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 題詞來歷

1994年7月,時任河南省省長(後改任書記)的馬忠臣揮毫潑墨,書贈長垣“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題詞。二十年來,我們長垣烹飪在老書記的激勵關懷下,先後榮獲了“河南烹飪之鄉”“中國廚師之鄉”“中華美食名城”等榮譽稱號,創辦了長垣烹飪職業技術學院,“長垣烹飪技藝”被省政府列入了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建成了高品位的食博園及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現有長垣籍中國烹飪大師68名,中華餐飲名店7家,中華名火鍋1家,中國名菜16個,中華名小吃15個,河南餐飲名店12家,河南餐飲名菜名吃36個。“長垣烹飪”“長垣廚師”也成為河南對外輸出的勞務品牌,長垣烹飪也逐漸成為拉動長垣經濟的主要產業。但是,二十年前馬省長為什麼會為長垣題寫“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呢?老領導是在什麼背景下題寫的?帶著這些疑問,2014年3月24日下午,我與江榜成會長應約在北京萬壽路甲三號大院專程拜訪了河南省委原書記馬忠臣。

文史:“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 題詞來歷

馬忠臣同志 1994 年 7 月題寫

文史:“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 題詞來歷

2014 年 4 月重新題寫

老書記雖已七十多歲高齡,仍精神矍鑠,身體很好,也很健談,對烹飪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說:“長垣這個地方自古就出名廚。其中,清末民初最有名氣。烹飪技藝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文化,要好好挖掘和傳承。你們兩個(指江會長和我)退下來幹這個事,是很有意義的,這比宣傳當地GDP、招商引資更有說服力,也是最能為人們所接受,你們這幾年出了這麼多書,還拍了電視劇,從文化與思想領域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在是很了不起,這無形中提高了長垣的知名度,帶動了長垣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談起長垣烹飪,自然就談起釣魚臺國賓館原行政總廚侯瑞軒。馬書記說,侯老為長垣揚了名,他一輩子不只是研發豫菜,還融合其他菜,有創新,在歷屆中央領導的心目中最有名氣,他主廚的菜典先後招待過一二百位外國元首。他的兒子現在也很了不起,很敬業,現在任釣魚臺國賓館行政副總廚,經常隨國家領導人出訪。說及當年(1994)在什麼背景下為長垣題寫“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時,老人家面帶微笑,沉思一下回憶說:

那個詞不是我自己想的,當時有省政協林英海主席、張赤俠部長(時任省委組織部長)和宋國臣(時任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幾個老同志在陪原西北局李副書記吃飯後,因是長垣藉廚師周尚文掌廚,談論起長垣廚師與烹飪時,他們幾個比我更瞭解長垣烹飪歷史及文化,特別是宋國臣主任(曾任開封市委書記)說,你別看開封豫菜做得好,但開封的老一輩廚師大部分都來自長垣。談論後,大家共同提出了這個題目,由我執筆題寫了“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這幾個字。

馬老接著說,轉眼二十年過去了,幹這事很好,很有意義。希望你們長垣把烹飪這個事繼續幹好,傳承下去。我們表示,老書記的題詞非常重要,極其珍貴,我們極為珍惜。它必將更好地激勵和鼓舞我們把烹飪產業做大、做強,做得更好。

當我們說起正運作一本既有典故、又有菜譜的《百菜百典》一書,想讓老書記為該書題詞時,老書記立即答應說:長垣現在已有“中國廚師之鄉”桂冠了,我把原來的題詞加上“中國廚師之鄉長垣”再重寫一下,以示對長垣烹飪傳承的支持。臨別時,馬書記欣然與我們合影留念。

文史:“正宗豫菜源頭,華夏烹飪之鄉” 題詞來歷

馬忠臣同志與長垣烹飪協會會長江榜成、本文作者合影

二十年的疑團豁然解開。我們十分感謝老書記對長垣烹飪的厚愛,他激勵長垣烹飪產業必將再上新臺階。針對目前全餐飲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在堅持餐飲迴歸理性、迴歸大眾、迴歸市場、迴歸本質的基礎上,發揮品牌效應作用。五年內,全縣各級餐飲名店達到100家,各級烹飪大(名)師達到100個;各鄉(鎮)均有中華餐飲名店、分店;部分鄉(鎮)創建美食街區、中華美食名鎮,實現長垣餐飲行業“雙百”廚鄉夢。讓長垣烹飪成為中原大地的一朵奇葩,輝煌綻放。

作者:張世顯 錄自宋廣民主編《長垣文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