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漏油,寶馬自燃,奧迪致癌還變速箱故障,德系豪華車最近是怎麼回事?

現代的張良


奔馳、寶馬還有奧迪,可以說是國人最喜歡的高端豪華品牌了,甚至是沒有之一。每年的銷量都能夠突破50萬臺,然而在這驚人銷量的背後,卻隱藏著一些吐槽聲。包括奔馳漏油、寶馬自燃、奧迪致癌等。為什麼備受國人青睞的高端豪華品牌汽車問題這麼多呢?



不可否認,沒有問題的汽車不存在。每臺汽車都是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由很多家供應商提供配件,所以說汽車就會有一定的故障率。奔馳寶馬奧迪出現問題也是有可能的,即便是雷克薩斯、謳歌等日系高端豪華車也會有一定的故障率,也會有召回。

汽車有一定的故障率大家能夠理解,但是出現問題一味的扯皮,推卸責任那就不對了。作為高端豪華品牌,應該配以優質的服務,讓客戶滿足。然而事與願違的問題從來都不缺少。最近的奔馳漏油問題,不就是說明這個問題嗎?因為不重視消費者,沒有優質的服務,甚至存在坑蒙拐騙的行為,導致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西安利之星奔馳可謂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


為什麼高端豪華品牌在國內出現問題概率會比較高呢?

一方面是銷量大好,質量問題被忽略。廠家4S只顧著賺錢,而在研發實驗等階段做出的努力不夠,產品急於上市導致後期出現問題。實際上效率與質量是很難齊頭並進的,太過注重效率,質量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所謂,蘿蔔快了不洗泥。

一方面,國人太過迷信高端豪華品牌了。國人對高端豪華品牌的追捧十分火熱,甚至失去了理智。即便是有問題存在,也不會特別在乎,太過於注重面子在不在乎裡子。有人就是寧願花錢修車、多交費用也要買BBA。在國人的過分追捧之下,廠商4s店找盡辦法賺,服務質量也大大縮水。


在一方面,國內行業標準太低。很多車子在國外用料很好,配置也很高,到了國內就存在以次充好,各種簡配等問題。於是很多汽車就出現了異味、致病的問題。簡配問題不必多說,合資車幾乎都會存在。

不可否認奔馳、寶馬、奧迪有過人之處,但是也有很多地方表現的不盡如人意。至於原因,比較多。希望消費者能夠多一點理智和清醒,希望廠家多一些擔當,希望相關部門多一些責任。未來如果能夠提高行業製造標準,加大違規操作處罰力度,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汽車亂象叢生。


小強說說車


的確,作為奔弛、寶馬、奧迪這樣的世界著名品牌轎車,其質量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是上乘的,其故障率應該是極低的。可是,這些年來,在我國的轎車市場,奔馳、寶馬、奧迪等這樣世界級的德系品牌車,其質量問題有明顯增多的趨勢。致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覺的有3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這3家廠家為了追求最大化利益,顯然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偷工減料”的現象。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這3款名牌轎車,車身架子用的薄型鋼板的厚度和硬度是有相當嚴格的標準的。而如今卻存在縮水的問題。以此類推,其它的材料也是存在這樣的問題的。

第二、就是這3家廠家的生產過程高度的機械化,使車輛的組裝和質量檢測等環節容易出現薄弱環節,進而導致質量問題的增加。

第三、就是我國引進這3款轎車的生產線以後,有的在生產流程中的確存在著嚴格的質量管理和控制的問題,進而導致質量問題的增加。


潤友


這些問題中只有奧迪車內空氣汙染嚴重這一點可以拿出來說,其餘的在當下的汽車市場環境下都不是什麼事。

寶馬自燃、奔馳漏油,都是小概率事件,並非大批量問題,更多是對手把事情擴大化。

但是BBA本來就不是質量非常好的車,BBA高級真的不是因為質量好,是因為相對性能好,又帶德國標籤,德國製造給人非常高級的感覺,畢竟我們跪久了腿麻了一下子起不來。

我記得我曾經說過,日系車性能不如德系不是因為日系做不到,而是為了質量更穩定不去壓榨性能。日本的精工水平比德國只好不差,只是製造理念不同,德系更喜歡壓榨出高性能,這也導致了德系的質量要差那麼一點。

還有的朋友問為什麼BBA容易滲油尤其是寶馬,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很少滲油,那是因為BBA壓榨後發動機溫度就會更高,其中數寶馬最高,寶馬的油溫刻度也是標得更高一些,更高的溫度導致橡膠圈老化更快,就容易滲油。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壓榨得不狠,尤其雷克薩斯簡直佛系,所以質量上表現更好。


山下木頭


豈止是奔馳漏油、寶馬自燃、奧迪致癌?汽車產品又不是神仙做的,什麼牌子的車不會出故障?問題是你出故障之後,商家是否按照售後服務的要求給你妥善解決了?在汽車消費上,生產廠商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而是銷售車輛的四S店來負責售後服務。售後服務的問題,應該由售後的環節解決,比如這次西安漏油奔馳事件,就應該四S店按售後服務及三包規定妥善應對購車者的訴求,至於那車的漏油是生產環節還是運輸環節造成的問題,應該由四S店去跟生產廠家或汽車供應商協商解決並索賠,憑什麼讓消費者承擔這個損失?至於車是不是隻有奔馳漏油、寶馬自燃、奧迪致癌?我想這個問題當然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BBA佔據中國豪華品牌銷售市場的大壁江山,槍打出頭鳥,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產品好不好,消費者自然會用手裡的鈔票投票。但競爭對手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利用網絡炒作放大對手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媒體掩飾自己的問題。說實在的,BBA三家一年在國內幾十萬的銷量,幾十輛車出問題算多嗎?關鍵不是出不出問題,而是你對待解決問題的態度。西安事件暴露出的是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及消費環境的不成熟,本來應該用規則解決的問題,卻非要用潛規則(比如封口費)來解決。


開快車的老頭


合資車都在減配中,唯有國產車性價比高。。


上醫宇學


什麼叫最近怎麼回事?這些問題一直存在 有豪華的配置卻沒有豪華的品質....


啟航汽車領域工作室


德系車滲油由來已久,不新鮮,糾結就不要買,市場上有不漏油質量可靠的車子,何必在意這種事兒呢,工業產品沒有完美無瑕的。


持續保值


問題一直都存在,只是最近才曝光出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