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到底是什麼?很多養雞戶都分不清楚!

在市面上,凡是沾“土雞”二字的產品,不管是土雞蛋還是土雞肉,銷量一般都不錯,而且價格往往還很高。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人開始搞土雞養殖,也有不少人開始渾水摸魚用土雞的噱頭忽悠消費者。那麼,究竟什麼樣的雞才算是土雞呢?

土雞到底是什麼?很多養雞戶都分不清楚!

其實,土雞並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概念。但必須首先認清楚的是:土雞並非一個雞的品種,因為很多地方的不同品種的雞都可以是土雞。不過如果說土雞沒有品種要求,也不太對,因為一般的土雞都是我國各個地方特有的品種。比如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快大土雞,是跟國外肉雞品種雜交的後代,商家肯定是當土雞賣,但嚴格說來,它不能算是真正的土雞。

土雞到底是什麼?很多養雞戶都分不清楚!

土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地方叫笨雞,有的地方叫草雞。但不管叫什麼,也不管是哪個地方的什麼品種,真正能稱得上土雞的,都必須是放養雞。很多人在這一點兒上存在認識誤區,認為既然放養的就算土雞,那把一些通常養在雞舍裡的雞放出來,改變它的飼養方式搞放養,是不是也算是土雞呢?

土雞到底是什麼?很多養雞戶都分不清楚!

這個問題的答案的關鍵是,放養在野外的雞,得是能耐粗飼、抗病力強以及就巢性強的品種,那些通常養在雞舍的品種,顯然不具備這些特性,也就很難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所以,什麼樣的品種就選擇什麼樣的飼養方法,這是養雞業經過演化形成的態勢。有探索精神沒錯,但刻意挑戰現有規律,肯定要付出雞群傷亡慘重的代價。

土雞到底是什麼?很多養雞戶都分不清楚!

關於土雞,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誤區。有人認為土雞是不吃飼料的雞。這種說法可以理解,畢竟很多人覺得既然是放養,就應該完全靠自由採食野外的蟲、草生長,但這對於大部分養雞戶來說都不現實,因為野飼不夠,需要補充飼料。所以現在市面上的土雞,很少有沒吃過飼料的。當然這樣沒啥不對,也不改變土雞是土雞的性質,畢竟飼料大多是玉米豆粕,是健康的。

土雞到底是什麼?很多養雞戶都分不清楚!

土雞的外觀沒有明確的規律,因為我國的土雞品種太多了。但通常來看,土雞一般頭小、爪細、冠大、身緊湊,而像一些快大型肉雞(超市賣的雞肉多是此類),則冠小、爪粗、頭大。宰殺之後的土雞,可以發現其皮膚很薄很緊緻,毛孔也比較細小。燉好的土雞,肉湯一般比較澄明,脂肪聚於湯的表面。非土雞則肉湯較混,表面少見脂肪聚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