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句話如何通俗解釋?

郭德綱022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為什麼信言不美?因為一,因為真正的事實是一個整體,有美有惡,所以曲則全,什麼都有才是完整的。所以信言不美。如果是美言則不能全信,因為不完整。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善於者不會辯論,為什麼?因為事實和真理只有一個,不需要辯論,有辯論是因為有不同意見才會有辯論,是因為不知道對錯所以辯論,真正的善於者不需要辯論。所以辯論的人都是心裡沒底的,不知對錯的人,不是善於的人,他們還在探索,還沒出結果。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的知者,是無的,無知的。所以,他什麼也不知道,卻什麼也知道。他是沒有執著於知道的理論來推理事物的,沒有用有色眼鏡看待事物的,所以真正的知者不博學,學多了更亂心,更沒有主見。但博學者不是真知道的人,因為他學來的一切左右著他的思想和意識,所以不知。更迷了,以色見色。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聖人不積累,因為萬物已經有了,再給予人就多餘了,其實大家都有,都明白,不用別人說什麼,本自具有的,如果聽外人的,反而會誤解或走偏道。所以聖人不說了,說了也多餘。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為什麼利而不害?利就是害。自始至終的支持,但萬物自主選擇,利來了怎麼樣,得或不得,你我自己決定的。天地永利,但你我有殊。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呢,就是行不言之教,做好自己的事,不會與之爭,那怎麼樣才會不爭?只有抱一,守母,無分別心,才會不爭。

-

《道德經》已經全部解完。

-


遲程陽


先上結論:信言不美是現實境遇,天地不仁;辨者不善是尊道而求仁道,先天下之憂而憂;智者不博是貴德而不居德,後天下之樂而樂。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源出《老子》第81章,是老子對豐卦的領悟,不明豐卦本意,難免流於望文生義。

信言不美是雷山小過之象。信言是信仰希望——是信賴的公理,是特色的教義,是抱有的希望,是許諾的社保。如問兩元可中五百萬的夢想,為艮山之象(土主信),處下卦為主體。是萬般皆是命,知足常樂?還是幸福就靠996,海市蜃樓?美是離火之象,下陽為載體如孔雀裸體,上陽為外延如開屏新衣,是完美的框架,是透明的流程,如同彩票電視開獎。不美就是拔毛的鳳凰,只剩初陽震雷,反映現實真象,有如大神爆料,質疑暗箱;忠言逆耳,擾人清夢。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民眾相信的藍圖,或只是人為編織的夢想。美夢破滅,世態炎涼;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為富不仁(山),輸在起跑(雷);人為刀俎(雷),我為魚肉(山),可謂地道。信言不美就是真話敏感,不正能量,如同資本主義人吃人現實,不要指望先富為石,不要聽信苟安雞湯。人皆好聽賁飾之美言,不喜聞大實話。但君王須兼聽則明,博聞辯言,不可採信阿諛奉承,翰音達天之美言。

有地道(世道)必有人道(雷風恆),問道蒼天,上下求索,為艮山中爻轉陽生巽風之象。百家爭鳴,左右相搏,辯者未善,道阻且長。善為離火圓亨,嘉美之論;不善為信仰迷失(離上轉陰),專權不放(唯餘下雷)。仁人濟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眾志可拔城(巽上轉陰為坎水)。

智者不博是雷水解之象。離火為慱,上陽為威勢,居功自伐,一言九鼎;不博為離上轉陰為雷,惟法是從,民本憲政。坎水主智:眾望所歸,夷主降臨,正理平治,不負使命。既為聖人之道,則蓄勢而為道——為萬世開太平。比毒民意,裹挾孤行;政治正確,為而不爭。

反之博者不智是澤火革之象。離火為慱者,德高望重,恃德襲蔭。以老賣老,德治誤國。

信言不美是現實境遇,天地不仁;辨者不善是尊道而求仁道,先天下之憂而憂;智者不博是貴德而不居德,後天下之樂而樂。

澤水困,是聖人為道而後人踐行其道,“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既以與人己愈多:滿腹經綸濟蒼生,得道多助民自趨。

澤火革,是聖人遺德而後人恩仇其德,“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既以為人己愈有:全心為民謀幸福,大公無私有餘澤。

(恩者,視為遺產,欲繼之而弘揚;仇者,視為包袱,欲除之而後快。老子以豐卦居末,道盡世事之無常。尊孔批孔,疑古媚洋,前卅後卅,左傾右進。辯者不善,永恆議題。焉有聖道,恆德不忒,能為天下式?)

