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和民政亮点纷呈!今年还有这些新动作

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和民政亮点纷呈!今年还有这些新动作


“学指示、谈展望、谋发展”

16区访谈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市委社会工委与市民政局合署办公,各区委社会工委与区民政局合署办公工作也在陆续推进中。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落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近日,我们将推出16区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一把手”访谈系列报道,总结以往经验,畅谈未来发展,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

石景山区——

日前,石景山区委社会工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高春玲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石景山区计划开展71项救助项目,预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6.38万人(户)次,投入资金约1.94亿元。第一季度精准帮扶济困工程成员单位共实施济困工程43项,已完成8项,正在实施35项,救助9.32万人(户)次,投入资金5722.8万元。

建设救助站、福利院,为孤儿弃婴提供养育服务


将尽快实现区级救助管理站和儿童福利院开工建设,计划建筑面积近5000余平方米,130张床位,建成后主要为石景山区孤儿弃婴提供养育服务,为辖区内困境、临时失依儿童提供临时庇护服务,同时还可以为普通儿童提供普惠性服务。

在救助机制上方便群众,即时受理救助申请,;建立救助台账,实施精准救助,确保每个困难家庭都有帮扶责任人、每个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至少对接一个帮扶家庭。

去年千人养老床位6.75张,超市民政局6张目标数值


2016年底,石景山区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底,石景山区15家养老机构床位3753张,40家养老驿站床位397张,按常住人口61.2万人计算,每千人养老床位数为6.75张,超过市民政局2018年每千人6张养老床位数目标值。

今年,石景山区将优化养老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照料中心与街道、驿站与社区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发展,构建区域为老服务“联合体”。同时重点引导社区驿站服务在向“三失一高一独”重点老年群体上倾斜。

150个社区实现“老街坊”议事厅全覆盖


“石景山老街坊”是石景山区社会治理的闪亮名片。截至目前,全区150个社区实现了“老街坊”议事厅全覆盖,并建立了208个“老街坊”楼委会和30个“社区之家”示范点,各社区成立了“老街坊”治安队、劝导队、防范消除安全隐患队、非法小广告清理队,2.63万名党员“老街坊”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充分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

56个社区实现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负责人


早在2018年7月底前,石景山区各街道、社区已全部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现有56个社区已实现街道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目前,石景山已基本形成“一街道一亮点”“一社区一品牌”社区治理现代化格局,全区共有50余个优秀党建项目,如八角街道“组织生活路线图”、老山街道“社区党校”、广宁街道党建统领“同心圆”项目、金顶街街道“党员分类管理路线图”项目、八宝山街道“‘家+’红色驿站”等。

下一步,石景山区将充分利用“一呼百应”“党员E先锋”系统等网络平台,线上线下畅通在职党员报到对接渠道,成为24小时全天候党员,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

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和民政亮点纷呈!今年还有这些新动作

高春玲表示,今年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域功能定位,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加强民生领域改革创新,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成效、再上新台阶。(文/张美荣 编辑/马瑾倩)

石景山区社会建设和民政亮点纷呈!今年还有这些新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