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熱,像抹了辣椒水,為何用陰虛盜汗的良方《當歸六黃湯》?

一患者僅是四肢發熱,而體溫卻不高,乍一看屬於疑難病。需要熟讀經典,才能明白箇中玄機。讓我們跟著筆者的思路看看,如何用

《當歸六黃湯》“四兩撥千斤”。

四肢熱,像抹了辣椒水,為何用陰虛盜汗的良方《當歸六黃湯》?

這位患者是位男性,39歲,主要病情是四肢、手腳發熱麻木,上肢從肩部一直到手指,下肢從股以下一直到雙腳,界線麻木特別清楚,就像抹了辣椒水一樣,就診時發病已有兩個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抹了辣椒水是什麼感覺,就像身上火燒火燎,要洗好久才洗得去。他就這個感覺,火辣之狀晝夜不減,夜甚晝輕。但奇怪的是,這個病人只有四肢發熱,整個軀幹並不發熱,所以即使反覆量體溫,體溫卻不高。觸摸四肢的皮膚,溫度稍高於正常,四肢的肌肉顯得有些鬆弛,但是還不至消瘦;除此之外,病人還兼有四肢無力、口渴、尿黃、自汗、畏風等症狀。舌紅,苔薄黃,脈像細數。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疑難病了。

四肢熱,像抹了辣椒水,為何用陰虛盜汗的良方《當歸六黃湯》?

首先,這個病怎麼考慮?

這就需要我們熟讀經典,否則這個病是治不下來的。《黃帝內經》中有一個病叫“肉爍”,原文是這樣講的:“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這個病的機理是什麼呢?《內經》中是這樣解釋的:“其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其次,什麼叫“兩陽相得”?

人體四肢屬陽,若風熱之邪傷了這個部位,就叫兩陽相得,如果病人本身陰虛,少水不能滅盛火,說到底就是陰虛陽亢。但是,這個陽亢不同於我們平時陰虛陽往上亢,而是反映在四肢——熱傷陰津,熱灼肌肉,表現為四肢發熱、肌肉消瘦。

四肢熱,像抹了辣椒水,為何用陰虛盜汗的良方《當歸六黃湯》?

那麼,該用什麼方呢?

《內經》中並沒有記載該如何調理。它的病機是陰虛陽熱亢盛,病變部位在四肢,症狀是四肢灼熱、肌肉消瘦,兼有畏風、自汗,於是筆者用了李東垣的《當歸六黃湯》(當歸、黃芩、黃連、黃柏、熟地、生地、黃芪)。

《當歸六黃湯》不就是治療陰虛盜汗的嗎?

但這個病人不是盜汗,而是自汗,所以重用了黃芪。但筆者還嫌不夠,因為治煩熱、畏風還沒有用藥,於是又加了兩味藥,一味是防風,另一味是知母,防風可祛風,知母可退煩熱。

四肢熱,像抹了辣椒水,為何用陰虛盜汗的良方《當歸六黃湯》?

古人也沒有講《當歸六黃湯》還可以加知母、防風,這就需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加減。中醫用方,加減不是隨意的,一定要有針對性,一定要有理由,我們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對古人的經典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否則,就只是草草讀過,只是膚淺的瞭解,不可能有更深層的認識。這個病人治好了,筆者就得到一個經驗,那就是《當歸六黃湯》可以治“肉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