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比你更優秀?不是你輸在起跑線,而是別人就站在終點


為什麼別人比你更優秀?不是你輸在起跑線,而是別人就站在終點

一、過年同學聚會,自然不可避免地就會聊到各自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況。聊起來才會發現,雖然當時大家看似在同一條起點線上,但是過了這幾年,彼此之間的差距卻在不經意間逐漸拉大。

比如以前A考試成績也就不上不下,但現在做銷售,業績總是在部門中排前幾,拿到的績效獎金自然不少;或者B上學時不愛說話人緣不好,但現在在自己的專業上也做出來一番成績。

在平常諮詢中,我也經常會接到一些來訪者這樣類似的諮詢。

有人會說:明明我上大學時比他成績、能力都優秀多了,為什麼他現在卻混的比我好?

也有人後悔,說:我當時應該繼續考研,這樣我的選擇性更多一些,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做著普通的工作,拿著一般的薪水。

其實會有這樣的比較是正常的,我們時常需要通過比較來獲得一定的自我價值感。

但在與比自己強的人作比較時,尤其是這個人是自己認識的人,就比較容易產生嫉妒、敵意、挫折等消極的情感體驗,而這樣的情緒也會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為什麼別人比你更優秀?不是你輸在起跑線,而是別人就站在終點

二、其實,在質疑別人為什麼比你更優秀時,除了考慮到這個人具有的才能、經驗、教育外,還不能忽視一點,就是一個人的心理資本。

什麼是心理資本?

就是指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心理狀態,這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希望、樂觀、韌性、幸福感等。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一個企業的話,那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除了技術和財力,更重要的是企業裡的人,對照我們個人,那就是我們內在的心理品質。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注重培養員工能力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企業文化,就是注重企業內【人】的表現,而我們也是否該注意到自身的心理資本呢?

具有強大心理資本的人可以樂觀看待生活的變動,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管遇到什麼困境都能迎面而上,那麼自然更容易獲得成就;

如果你難以接受挑戰壓力,內心缺乏自信,即使你有才華、有能力,那麼也會選擇退卻。


為什麼別人比你更優秀?不是你輸在起跑線,而是別人就站在終點

三、作為個人而言,想提高你在職場中的競爭優勢,除了能力外,需要培養的就是你的心理資本。

直接說培養心理資本可能太空泛了,那不如換成:

培養你對生活的韌性、樂觀,學會感恩生活,而這些都可以通過日常的一些小事來培養。

比如你的韌性比較差,可以去嘗試一些你覺得自己很害怕、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

當你能夠突破一些心理壓力,成功做到了這個事情,在之後面對困境過程中,你就可以去回憶之前成功的經驗,給自己一些積極暗示,告訴自己是可以的。

另外也可以找一個韌性比較強的朋友監督你,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及時給予你鼓勵和建議,這會比你一個人嘗試改變更有力量。

當然,讓自己的心理資本更積極,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想不想要的,多想想想要的。

當你沉浸在不想要的思維中,你可能就會陷入抱怨、束手無措中,在這個過程中,你的精力也在被消耗,自然就無法專注其他事情中。

所以想想你要什麼,自己可以怎麼去實現,制定詳細地計劃去行動。當你行動起來,很多消極的情緒就會自然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