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田区突出四个“聚焦”推动28个重点改革项目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马小晗 通讯员 万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福田区全面建设“先行示范区、强国城市范例”的关键之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启动之年。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福田人在思考,如何激发出首善之区源源不断的改革创新力量?

4月19日,中共福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分析总结2018年改革工作,谋划部署2019年改革任务。会上,福田区委书记吕玉印指出,过去一年,福田区坚持“标杆引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推出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独创性的改革成果,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及高度关注。2019年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将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以“勇当改革开放尖兵”的标准,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推动福田改革向更深更广领域不断开拓,奋力书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辉煌篇章。

2019年福田区突出四个“聚焦”推动28个重点改革项目


▲中共福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绘制出了2019年福田区的改革蓝图。

自2014年福田区改革元年以来,320个改革项目相继推出,全区上下以改革创新思路突破阻碍发展的藩篱,在制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动攻坚,探索新路,全区各领域改革任务遍地开花、结出硕果。以重点改革、街道改革及微创新改革的架构突出改革项目的系统性,以内在的逻辑形成综合配套体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工作。2019年,改革再出发,福田区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破题,勇当深圳全面深化改革的尖兵。

回顾:改革擦亮首善之区金字招牌

智慧福田建设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被选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双创”改革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3×4政务服务改革获评中国营商环境创新奖;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市场化运行机制……2014年以来,福田区320个改革项目争相结出硕果,擦亮了首善之区的“金字招牌”,这其中包括149个重点改革项目,57个街道改革项目,114个微创新改革项目。改革的齿轮朝着系统集成、整体推进的目标不断前进,呈现出国家省市级改革项目“试点”多、基层自主创新通过改革获得“牌子”多、基层改革经验可复制可推广“点子”多的“三多”特点。截至2018年底,福田区共有26个项目取得了国家、省、市的试点,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试点,1个省级试点和1个市级试点任务,位于全市前列。此外,福田区还通过改革率先成立一批新型机构,为全国基层改革探索新路径。

展望:28个项目绘制改革蓝图

2019年福田区出台《福田2019改革要点》,聚焦合作区建设、营商环境改革、数字政府建设、基层治理与民生四大领域的28项改革项目,形成福田新一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领和路线图。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引领发展,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发展之“纲”,释放改革创新动力,使福田改革更好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贡献福田力量,争当深圳改革尖兵。

●聚焦1: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擎配套机制改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福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正站在历史性的发展节点上,奋力推动“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打造大湾区创新的新引擎。

福田区针对深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链条不完整、科创资源未能优势互补,科创主体未能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畅通等痛点,着力谋划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改革,在创新皇岗口岸通关模式、人员出入境、科研物资跨境流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支持港澳参与大科学计划等方面展开先行先试。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创造”同样重要,福田区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生态区,推出知识产权生态区运营管理机制改革。依托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并配合系列服务,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效应,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生态区。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深港“直接结合部”,跨境直联互通,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因此其发展规划备受期待,福田区围绕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要求,开展合作区创新创业资源供给侧改革,探索都市型、分布式、智慧化高新区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完善高新科技产业空间供给专项措施,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同时,福田区还将在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体制技术创新上展开探索。未来,福田区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打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的福田品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的契机下探索机制改革的“福田模式”。

●聚焦2:建设数字政府系列配套改革

数据上云、服务下沉,为切实增强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福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尝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福田区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取得实效,深入开展政务数据资源和数据需求梳理,不断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升级便企便民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打造统一高效的整体政府。在城区治理大数据预警和服务机制、安全生产大数据监测机制、生态环保大数据监测机制、基层网格大数据包干联动2.0机制、智慧生活社区大数据便民机制、“融媒体”新闻宣传模式上精准发力,把已经推开的改革推进到“最后一公里”,不达全胜不收兵,也把更新的更难的任务纳入改革视野。

●聚焦3: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系列配套改革

为精心雕琢城区品质,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福田区针对辖区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系列配套改革,为福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2019年,福田区政府继续做好辖区企业的“服务员”,减税、减审批、降成本,实施涉税事项清单化管理;政府服务企业时还开启“适配式”创新机制,以“机制创新+技术支撑”加速产业政策的精准兑现和应用;进一步取消、简化审批事项,全面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对于金融业、零售业、城市管理龙头企业更是出台了有黏性、切合企业需求的改革措施。

做优服务同时做好监管。为打造良性发展的企业生态,福田区还推出了“诚信福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和产业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实现跨部门信用综合监管,建立健全以信用为重要依据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推动产业扶持资金运用的科学、透明和规范,打造诚信福田示范标杆。

●聚焦4:推进基层治理和民生领域系列配套改革

以创新引领,福田区扎实有效的改革探索全面推开,在基层治理领域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新路径。以“党建+”核心凝聚多元共治力量,通过打造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逐步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为福田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而基层劳务派遣人员深化、信访法治化提升改革、“巡察+审计”联动模式改革将为减轻基层负担,便民利民,提升基层品质做出探索。

公共服务方面,福田区围绕精准服务、有效服务、品质服务的目标,通过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清单和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增强服务项目和标准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将以数字政府和整体政府建设为核心,推动机制体制、业务融合、标准管理“三位一体”体系改革,促进政务服务的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

改革的力量还延伸到了各个民生领域,切实增强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医疗方面推出了“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让每位辖区居民都有自己的电子健康管家;教育方面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管理体制,建构高效、务实的现代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提高辖区的教育品质;养老方面,通过探索“飞地”养老模式,解决中心城区养老用地紧缺问题。启动深汕合作区“飞地”健康养老课题研究,试点建设“智慧+医养+异地同城”服务综合体,实现深圳(福田)与深汕(赤石)两地共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