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多少人的工資能達到5000塊?

理財迦


經常看到這樣的問題:
30歲的你工資多少?月入過萬的人到底有多少?有多少人工資能達到5000?
我不知道提問者到底期望一個怎樣的回答?如果我說月薪5000已經能達到全國10%,你就爽了麼?或者月薪5000其實連窮人標準都達不到,你就崩潰了麼?
有什麼意義呢?有多少人比你低還是高,你的生活依舊不會改變,買不起房,結不起婚的,依然買不起結不起。
只寄望於在別人身上找平衡,是最無聊也最於事無補的做法。
其實與所謂工資這種提法相比,我們更願意換個詞,說可支配收入。
現實中有大把的人,賬面工資只是兩三千,但他們不會告訴你,那連人家的零花錢都算不上。
當然,也別那麼陰暗,工資以外來的錢,未必是灰色收入。
也可能是會投資會理財,也可能是通過其他副業,也可能是多年構建的人脈最終產生的複利。
很早以前我就聽過一句話,現代社會,判定一個人是不是窮人的標準早已發生變化,不是你一個月拿5000或1萬,它沒有一個固定的量化標準,而是看你的收入構成,是不是全靠固定工資。
若是,對不起,至少你的心態,還處在窮人。


要想收入更高,先得擺脫“窮人心態”,旱澇保收只靠工資,從長遠來看,真的是不行的。
你會擔心市場環境,會擔心年紀大了被年輕人趕超,會擔心老闆一不爽把你一腳踢出去,而自己未必能找到下家……
可是工作以外的時間,如果你寧可用來刷手機,也不去充電、學習、鏈接其他更厲害的人,落到這種境地,怪誰?
綜上,如果你對現階段的收入不滿意,放下找平衡的心理,自己往前多跨幾步吧。
跟別人比毫無意義,但每天比昨天的自己強一點,你終究會遇見那個想要的自己。共勉。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工資達到5000塊這個標準,在不同的地方難度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在一線大城市,月薪5000塊是很容易達到的,一般的餐廳招服務生,月薪都在4000+。而在四、五線城市這樣的工資還是比較高的,一般都在2000-3000元的標準。


但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第一,月薪5000元的公務員和農民工幸福感是不同的。這也就是這兩年來在招工市場上,畢業的大學生寧可找月薪4、5000的辦公室白領工作,也不願意做7、8000的藍領技術工作的原因。

第二,一線城市雖然掙得比較多,5000元的工資應該只算是個基數,但是花銷也比較大。拿北京來說,一個在西城區老胡同的老北京人一個月有個五、六千都能過得很瀟灑;但是快遞小哥一個月掙到上萬,也是節衣縮食,這裡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保障和住房兩大問題。

第三,工資多少合適主要是看你在哪個城市,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同樣畢業的研究生,去了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一個月也就幾千塊錢;去了外資企業、金融機構、駐外機構的月薪可能到了好幾萬。


以下是兩組數據:

1. 2017年各城市冬季求薪資

2.2018年各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


這兩組數據從一個側面表明,全國主要1、2線城市,包括省會城市,5000元的月薪已經成為一個小目標了。人們嚮往更高的薪資,也擁有更高的可支配收入。但是更小城市,包括縣級市,5000元還是個不小的目標,區域收入差距明顯。


(家族財富密碼:金鐮刀)


家族財富密碼


我記得在2002年到2003年,我才學會上網,當時我在網上了解到,北京隨便一個年輕白領的月薪都是1萬多2萬多的。當時我又驚訝又羨慕,不知道現在怎樣了。

說一下我身邊的一個同學,在三線省會城市,2006年參加工作,當時是做導遊,月收入在5000到3萬,後來他覺得導遊是吃青春飯的,而且導遊的收入極不穩定,於是他就在2008年底去了房地產公司做策劃。

2008年(剛入職房地產公司)的時候他的工資是800元,三個月後,轉正了,工資到了四五千元。可是在2011年的時候,我的同學在房地產公司的靠山,被高層趕到了別的城市,他沒了靠山,所以他被另外一個領導變相辭退了。

於是在2011年的春天,他到了人才市場重新找工作,結果這一次找的工作比較好,他因為憑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應聘到了另外一家國企房地產公司,現在當上了小領導,月薪3萬,年終獎大概有20~30萬。

