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多年後發現,原來學習一般的同學好多都當了老師,大家怎麼看這個現象?

在路上的老秦人


學霸都到哪裡去了?

——中低成績學生當老師問題淺談


一、2000年以前,學霸上師範,當老師的很多。

在2000年以前,上大學和上中專都包分配。很多學霸都上了師範。特別是中師(中等師範),直接掐尖,在鄉鎮學校乃至縣城學校,初中畢業成績最好的學生往往上中師。

考上就可以跳出農門,中師三年畢業就包分配工作。

如果上高中,三年後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學。那時候大學錄取率低啊。

即使考上了,大學4年花費巨大,很多農村的家庭不能承受。

如果有幸考上大學。師範大學是免費的。不但不交錢,還發給生活費。

所以,2000年前,學霸上師範,當老師的很多。

記得我們老家縣城一中的一個學霸,成績很好,後來保送省裡的師範大學。畢業後又回到老家縣城一中教書。

雖然也不錯,但就他當時的成績來說還是有點遺憾。

也許他不走保送之路,正常的參加高考,大概可以上一個名牌大學,人生之路可能要比現在更寬一些。

二、2000年以後,國家不再包分配,大學擴招,學霸不當老師了。

隨著大學的逐年擴招,上大學變得越來越簡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這樣,那些成績好的學生,多數上的也是名牌大學、重點大學,有機會出國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就不願意讀師範當老師了。

至於中專,基本上是零門檻,想上就上。儘管這樣還是招不到人。

比如,有媒體報道,2018年安徽省定向培養2500名小學全科教師的計劃,其中初中起點專科層次小學教育專業2200名,只要中考分數達到200分以上,就可以報名。

而該省2018年中考各科總分為:語文18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總分150分,文科總分150分,體育科目60分,地理生物60分,理化生加試15分。

200分文化課成績是個什麼概念,請讀者自行腦補。

三、教師職業相對來說吸引力還不夠。

1、工作辛苦。整天與小孩打交道確實很累。很多學校考勤很嚴,有的地方還要看晚自習,看學生寢室。有的地方扶貧、防汛等都要抽調教師。

2、收入有限。工資就那麼一點點。很多農村地區或者不發達地區工資只有三五千。有的老師有創收的門道,如補課、辦班或者做生意等。但是多數老師除了工資之外沒有其他收入。

3、社會地位不高。多年以來,一直說教師的工資要向公務員看起,但是很多地方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而且,公務員多多少少有一點權力,而教師的權力就是管學生。

現在學生不好管啊。

很多學校,學生上課公然在玩手機,看視頻,打遊戲,老師不敢管,也管不住。

很多老師,管學生管出事來,輕者賠錢,重者丟飯碗。

這樣還有職業的成就感嗎?

尊師重教,任重而道遠。


金甲談職場


【還原從教者真實情況。】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我們那一批從教人員的真實故事。

1986年,我和許多同齡人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地考入中等師範學校。

那時候,初中畢業生可以優先考取中等師範學校和中等專科學校,而師範學校最先錄取。因為師範學校四年就可以畢業,畢業就給分配工作,並且,師範學校是免費吃住,每學期只是象徵性地收取30元左右的學費。師範學校條件非常好,因此報考的學生非常多,最難考,競爭力最大,所以師範學校招收的學生成績最好。師範學校招生完畢,中專和高中才能招生。

有了好生源,再有師範學校教師的認真負責和師範生的不懈努力,才能保證順利通過畢業考試。

當時,我們全體同學,也不上網,也不上街,不是上課就是看書,要麼就是練習“小五門”(讀、寫、彈、唱、畫)。“讀”就是練習普通話朗讀;“寫”就是練習鋼筆字、粉筆字和毛筆字;“彈”就是學習彈琴,腳踏風琴或者鋼琴;“唱”就是音樂裡的“唱功”;“畫”就是練習畫畫,畫素描、簡筆畫、水彩畫等。大家心無旁騖,每天“三點一線”:就是圍繞著教室、寢室和食堂轉。確確實實,同學們經過四年的潛心修煉,最後一個個順利通過考試,拿到畢業證,被分配到全縣各個學校,加入到了教育行業,成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

現在,我們這一批從教人員依然活躍在教育教學的一線工作崗位上,我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很多很多的人已經成為一名名名符其實的骨幹教師,承擔著各種各樣的繁重的工作,為祖國建設事業培養了無數的優秀的人才。

這就是曾經的老中師生。也是目前學校裡的中堅力量!

這就是從教人員的真實情況!


千萬不要911


本人認為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對了一半又錯了一半。中學階段學習最好的人,特別是超級學霸級的人,都報考北大清華了,他們這一少部分人,大學畢業後大部分人卻都選擇了出國,這些人留在國內做教師工作的自然就少了。這些都是特例,卻給了大家一個錯覺,優秀的人才都不當老師。這也算是題主對了一半的理由。題主的錯誤是學習平平的去當了老師,這不是事實,難道學習平平的人能考上大學?特別是像我們八十年代初考大學的時候,學習平平絕對是考不上大學的,更不要說考上像北師大這類名校了。說他們學習平平只是相對於那兩三個超級學霸而言罷了。再說了,教師工作要求教師本人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題主是用固化的眼光都看待教師的群體,對教師有刻板印象。


除倭者


是啊,我就是學習一般的,幾乎啥年代都是學習一般的當老師,學習好的有更好的去向為什麼當老師?學習一般嘛看怎麼比了,95

年高中畢業,高考文科成績在本縣唯一省重點排名四十名,全校文科生180名左右,算是一般吧!不過這個成績在一般高中,又不一般了吧!沒法子,分數不高,文科學校及專業也就師範多,報考不容易撞車,只有違背意願報了師範!現在這個高中母校一本達線率都將近80%了!


