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兩岸經貿往來 福州海關服務福建自貿試驗區對臺戰略

加快推动两岸经贸往来 福州海关服务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台战略

平潭海關支持跨境電商業務。福州海關供圖

平潭海關支持跨境電商業務。福州海關供圖

中新網福州4月23日電 (葉秋雲)記者23日從福州海關處獲悉,自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掛牌以來,該關充分發揮海關職能優勢,緊盯對臺特色定位,大力服務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掛牌四週年來,福州關區自貿試驗區口岸進出口貨值佔關區進出口貨值的59.3%;區內海關注冊企業數增長率達4.5倍。

福建自貿試驗區是全國12個自貿試驗區中,唯一在總體方案和深化方案中都明確對臺特色定位的自貿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建設以來,福州海關出臺28條涉臺創新措施,加快推動兩岸經貿人員往來,其中9條為全國首創。

加快推动两岸经贸往来 福州海关服务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台战略

平潭海關靠前站位助力平潭口岸首條“高雄-平潭”貨運直航航線首航。福州海關供圖

福州海關在平潭片區,創新分線管理模式,以電子信息圍網替代傳統物理圍網,確保中央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免、保、退、選”多種優惠政策順利實施;實行紅外線自動體溫監測的無障礙、零干擾通關模式,在兩岸直航查驗現場設立衛生檢疫“生命救助綠色通道”,2018年,安全監管進出境旅客55.5萬人次。

除此外,福州海關還首創了閩臺海運快件,推動業務快速發展,2018年同比增長4.87倍,跨境電商清單、貨值分別增長5.43倍、2.36倍;指導平潭建成進境肉類、水果、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種苗指定口岸,推動高雄至平潭海上貨運直航於2019年1月19日開通,兩岸貨運時間縮短至9小時。

為服務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福州海關著力科研攻關。2015年,福州海關啟動對臺檢驗檢疫模式、支持平潭建設等16項福建自貿試驗區科研專項課題研究;2016年,舉辦“兩岸衛生檢疫領域專業技術交流論壇”,構建閩臺交流合作新機制;開展兩岸標準、技術法規比對研究,拆解海峽兩岸19大類食品產品標準600多個,拆解出產品指標體系3600多個,指標要求10萬多條,完成《海峽兩岸監管體系和標準比對分析報告》,推進壓縮產品質量風險研判時長;建立閩臺傳染病疫情通報、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聯合處置機制,提升對臺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全國首創“簡化CEPA以及ECFA項下貨物進口原產地證書提交需求”措施,福州海關通過“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實現原產地證書電子聯網,數據實時交換,節約了證書寄送成本及在途時間,每票貨物減少通關時間約50%、節省通關成本8%左右,為全國通關一體化下的原產地證書無紙化通關提供了重要借鑑,2016年,國務院已在全國複製推廣該舉措。

2019年融合新海關數據落地兩岸檢驗檢疫數據交換中心,接收兩岸雙向電子證書數據10581份,積極探索研究將“兩岸檢驗檢疫數據交換中心”升級為“兩岸經貿數據交換中心”,為閩臺乃至兩岸經貿發展提供更大的便利。

同時,福州海關積極引導和培育關區企業參加國際AEO互認,目前16家企業享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AEO互認便利,進出口總額34.81億元人民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