欲知豐卦洛書圖解,請點贊關注與我互動,沒有反響就沒動力上圖了。


洛書圖解周易


這段內容出自《老子》第81章,如下文: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今譯】

真實的言詞不華美,華美的言詞不真實。

行為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

真正瞭解的人不廣博,廣博的人不能深入瞭解。

有道的聖人不私自積藏,他儘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儘量給與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

自然的規律,利物而無害;人間的行事,施為而不爭奪。

【引述】

本章的格言,可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前面三句格言在於提示人要信實、訥言、專精。後面四句,在於勉勵人要“利民而不爭”。

信實的話,由於它的樸直,所以並不華美。華美之言,由於它的動聽,往往虛飾不實。

善者的言論,止於理,符於實,所以不必立辭巧說;善者的行為,真誠不妄,正直不欺,所以不必自作辯解。反之曉曉巧辯的人,乃是由於言行的欠虧而求自我掩飾。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話運用到現代學術界的情形,的確如此。現代的知識活動愈來愈專精,“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以博學自居的人,對於任何一門學問,往往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所以為學如果博雜不精,則永遠無法進入知識的門牆。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是一種最偉大的愛的表現。佛洛姆說:“愛是培養給與的能力。”,“為人”“與人”便是給與能力的一種表現。“聖人”的偉大,就在於他的不斷幫助別人,而不私自佔有,這也就是“為而不爭”的意義。老子深深地感到世界的紛亂,起於人類的相爭——爭名、爭利、爭功……無一處不在伸展私己的意欲,無一處不在競逐爭奪,為了消除人類社會的糾結,乃提出“不爭”的思想。老子的“不爭”,並不是一種自我放棄,並不是消沉頹唐,他卻要人去“為”,“為”是順著自然的情狀去發揮人類的努力,人類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己有。這種貢獻他人(“為人”“與人”“利萬物”)而不和人爭奪功名的精神,亦是一種偉大的道德行為。

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智慧經典錄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如何解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譯文(大意):

真實的話往往不漂亮,漂亮的話往往不真實。善良的人不愛用語言表白,愛用語言表白的人,不一定善良。知識廣博的人不認為自己什麼都懂,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的人知識未必廣博。懂得“道”的人什麼也不保留,他越是幫助別人,自己越是什麼都有,他越是把一切都給與別人,自己越是富足。這就是天之“道”,它利萬物而不損害萬物。人之“道”也是如此,做事從不與人競爭。

簡單解讀:

這一章是《道德經》的最後一章,也可以說是對全書的總結。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二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信言不美”,是告訴人們真話逆耳,良藥苦口,敢講真話的人,是心地坦白,為人奉行誠信的人,這樣的人可以交往和依靠。“美言不信”,是告訴人們善於花言巧語,阿諛奉承的人,是口蜜腹劍,當面說好話,背拍使絆子的人,這種人不可以深交,更不可以依靠。善良的人從不表白自己善良,而總是表白自己善良的人,他不一定就善良。所以,看人不但要看他怎麼說,更重要的要看他怎麼做。好買弄的人,認識不到自己的淺薄,而具有真知的人,從不買弄,不認為自己什麼都懂,這種人虛懷若谷,謙恭卑下,是懂得“道”和依“道”行事的表現。

“利而不害,不與人爭”,是說“道”公平地給萬物百利而無一絲一毫的損害。懂得“道”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與他人爭利。懂得“道”的人,什麼都不保留,以幫助別人、給予別人為己任。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幫助、給予別人,事事為別人著想,換來自己內心的充實,不就變得更充足和富有了嗎,難道不是這樣嗎?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可以說是對“道德經”全書的總結。“信言”、“善行”、“真知”、“不爭”、“利他”,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布衣閒人10


這句話其實很好解釋。但是要真正理解這句話,我們就要從老子的思想中去尋找根源,尋找理解這句話的鑰匙。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原文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準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我們知道,老子的思想中有兩大核心,一是無為,二是辯證法。無為的意思是,不管天地,還是人生乃至社會,都有它運行的規律,這種規律是支配自然、支配人生的大道。而我們人,要想活的瀟灑快樂,活的自由自在,就不要干涉、改變這些規律,要順著這些規律的要求去做,而不是去改變規律瞎折騰。老子的思想是回到自然回到過去。老子認為,文明汙染了世界,仁義道德擾亂了人們的淳樸的本心,聲色犬馬帶來人心的糜爛。所以,人要回到本真的狀態,叫抱朴守一。所以,所有那些試圖解釋世界、探索事物本質的行為都是徒勞的甚至是愚蠢的。

第二是辯證法。老子思想的精華就在於此。老子認為,事物是有矛盾對立而產生的,事物的運動來自於矛盾的對立,矛盾之間是而已互相轉化的。同時,事物的本質和現象,是無法準確定義的。

基於以上兩種思想,老子提出了他對人在社會上如何自處的真知灼見。

說老實的話,不一定被別人喜歡。因為人總有自我欣賞自我肯定的需求,這種需求就需要別人的欣賞和肯定,有的時候,我們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卻很想聽到別人虛假的奉承。魯迅先生說過,一個人去一個財主家祝賀財主生了兒子,別人都說這孩子真漂亮,以後必定大展宏圖,這個人說了一句信言,說這孩子一定會死的——這絕對是真理,但是這個人被揍了一頓。

美言不信。我相信秦武王如果活著,一定會對此深有感觸。秦武王天生力大無窮,喜歡和別人比力氣。別人都假裝比不過他,說他是天下第一大力士,結果秦武王還這的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最後在舉鼎的時候,被鼎砸死。這就是美言不信啊!

