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王源十八岁生日演唱会在重庆举办。

十八岁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点。有些人可能正处于高中生活的冲刺阶段,有些人可能正处于大学生活的冲刺阶段,也有些人或许早早踏入社会开始在职场打拼。但无论到什么时候,学生时代大概是每个人都很怀念的吧。

王源的十七岁解锁了很多新的国家和城市。巴黎、纽约、新西兰……少年远行,旅程日渐开阔,回到原点的时光却变得难得,褪下偶像光环回归学生模样的他也更加可贵。 生日会上王源的好朋友的祝福视频让人突然感慨,这个走向世界舞台的少年还是一个高三学生。

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2016年,重庆南开中学新闻社的一篇关于王源的采访让很多甜品泪目,透过采访,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褪去明星光环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学生的王源的形象。而在采访微博发布后,周刊也很开心采访到南开新闻社的学姐。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周刊这篇采访吧。

巍巍南开孕育出许多优秀的人才,也留下了一大批打动人心的故事。作为南开学子中的一员,不久前王源接受了母校新闻社的采访。感恩于南开新闻社的采访,让更多人能从中对真实的王源又得知一二。周刊有幸能与采访项目的策划发起人做了一次深入的谈心,看看在五六千字篇幅的采访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Q:这次校刊采访王源的契机是什么呢?

A:契机有很多啦。第一个是,我们学校建校八十周年,这算是个比较大的事情,王源又正好进入南开中学读高中,就这么个机会吧,希望他能讲讲他在南开的学习生活。

第二个是,我们新闻社的栏目叫子说,就是发掘南开闪光的有特色的校友,希望将他们的故事带给更多南开人,让每一个南开人能有一点点收获和启发。然后王源又是我们学校比较特别的一个校友,大家也比较好奇他在南开是怎么学习生活的。这个栏目也是可以很好地反应他在学校是怎么学习生活的,所以就想采访他。

之前也采访过一些校友嘛,反响也挺不错的。其实很多人都不敢想,约王源出来采访,怎么可能啊!我也是个比较敢想的人,就和社里的同学商量一下,觉得ok啊,行啊。刚好那个时候他回来准备考试,也在学校,时间点也正好合上,然后就约采访了。

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Q:在约他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

A:困难,其实前期是有些困难的。因为这个项目是今年一月份就写好了邀请函,当时是想找他的朋友啊同学啊要他的联系方式,看能不能联系到然后约他。不过他的同学都挺保护他的,不愿意提供,毕竟是很私人的东西嘛,我们也理解。然后也叫过他同学啊,老师帮忙递邀请函给他,但是他们都说希望我们直接去联系他。后来他回来体考嘛,他回来学校,然后就直接去他班里找他,然后就简单说了几句,他就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前期我们都经历了很多波折都没有联系到他,然后他突然就答应了,我们都觉得很意外,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当时真的,因为一月份就准备这个项目,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后来就抱着不试白不试,反正他都回学校了。当时都是抱着被拒绝的心态去的,没想到他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那就是说挺感谢他回学校考试的。2333

对的对的,应该说要感谢他回去考试,我才有机会能够直接见到他,才能问这件事情。当时我也是不敢嘛,我也是和社里的小伙伴一起去的。

Q:后来答应了就着手准备了,那在采访的问题上,有什么考量吗?比如采访的方向和内容上。

A:问题考量上,就是不涉及组合,不涉及商业,也抛开他明星的光环,仅仅是作为母校,采访南开学子王源。

内容上,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和我们学校相关的问题。也会有涉及到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怎么平衡工作和学习。因为作为艺人他也接受过很多媒体采访,其实很多东西大家都是知道的嘛,反而作为学生角度的很多问题,其实大家都很好奇,那新闻社作为学校非盈利也不会拿王源做噱头的社团,有这个身份也有这个机会从南开学子的这个角度切入这个采访。

Q:那在采访中有什么顾忌吗?

A:其实也还好,不会有什么顾忌。因为王源一开始也说了就是同学之间聊聊天,交流交流心得。其实王源是比较放松的,反而最开始我们有一点拘束,不过后来慢慢放松了,谈不上顾忌什么的。

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Q:其实这篇文章出来后反响很好,也势必会引起粉丝圈的关注,在采访出来之前,会去预想会有什么反应吗?

A:哈,预想的反应就是千万不要让我上头条。哈,开个玩笑,因为出来后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王源,在这篇文章上。其实预想到会在饭圈引起不小的反应,因为信息量确实挺大的。

Q:这个反响在你预期之内吗?