他被公司重點培養,送他去培訓,出錢給他各種深造,回來以後又升了幾個臺階,算是很幸運的了。

能在國企和上市大公司立足的沒有幾個吧?也不一定當上小領導就是立足,其實你工作比較努力,能夠基本確認是長久性從事這份工作,我覺得也算是立足了,畢竟,工資不能只發給小領導啊,普通員工的待遇也不能差,如果差的話這個企業怎麼運轉的,誰都不想幹了都。

公務員的月收入實際上不能只看到手工資,工資條的數據不能算是百分百真實的,有些事你看不懂的,不去解釋這麼多,公務員每個月1萬到2萬,有時候福利和補助,發放的方式比較隱性,別人是不知道的,不會體現在工資條裡面給其他人看到,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很多人依然是覺得公務員收入低,這些人其實他們是有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就像我那個在國企的同學一樣。

現在問題不是為什麼很多人的工資都達不到統計部門所發佈的平均工資,並且是遠遠達不到?我覺得,這個問題,如果要深入的去談,那可就複雜了。

為什麼我這三個月來一直在抨擊不合理的用工制度?就是因為不合理的用工制度損害了很多工人和員工的利益。

如果你敢取消勞務派遣,我保證很多人的工資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20%到50%,所以說歸根結底,這些人的工資為什麼高?是因為很多下層的人,被迫放棄了他們應有的權益,社會財富才會流入到那些幸運兒的口袋裡面。

如果真有什麼沙瑞金書記出來調研一下,調控一下,切實關注一下低收入群體,我想,大家在面對工資這個問題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的難堪,甚至悲哀。


夢裡瀾濤


5000元應該屬於低收入了,畢竟,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2019年春節之後平均薪酬已經達到了6014元,5000元工資在全國平均工資之下。

最近,包括人民網在內的多家媒體,都轉載了58同城統計的數據,2019年春節之後月平均工資已經達到6014元,那麼5000元的工資當然就屬於低收入水平了。其實,月薪5000元已經屬於高工資了,在絕大多數縣城來說,5000元絕對屬於高工資,就拿二線三線城市的公務員來說,很多地方也達不到5000元。統計數據歷來都是比較偏高的,這個我們已經見慣不怪了,因為平均工資就是把高收入群體的收入拉低,把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拉高。但是對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和打工者來說,平均工資比他們實際收入要高很多,這也就導致產生了不平衡心理。

如果不考慮房價因素的話,月工資5000元,其實在很多地方已經可以生活的很幸福了。因為就全國範圍內來說,除了北上廣這樣的特大城市,大部分城市的消費水平還是比較低的。但是如果把房價考慮在內的話,月薪5000元可以說會生活得很艱難。現在即便是三線、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已經達到了10000元,月薪5000元也就夠半平米房價。如果你還沒有買房,如果你還需要貸款買房的話,你可以想象你的壓力有多麼大。

總之,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人的工資收入是達不到5000元的,包括大家羨慕的公務員事業編。這也就看出,我們當前社會的工資水平還是比較低的。


中省直遴選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人覺得5000元工資並不高,應該大多數人至少有一半人以上能夠拿到,我們可以將有關問題細化一下分析。

第一,勞動者有多少人?

按照國家統計部門公佈的信息,2018年中國16至59週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

這裡邊在校的高中生、大學生、職業院校的學生,實際上絕大多數只是會花錢不會掙錢。另外,還有各種失業和無業人員。預計真正能夠有收入的人群也就7億左右,大約佔總人口的一半左右。

實際上我們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18年只有27800萬人,社保繳費職工只有21700萬人。大多數人並沒有參保繳費。

第二,全國的人均收入有多少?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全國合計是39.378萬億元。平均到7億勞動人口的頭上,人均5.6萬元左右。

而實際上按照收入來源劃分,全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並不是全部從工資來的。工資收入只能佔到總收入的56%左右。

這樣計算出來,人均工資收入只有22.05萬億元左右,勞動人口的人均工資收入只有31,500元/年。

實際上我們的平均數,是所有人口的均值,並不是中位數。中位數值,實際上指的是數值上下人數一樣多的,位於中間的數值。

一般來說平均數上方只有40%左右的人群,平均數以下的人佔大多數,60%左右。

所以,只有2.8億人年工資收入超過31500元,相當於月工資收入2625元。

當然,我們指的是實際到手收入,而且包含了加班費、年終獎的待遇。因為,國家統計部門在計算工資收入的時候,是按照統一的口徑來計算的。

如果是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群,一般是按照收入越高,人數越少的規律計算。按照剛才的平均數規律,收入增加一倍,人數減少60%。如此計算,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群應當只有11200萬人左右。

這個人數大約佔總人口的8%,約佔全部勞動人口的16%。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為什麼公佈的社會平均工資那麼高呢?

