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不如買保險股丨2019年五大巨頭市值勁增1.2萬億股價暴增50%

拋開保費端回暖言論下的兩極分化,2019年的保險巨頭業績頗受期待。

這一點已經體現在2019年以來的國內資本市場對之的追捧行情中:

截止今日收盤,雖然五大上市A股險企一片綠,但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國壽、人保、平安、太保、新華保險的股價均實現強勁增長,保險板塊整體勁漲5成,明顯跑贏大盤。總市值合計3.35萬億元,與年初相比增加了近1.2萬億元。

同時,1季度五大上市A股險企保費的悉數報喜以及國壽2019年1季度業績預估,也為這份期待增加了一份信心。

2019年一季度,五家A股上市險企實現保費合計9110.7億元,同比增長10.23%,保費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前兩家實現超10%的增幅。

此外,近日中國人壽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受益於股市大幅上漲,一季度淨利潤有望同比增長80%~100%。

強勁的增幅中,中金證券、華泰證券、天風證券、招銀國際、中銀國際等各大券商紛紛以分析報告力挺之,競相發佈推薦報告,看好保險股。

4月乃一季報發佈月,預計本週上市險企陸續發佈第一季度經營業績,多家券商看好上市險企業績表現。

發展模式粗放,經營成本偏高,行業聲譽偏低、部分中小型險企野蠻擴張等深層次矛盾不斷凸現;與新單業務近年來首次負增長、組織發展明顯放緩、跨界競爭加劇等轉型陣痛持續發酵的交織中,A股上市險企何以在這“三期疊加”的涼秋之季,迎來又一輪暴漲?

01

市值的護城河一:450萬代理人

由於2017年“134號文”整改大限之前集中促銷的快返型年金的影響,2018大部分壽險公司遭遇大幅新單保費負增長,乃至牽連整個規模保費陷入大幅負增長。

即便是四大A股壽險巨頭亦如此,代理人渠道新單保費皆是負增長,且是動輒十個、二十個百分點的負增長。所幸保障型產品的迭代和穩定的續期中,逐漸調整。

銀保“主角”光環的暗淡,壽險再次迴歸個險渠道獨大的時代。

個險以絕對優勢,站上渠道“一哥”的位置。2018年,個險渠道以15452億元保費收入,占人身險行業保費59%。

2018年5大上市壽險公司銷售人力及個險渠道保費表

買保險不如買保險股丨2019年五大巨頭市值勁增1.2萬億股價暴增50%

2018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壽銷售人力177.2萬人;平安人壽141.74萬人,太保壽險84.7萬人,新華保險37萬人(個險),人保壽險24.56萬人。

02

市值的護城河二:高價值與高利潤業務

個險渠道的價值毋庸置疑,貢獻了行業九成的價值,締造了國內壽險行業做大的根基。

壽險傳統巨頭也是憑藉個險能力,展現了強勁的“續期拉動保費”的增長模式。國壽、平安、太保、新華續期保費佔比均超過60%,高者可達80%。

事實上,大部分上市壽險公司已經完成了保費結構和久期結構的調整,從短期理財走向“長期儲蓄+保障”,以此改變利潤結構。

其中的典型就是各大公司紛紛主打健康險產品。

2018年五大上市壽險公司健康險及續期保費表

買保險不如買保險股丨2019年五大巨頭市值勁增1.2萬億股價暴增50%

整體來看,上表中五家大型險企健康險業務都趨好發展,增幅超35%的有三家,分別是平安壽險、新華保險、太保壽險。

大個險+大續期+長期儲蓄+以健康險為核心的保障類業務崛起的背後,就是主流巨頭壽險公司剩餘邊際餘額的快速擴大。2018年,平安人壽、國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剩餘邊際分別是7866億、6841億、2854億元、1956億。

壽險公司的利潤由剩餘邊際攤銷、投資回報偏差、經營偏差(包含風險邊際釋放)和會計估計變更四部分組成。其中,剩餘邊際攤銷是會計利潤的主要來源。

剩餘邊際的規模意味著上述公司未來稅前利潤的釋放空間,分別達到7866億、6841億、2854億元、1956億。

什麼保單可以持續大幅貢獻剩餘邊際?只有長期類、保障類產品才可以。比如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疾病險、意外險等保障類產品。

03

真正的秘密:

2019年開門紅下的投資收益回暖

基於2018年的深度調整和連續的負增長,2019年壽險開門甚紅。2019年1月24.8%的原保費增幅遠勝2018年-25%的負增長。期間,20餘家保險公司實現原保費增幅超100%的業績。

其中,壽險老六家市場份額依舊佔據半壁江山,財險老三家的市場份額更甚往昔。

前2月數據顯示,壽險行業保費9425.6億元,同比增長21.51%;財險行業保費2212.71億元,同比增長13.69%。

其中,老六家合計保費5194.73億元,市場份額55.11%,下降了4.82個百分點;財險老三家合計保費1474.04億元,市場份額66.62%,增加了1.87個百分點。

相對2018年的跌跌不休,2019年資本市場的回暖當是一眾保險公司衝保費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資產端底部反轉,投資收益或將持續超預期。”市場中看好保險股的聲音漸大。4月下旬即將出爐的上市險企一季報數據會證明一切。

近日,申萬宏源對A股上市險企一季度業績作出預測:

平安淨利潤372.2億元,同比增長44.8%;

新華保險淨利潤37.2億元,同比增長42.4%;

國壽淨利潤181.2億元,同比增長34%;

太保淨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9.5%;

人保淨利潤54.7億元,同比增長4.2%。

事實上,2月份行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10倍的增幅已訴說了投資收益的回暖。

援引多位投行人士之觀點:

一季度新單保費與新業務價值增長持續優化、股市上行帶動投資收益提升、利率預期改善,這三重利好將驅動保險股迎來估值修復機會,一季報淨利潤有望強勁增長。

這就是保險股強勁增幅的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