江樓月66474876


這個也不好講,因為能不能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不僅僅是光看大學期間的專業成績,還要看你的基本道德素養,普通話質量,板書怎樣,和人溝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啦……當年大學畢業那會兒,我的專業成績在班上數一數二,英語6級,自學英語本科(我讀的是師專院校)所有課程全過,但我就沒信心去做一名教師,因為我黑板字一塌糊塗,普通話一般,講話又太快,我的絕大部分同學現在都是奮鬥在縣城一線的老教師了,年紀越大,越羨慕他們,沒辦法了👐……


雲淡風輕2965


我們高中一個班七八十人,我在班級排名十來名。高考時我的分數高出二本線四十分左右,上的本地比較好的師範學校。畢業後,擠破了頭,考上招教,成為一名正式老師。

等正式上班,發現身邊的同事基本都是三本、專科,甚至有一部分老師不是普通高中畢業,而是職業高中畢業然後考的專科。

但是這並不影響她們的教學水平,有很多老師教學成績好,教學方法得當,和學生家長關係都不錯。


願人人都善良


什麼叫學習一般的同學?我所遇到的教師,大多數都是讀書時偏科嚴重的,也許高考吃虧,但他所教的那一科,在他讀書時,一般都是很拔尖的,只是由於偏科而造成他總分上不去,考不上理想的學校。就拿我自己來說,我現在所教的這一科,在我讀書時一直是全年級前三名,班上第一名,常年當科代表,而當年高考,政治考的太差了,因為,那時政治是考的死記硬背,我們班政治考的特別好的,多數都是其他科差的一塌糊塗的,而自己又不太懂事,所以,當時就有些瞧不起政治,覺得那是靠死記硬背學的,我就搞歸納總結,結果考試時,這科成績就拖了後腿,總分上吃了很大的虧。工作後,聊起這事,發現有很多同事都是這樣的,偏科嚴重,高考時,總分吃虧;再和一些考上好學校的人聊,發現他們單科成績並不如我們,就是總分高,所以,我不承認他們比我們優秀。你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好吃好做好學


我中學的同學,過得好的大都在教育界,在工業和商業系統工作的大都混得很慘,有的破產、有的下崗,當初嘲笑教師的群體,如今反而處境尷尬。如今公立學校教師屬於高收入階層,假如夫婦二人都是教師,而且都是中級以上職稱的話,那麼他們已經步入了中產階級的行列了。中級職稱的年薪可達十萬元以上,高級職稱的年薪可達十多萬元,因此假如夫婦二人都是中級職稱以上(含中級職稱),那麼家庭年收入將超過20萬,在二線城市,家庭年收入20萬元就是中產階級的標準。


William401007


你這叫“比上不比下”,只拿這些老師去和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名校畢業生比較,殊不知,能考上師範院校(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其實已經刷掉多少人,怎麼叫成績一般?硬說成績一般,也是優秀中的一般。還有,現在考教師,真的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一方面是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一方面現在教師招聘都是實行考錄,遵循“凡進必考”原則,相對而言,更加公平透明!其次,現在教師招聘一般都要求具有本科學歷及以上,有些地區或者學校招聘限定畢業院校;有些實行社招,其實社招有其存在的意義,一方面豐富教師隊伍,使教師人才多樣化多元化,另一方面,其實更加考學生的專業能力,誰有能力誰上,而不是隻看院校及學歷。大家看,教師是需要進行層層篩選的,能夠考上我相信其是一定有勝任的能力。


守望wzc


畢業多年發現很多學習一般的同學當了老師,我覺得這個現象沒有什麼很奇怪,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學渣同學肯定是當不了老師的。

學習非常好的學霸,特別是理科生,他可供選擇的大學很多,可選擇的專業也很多,相對來講,學霸更不會考慮報考師範專業。從世俗功利的角度來看,當老師一沒錢,二沒權,且職業生涯一眼望到底,有更多更好的選擇為什麼要選擇當一個一輩子都清貧的老師呢。工科熱門專業多好,一來有技術,二來收入頗豐。正常來講,名校畢業三五年,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收入就可達50萬。你是學霸的話,你還會選擇當師範生嗎?

當然,學渣同學肯定也是當不了老師的。教師的准入門檻逐年提高。隨著師範專業逐年走俏,高考考入師範大學就有一定難度。要上教育部直屬的6所免費師範大學就要超過一本線60-70分;省屬的師範大學一般也要超過一本線30分左右;即使地方性的師範大學一般也要達到一本線或超過一本線十來分。你說,學渣能當得了老師嗎?進地級城市的重點中學一般都要6所免費師範大學的學生或者研究生,一線城市的重點中學有的還要博士研究生。我想,成績很差的學生也當不了老師吧。

不過,話得說回來,一些偏遠的地方或一些鄉村學校對老師的要求就很低了,有些僅需要大專學歷就夠了,而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大專生文化成績真的很一般。這些大專學歷的教師經過非全日制的學歷提升,也可拿到本科及以上學歷。幾年之後有了一定的教學經驗,這樣的教師也可到縣城一級的中小學任教。我想,這就是題主提到的畢業多年發現原來學習很一般的同學好多都當了老師的這種現象吧。

關注師範生活,一起交流學習方法和高考教育相關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