A:在预期之内吧,也多多少少超出了预期。其实真的没有想到。因为这篇文章挺长的,五六千字,一般人看到这么长的文章都不愿意去读了,还不如看看爱豆的自拍什么的。没想到大家都这么认真,因为我是非常认真地在看下面的评论的嘛,都能感受到大家确实很认真地在看文章,在给出一些评价,还把一些句子抄在评论区里边就像做阅读理解一样,我当时是超级超级感动。

非常谢谢大家给的好评,这是给我本人很大的鼓励吧。因为从开始准备,采访、写稿、审稿,包括后面的长图,基本都是自己在准备,感觉自己非常长的一段时间的付出都有很好的结果。

其实写稿的时候是非常奔溃的,感觉不管怎么写都会被骂。毕竟王源也是特别火的公众人物,喜欢他的人也多,也有恶意挑刺的人,我也是怕这篇文章出来会有恶评,会有不好的评论之类的。结果居然没有,我自己都惊呆了。采访出来也算松了一口气。

Q:之前你有说到其实采访之前对王源并不是很了解,那整个采访后,有对他有什么固有认知的改变吗?

A:其实采访之前我不算很了解TFBOYS。采访之前我还特地去翻了他们的采访出来看。之前看采访和综艺,王源给我的感觉就是第一很活泼很可爱,第二就是他说的话很有道理,感觉和年龄是不匹配的,感觉至少是十七八岁的人说的话,没想到才十五岁。口里说出来的话是偏成熟的。

当时采访之前我有看央视春晚的采访,他说孤独感,要一个人往前冲,我印象很深刻,后来采访里也有提到。总结起来就是,第一个很可爱,第二个很成熟。

经过采访其实也没有改变太多。因为他是一个镜头前镜头后挺统一的一个人。采访过程挺随意,很有亲和力,时不时会说一些我觉得很有道理很成熟的一些话。所以说不会推翻之前的认识。

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Q:那在哪些方面让你对他的认知上更深刻呢?

A:两点,就是亲和力和成熟感。以前是停留在纸质上电视上。通过我自己的采访,我是亲眼见识了这两点。就是更加生动起来了。

Q:他本人也关心这篇文章吗?

A:恩,他本人是挺关心的。整个过程都是挺低调保密的,因为想在校刊上首发,不想泄露出去。我写完后给他看稿,他说很棒很满意。采访出来后,那天他还问我,这个反响你还满意吗?我当时真的超级感动,因为他事情这么多,也特别忙。我们这样一个小采访,又不是大杂志大刊,就是一个学校的小社团,他还来关心它的反响。我就觉得,哎呀这个学弟真的是个特别棒的学弟,真的是为人好,想事情很周到。

Q:这篇文章在南开学子中的反响是怎么样的呢?

A:有一点特别开心和欣慰的是。其实南开的同学对王源是有一点墙内开花墙外香,对他就是很淡定。但是这篇文章出来之后让他们看到一个更加生动更加真实更加可爱的王源。真的,我朋友圈很多南开的学长学姐,都是自发地在转这篇推送。从他们分享的内容来看都是“王源是我们学校的诶“那种,就是王源是一个很棒的小学弟。然后我们年级主任也转了这篇推送。所以我觉得这篇稿子,不仅是让粉丝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王源,也是让南开同学了解到了,其实这个小学弟,并不是他们之前认知里那种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是一个很亲切的很活泼的很可爱的一个小学弟。

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Q:说到南开,其实也是南开学子很引以为豪的。你觉得就你接触来看,南开精神在王源身上有什么体现吗?

A:就是不急不躁,踏实感。就是一步一步走好自己的路,也不去和别人比较,也不去想更多的事情,反正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对了。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Q:最后可以分享下采访过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A:其实整个过程都很有趣。分享一个,就是最后我们采访完了,然后说照一张合照,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还有他,但是没有其他人了,然后他说“我来照”。然后就把手机夹到了椅子和桌子之间,让它竖直着不倒,然后再按定时拍照,然后就把我们三个都照进去了,就像是别人帮我们拍的那种。

他说话还特别喜欢用“可”字。我玩游戏玩得可好了,我打篮球打得可好了,之类的。

从被人知晓,到大红大紫,王源似乎从来都是充满亲和力、阳光、有活力。尽管娱乐圈纷纷扰扰,而作为学生的王源,却依旧保持着纯真与善良。与南开学姐的聊天过程,也更让人确定,这个红到发紫的偶像,仍旧是那个我们最初遇见的,美好单纯的王源。

学生时代的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对于母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情,或许是怀念,或许是感谢,也或许是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那里一定有一些我们很难忘的人和事,它保留了我们最真实最单纯的回忆。

南枝盈盈

秋声冬影

在南开中学,一定也有王源最美的时光。

对话南开新闻社:探寻王源学生时代的点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