每年各設區的市政府都會公佈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很多人覺得這社會平均工資高不可攀。比如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上海市是7132元,深圳市是8348元,就連重慶和江蘇的社會平均工資都超過了6000元。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都有一個限定條件,就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第一,這些都是好單位;第二,這些都是包含了年終獎、加班費的平均工資;第三,沒有扣除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

所以說,月薪5000元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能夠達到的人並不太多,一般也就是1~1.2億勞動者。不過,中國太大了,這一批勞動者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因此一些在一二線城市的人感覺月薪5000元的有很多,在偏遠中小城市乃至鄉村地區實屬鳳毛麟角了。


暖心人社


我是一名HR,關注我,為你解答職場困惑。

5000塊錢可能在北上廣這些地區算是一個起步的工資水平,但在很多三四線城市卻是一個很高的水平,我們總是關注平均工資,其實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2018年整體的一個工資水平:

一、各個地區平均工資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2018年平均工資最高的地區是北京,是6906元,我們再來看一下,排名第5的廣州的平均工資已經低於5000元,所以從這個情況來說大部分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都是低於5000元的。


二、工資水平分佈比例(以北京地區為例)

即使是在平均工資水平最高的北京地區,仍有將近40%的人工資水平在5000以下,相信在三四線城市,這個比例分佈更是極高的。


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感覺很扎心?

雖然說這個數據不一定特別準確,但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我們大部分人現在的工資水平都不高,貧富差距還是比較大,工資達到5000塊的人全國可能也就10%-15%左右。

所以大家努力工作提升工資吧!


HRGOGOGO


現在個稅起徵點都達到5000元了,根據測算,2018年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群有11200萬人左右。

所以,5000元算是個不高不低的收入。

  2018年全國各省份平均工資

  北京市 : ¥9227

  天津市 : ¥5729

  河北省 : ¥4511

  山西省 : ¥3299

  內蒙古自治區 : ¥4538

  遼寧省 : ¥4654

  吉林省 : ¥4930

  黑龍江省 : ¥4981

  上海市 : ¥8664

  江蘇省 : ¥4862

  浙江省 : ¥5306

  安徽省 : ¥4294

  福建省 : ¥4664

  江西省 : ¥3787

  山東省 : ¥4880

  河南省 : ¥4382

  湖北省 : ¥4486

  湖南省 : ¥4025

  廣東省 : ¥467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3826

  重慶市 : ¥6181

  四川省 : ¥5150

  貴州省 : ¥4041

  雲南省 : ¥4962

  西藏自治區 : ¥5550

  陝西省 : ¥5034

  甘肅省 : ¥5312

  青海省 : ¥5290

  寧夏回族自治區 : ¥526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5524


體制內老兵


大家好我是河北小師妹。隨著國家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提高,工資更是漲了又漲。從過去一個月1000塊錢漲到現在一個月4000塊錢,我認為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很多人的月工資都沒有達到5000塊錢的標準,月收入5000塊錢是個什麼水平?

北上廣這些大城市,月工資5000還是少的,人們掙錢多的有的是,大城市工資一定不止區區5000塊錢。只有在小城市,一個月5000塊錢才會感覺到滿足。大城市花銷特別大,刨去吃穿,5000塊錢估計都不夠他們的生活費。像我們這種小城市,花銷特別小,賺到5000塊錢就心滿意足了。

有一部分人的月入5000元,是包括工資,獎金,自己種地賣的錢,加起來達到5000元,而不是單純靠工資月入5000元。所以說還是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處於中間的這麼一個位置,甚至還有月工資僅僅只有3000塊錢,還沒有去掉的,去掉花銷基本剩不下多少錢。

