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来看看哪些市委书记、市长“上榜”了?

深挖!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问责,来看看哪些市委书记、市长“上榜”了?

4月22日,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8省(区)公开移交案件问责情况。在这些问责中,哪些城市的市委书记、市长被点名了?他们又是因为什么问题而被问责?来跟着小编细数一下吧。

通过对问责情况的梳理,小编发现两位地市级“一把手”榜上有名。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问题:

2013年至2017年,辽源市、四平市、公主岭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辽河污染防治工作重部署、轻落实,市直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执行水污染防治方面政策法律法规不力,导致辽河流域水质恶化严重。

吉林省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对省军民融合办副主任王立平免去辽源市委书记职务。

▎海南省海水养殖无序发展,局部水质恶化问题:

2016年,海南省位于陆域的海水养殖场开展环评的或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均不足1%,大量海水养殖场甚至占用自然保护区和沿海海防林。省海洋与渔业厅对全省海水养殖问题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截至督察时,既未按要求编制出台海水养殖规划,也未对无证养殖问题进行有效监管。

三沙市委书记张军(时任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 被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

▔ ▔ ▔ ▔ ▔ ▔

除以上两位地市级市委书记被问责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县级市委书记、市长被点名。

针对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严重恶化问题,公主岭市先后有两位市长被问责:

四平市政协办公室调研员杨洪波(时任公主岭市市长)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松原市前郭县委书记孙志刚(时任公主岭市市长)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此外,四平市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处级干部张志勇(时任四平双辽市市长)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四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辽市委书记侯川(时任四平市铁西区区长),四平双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针对吉林省燃煤锅炉污染整治不力,冬季排放问题突出这一问题:

敦化市委书记刘岩智(时任延边州质监局局长)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针对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违法填海,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万宁市委书记张美文(时任万宁市市长)、万宁市市长周高明(与海水养殖无序发展局部海域水质恶化问题合并处理)被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

针对海南省琼海市、昌江县违规侵占海岸带,砍伐海防林问题:

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宁虹雯(时任琼海市市长)被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

针对海南省海水养殖无序发展,局部水质恶化问题: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春梅(时任文昌市市长,与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问题、部分海洋型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文昌市部分重点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不力问题合并处理)被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

针对海南省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法开发问题:

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裴成敏(时任文昌市委书记,与部分海洋型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文昌市部分重点环保工作推进落实不力问题合并处理)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

对于四川省简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不力,导致沱江支流绛溪河水质恶化的问题:

时任简阳市委书记王宏斌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与成都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不力问题合并处理)。并责成简阳市委、市政府向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

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硫磺沟生态恢复进展缓慢这一问题: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红军(时任昌吉市委副书记、市长)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从这些问责情况中,可以看出,有的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突出;有的对生态保护重要性认识不清、履职不到位;有的擅自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工作不严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最终害了一方百姓,也害了自己。

故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新闻微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10-67172392

侵权举报联系电话:010-67112822

中国环境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