報道所反映出同一類問題,微博在2月3日已經調整了對微博轉發、評論計數顯示方式。調整後,微博轉發、評論計數顯示上限均為100萬,即轉發、評論實際數量超過100萬時,相應的轉發、評論數量均顯示為100萬+。

流量明星數據造假,未來會好麼?


一直以來,互聯網公司防禁刷數據的措施不斷在加強。然而,據艾漫數據公佈的數據,全年娛樂總無效聲量,從2017年61%佔比上升到了2018年的64%,再創新高。那麼,未來會好麼?

(時間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