月工資5000元,只是論工資,還是刨去花銷剩下的錢?這個問題有點瑕疵,月工資5000元的人多了去了,劃掉生活費剩下的月工資5000了就不怎麼多了,現在掙錢也不是那麼容易,有本事的用腦子賺錢,沒本事的只有賣苦力賺錢。如今的社會錢是越來越難賺了。

月薪5000元也不是很寬裕,有了孩子,就又為自己的經濟增加了負擔,沒有孩子的話,也要孝敬老人,吃穿、親戚裡道的,那個是不需要花錢的,除非你遠離這個社會,什麼親戚都拒絕來往,什麼人情世故都隨他而去,這樣真的行得通?不會被人說三道四?還得要面對現實。

月工資多少取決於自己的能力,許多在一線城市的人也有很多月工資達不到5000元的,有網友說全國百分一八十的人月工資還達不到4000呢,月工資達到5000元的朋友你們是神一樣的存在了,當你感覺內心不平衡的時候,你要明白這世界有很多人都不如你。人還是應該現實一點。祝你們夢想成功,月工資突破5000元。


鄰家詩妹


2019年新個稅實施後,全國納稅人口由1.87億降到6800萬,新個稅系統較之前個稅系統嚴格很多,個人避稅現象極大減少,哪怕有避稅的誤差也不會超過500萬,那麼工作繳納個稅人口才7300萬,當然還有很多個體戶以及個人工作者收入超過5000,這部分人口加一起哪怕有5000萬(其實是按多了算),總共有資格納稅人口是1.23億,佔大陸總人口的9%左右!中國沒有你們想象的這麼富有!

舉例,青島是新一線城市,中國北方絕對數一數二的城市,據統計平均月薪只有2700左右,很多本科甚至研究生工作五年以上拿4000多的大有人在,青島亦是如此,其他大部分三四五線城市誰敢說比青島強?比如在我的家鄉,北方內地五線地級市,沒啥工作機會,工業園區盡是空殼圈地的,想找個開工的廠子都難,就這麼一個小城市,說實話找個2000元的工作很容易,甚至很多人不願意做,嫌工資低,但你如果想找個2500工資的工作就得花功夫了,再往上3000元的工作那更是少之又少,3000元是個坎,別看就差幾百塊,但絕大部分都達不到,我們那收銀員、服務員、售貨員基本都是2000左右!我想其他很多內地城市也存在我們這個市的現象吧!

還有很多人認為現在月入過萬很容易,但我告訴你,就工作人口算,北上深這種城市,月入過萬比例只佔工作人口的5%,杭州蘇州這種一二線城市月入過萬占城市工作人口2%~4%,而內地三四五線城市月入過萬佔工作人口比例1%左右,這就是事實!


Smial


5000元是什麼水平?

2018年5月15日,國家統計局正式發佈《2017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2018年的統計局尚未發佈,所以我們暫時以2017年的數據為準)。

根據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比上年增長10.0%,摺合月均為6193元,也就說5000元的月收入,在非私營單位裡來說,是拉後腿的水平,如果你在非私營單位(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等)工作的話,月薪5000元的話,就要反思一下了,是否該跳槽了。

另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5761元,比上年增長6.8%,摺合月均3813元,5000元遠遠高於3813元,按照平均數理論(一半人數在平均數以上一半人數在平均數以下),那麼在私營單位裡,拿5000元的工資則屬於比較優秀的一個水平了。

特別考慮

無論做什麼最怕的就是被平均,我和馬雲平均的話,我還能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前十呢?現實中常常一個部門領導的工資獎金就能抵得上十個甚至二十個部門以上員工的薪酬,而一個高管的薪酬可以抵上一個部門的薪酬之和,所以剔除這些極端值的話,現實中處在5000元以下的人數應該會更多。

5000元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裡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廣大的二三四線城市及鄉鎮裡,除了少數國企及效益特好的企業外,其餘的大部分人的工資基本都達不到這個水平,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東南沿海二線城市),在我們銀行進行代發工資的私營企業裡,95%的人每個月的薪酬都低於5000元,所以月薪5000元以下的人數,全國最少還有幾個億的量存在,至於說超過5000元的,有一個億的數量已經不少了(這其中非私營單位佔據絕對的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