同樣,擁有雄辯能力的人,一般不會亂說話,就像是一個武林高手,不會在大街上隨便和人動手一樣,而那些看了幾部武俠片,在健身房裡練了幾天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就是令狐沖張無忌了,在大街上都是橫著走,好像自己就是武林盟主號令天下了。

其實,老子前面這幾句話都是為最後一句話服務的。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聖人,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幹嘛要和你整個高低呢?按照老子的辯證法去理解,我去和你爭,我原來的高境界就變成低境界了!


好玩的國學


真實的語言,會揭示現實的殘酷,所以聽真話會不美妙悅耳。而美譽的說辭,其內容未必真實可信,這些虛假的話語是不足為信。


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往往不善言辭,不會表白不會辯解。而往往是特別能說會道的人,其內心未必就懂得善意\\保持良知\\維護正義。

那些知識淵博的人,往往不是什麼都知道,他總會有知識點的盲區。而那些誇誇其談,看似什麼都懂的人,可能未必博學多才。

原著完整的語句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後面幾句的意思是:

真正的聖人,從不會吝嗇,而是盡力幫助別人,他自己反而更能獲得內心的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內心反而收穫豐富與滿足。


世間的公平原則應該是,施恩於自然界的萬物生靈,但不能去傷害它們。

真正的聖人,他奉行的準則是儘可能幫助他人。聖人給予他人更多的幫助,卻不與被給予者爭奪名利。

我是畫大衛,可以關注我。謝謝!


畫大衛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這段話出自《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也是最後一章,可謂全篇的總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簡單來說就是“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真話聽起來往往不悅耳,而好聽的奉承話往往不是真話。

“信言”就是指事實和真相,是可信的,是具有公信力的;

“美言”就是指加工、渲染、修飾過的話語,它雖然讓人聽起來心情愉快,但卻往往掩蓋了事實和真相。

如何能認識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答:在和人溝通時,做到不先入為主,不被別人的語氣與態度、甚至於眼神所影響,那就可以直達事物的本質,從而減少情緒化的反應,讓我們能夠廣開言路,取得別人的幫助。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善者指有道之人,懂得很多道理的人,有真正能力的人,有真正學問的人。

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說,叫做“滿瓶醋不響,半瓶醋亂晃”,往往越無知越淺薄越是喜歡和人爭辯,說白了就是因為他不懂。

農村有句老話說:會咬人的狗不叫,亂叫的狗不咬人。同樣的道理。很多人不能明白這一點,喜歡那種浮誇的、譁眾取寵式的專家(比如郎鹹平),實際上被他帶溝裡去還不知道。

明代大思想家呂坤在《呻吟語》中說: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

所以懂得道的人,有大學問的人,一定不會跟潑婦一樣和人叫罵,甚至跟人爭辯什麼才是真正的道。

郭德綱說過一個有意思的笑話,我覺得非常符合這句話的境界:“比如,我面對一個研究宇宙飛船的專家。我說飛船的發射需要用火柴點報紙,然後放劈柴再放煤球。這個時候,哪怕對方看我一眼都算他輸了……”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知者代表在一個領域專研深入的人;博者代表一個人知識廣博。

但是我們到底要選擇稱為知者還是博者呢?

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這才是一個智者、悟道者的智慧之言。儒家有十六字修道真言,叫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精”和“一”都是知者所追求的目標。

我用現代的詞語來解釋一下,精就是“精煉”,一就是“根本原則”,做人做事,追求的是不斷精煉自己的知識、學問,提煉出面對人、事、物的“根本原則”,如此,就是有道之人。有道之人,不是能吞雲吐霧能飛天遁地,而是能把握了生活的本質和真諦的人。


談者無語


博學博知,行善完善了,他還有什麼辯與知的必要呢?這就是中國老子思想打開的一種已無為,為而無為的境界。試想一下,這個境界是不是空而無物的境界呢?老子西行,明擺著是去沙漠之地的,那兒是不是空而無物的呢?老子說話,沒說假話,他是真想無為。中國現如今,道學觀念盛行,這種人是不是真的無為呢?不見得。要我看,不是為紅顏,也是為房子股票,道學執已,執已有法。此法乃真法,告訴你,要明哲保身,不簡單的,那是戴著鐐銬走鋼絲,你會嗎?走不走過?走過了,保你能無所不為。


李198588733



談天說地講故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段話出自於〈老子第八十一章〉,是現代人較難理解的一段古文。其實勞動人民巳在實踐中總結成常說的口頭語詮釋了其中的深刻的含義。信言不美即忠言逆耳利於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實在的話不好聽。美言不信即甜言蜜語馬屁精,或花言巧語迷人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聽的話不實在。善者不辯、即善良者不會強詞奪理,辯者不善即無理取鬧者不善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即滿瓶子水安靜、半瓶子水直晃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聰明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炫耀自己的知識淵博,自稱博學的人末必是個聰明人。老百姓已經用自己的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古文中的深刻哲理,高人在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