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由當今世界的經濟一體化而引發的包括文化諸領域逐漸融合的過程中,中國人在族群辨識上早已失去了判斷力與載體。在西方科技、商業、經濟和文化的強大誘惑和吸引下,西方的政治與高科技,文化意識和審美已逐步薰陶和教育著我們。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我們所有人幾乎都在這種教育下畢業了。今天,我們說著最時尚的名詞,幹著最時髦的事情,快速引進著所謂西方最先進的文化、管理和科學技術等等。我們不但在經濟上,而且在思想的意識上已經與西方接軌了——那就是一切向西方看齊。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我們似乎比從前先進了許多,但從服飾文化的角度上看,我們是誰?我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依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的問題。也許沒有人願意去思考,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也許,民族服飾文化的徹底消亡是必然的。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驚人,各項經濟指標迅速提升,中國正在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在這個過程中,現代文明的衝擊波已經遍佈城鄉各個角落,少數民族地區的文明步伐也大大加快,經濟變革日新月異,如火如嗏……,但民族服飾文化的存留與保護卻在經濟的大潮中呈現著一種尷尬的窘境。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現代文明的發展,現代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完全破壞了民族服飾文化存在的基礎,二者幾乎不可能共容。而且現代文明的發展是不可逆轉的,電子信息時代的發展速度是不可預料的。今天,在依然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領域,我們已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在這種情況之下,政府的文化部門和很多專業人士都在大聲呼籲:要儘快採取措施,從宏觀上規劃,投入必要的資金、人力和物力,力圖對現存的民族服飾文化予以保護和開發。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但實際情況卻並不樂觀:由於民族地區的差異和民族文化的脆弱性,我們基本上沒有找到一種既能融入所謂現代文明,又能存留、保護和發展民族服飾文化的方法。文件規劃更像是一紙空文,口號還是口號,願望仍是願望,服飾文化的基礎環境已經不復存在,製造多少漂亮的口號和規劃也無濟於事。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現代文明最顯著的標誌之一就是商業化,有人力圖用商業的手段,曲線對民族服飾文化進行保護與發掘。然而實際情況是,凡是進入商業化領域的就幾乎就沒有什麼民族服飾文化,民族服飾文化基本上成了商業妙作的標籤。既然沒有文化的保護更談不上挖掘與發展。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筆者二十幾年前曾經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較長時間的採風,那時還能夠感受到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而近幾年我又去過這些地區,看到的卻是所謂的文明景象:滿眼的高樓瓷磚、歌廳商店,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之美正在飛速地同一化、標準化。民族服飾文化豐富的獨特性,逐漸在娛樂化和商業化的喧囂中消失。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現狀:現代西方文化和商業經濟正在用一種統一印刷的鈔票,抹平中華各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內涵。我們能夠在這個大潮中找到一個出路麼?

當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