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南昌758處窨井蓋成為“陷阱”,路過的要小心!

掌上觀看江西大小事,

盡在“江西頭條”!最權威的新聞發佈!最新鮮的信息資訊!最精彩的現場直播.......你想看的,全在這裡!關注我們妥妥沒錯!趕緊戳二維碼關注吧!

騎著騎著,一不留神栽了跟頭;開著開著,車輪就被卡了……不斷延伸的城市道路方便了出行,但路上凹凸的窨井蓋卻成為一個個“陷阱”,危機四伏。

近年來,發生於全國各地城區道路的墜井事故屢見不鮮。這些墜井事故,大多和井蓋維護不佳有關。而窨井與各種地下管道相連,一旦墜井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說下水道折射著一座城市的建設水平,那麼窨井蓋管理則考驗著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南昌的井蓋維護情況又如何呢?連日來,本報記者用腳步丈量城市道路,用筆和鏡頭記錄現場,選取地處老城區的洪都大道和紅谷灘新區的紅谷北大道、雅苑東路,探訪這些道路上的窨井蓋現狀。

危机四伏!南昌758处窨井盖成为“陷阱”,路过的要小心!

洪都中大道一處井蓋缺失

危机四伏!南昌758处窨井盖成为“陷阱”,路过的要小心!

洪都南大道一處被鐵皮覆蓋的路面

危机四伏!南昌758处窨井盖成为“陷阱”,路过的要小心!

紅谷灘匯和家園小區門口窨井蓋凸起

危机四伏!南昌758处窨井盖成为“陷阱”,路过的要小心!

洪都北大道一處窨井蓋比路面低了幾釐米

危机四伏!南昌758处窨井盖成为“陷阱”,路过的要小心!

洪都北大道這處窨井蓋凹凸不平

危机四伏!南昌758处窨井盖成为“陷阱”,路过的要小心!

洪都中大道這處窨井蓋凹陷很深,十分危險

實測一

地點:洪都大道

洪都大道全長約8公里,是南昌城區名副其實的主幹道。但不少市民反映,洪都大道大量窨井蓋不是凸出地面一截,就是凹進去,導致道路坎坷不平,車輛碾過時顛簸搖晃,甚至會使人受傷。

洪都大道究竟有多少窨井蓋?有多少凸起來的,又有多少凹下去的?4月18日、19日、20日,本報記者分3次,共耗時6個小時,以步行+測量的方式,記錄洪都大道窨井蓋現狀。

數一數

除去圍擋區域路面有758處窨井蓋

4月18日下午,記者徒步1.5個小時,發現——

洪都中大道:除去因建設洪都大道高架設置的圍擋區域,共有232處窨井蓋。

洪都北大道:有303處窨井蓋。

洪都南大道:有223處窨井蓋。

至此,全長約8公里的洪都大道,除去因建設洪都大道高架而被圍擋的區域,共有窨井蓋758處。

窨井蓋有圓形的、方形的,也有用大鐵皮覆蓋路面的。其中圓形的窨井蓋居多,共453處,有直徑1米的、直徑約0.7米的,還有更小的。方形的窨井蓋305個,規格一致。另外,道路上還有鐵皮202塊,覆蓋了一些窨井。

而根據窨井蓋上的字樣,可以判斷出其功能,有汙水井、雨水井、強電井、弱電井,還有的是通信、供水部門的。

量一量

99處窨井蓋凹凸最深凹進去13釐米

為了記錄翔實,記者特意攜帶了一把尺子,對每一個凹凸的窨井蓋進行測量。通過測量,記者發現凹進去的窨井蓋居多,凸出來的窨井蓋也有。

其中,凹進去2-5釐米的窨井蓋有84處,凹進去5-10釐米的窨井蓋有9處,凹進去11釐米的1處。凹進去最深的為13釐米,在洪都南大道麥德龍附近。至此,凹進去2-13釐米的窨井蓋共計95處。

而凸起來的窨井蓋共有4處,最高的凸起來5釐米,最矮的凸起來2釐米。因為道路起伏不定,有的窨井蓋隨著道路起伏而凸起,未計算在內。

實地走訪過程中,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路面窨井蓋太多,隱患太大,時不時就聽到車輪碾軋產生的撞擊聲和司機急踩剎車的聲音。

說一說

一個又一個窨井蓋避之不及險象環生

路況好不好,窨井蓋平不平,市民最具發言權。萬先生居住在洪都中大道社區,對洪都大道路況非常熟悉,“開私家車出去怕堵車,騎電動車又怕摔跤,有時乾脆選擇步行。”萬先生說,他曾幾次目睹有人騎電動車在洪都大道摔跤,幸虧沒出大事。

魏先生也深有感觸。他說,因為洪都大道高架圍擋,洪都大道兩側是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而路面窨井蓋層出不窮,“有時候騎車剛剛避讓了一個窨井蓋,馬上又遇到下一個窨井蓋,往往是避之不及,險象環生。”

實測二

地點:紅谷北大道

紅谷北大道南起中航國際廣場旁的規劃四路,北至黃河路,是南昌紅谷灘新區鳳凰洲片區的一條非常重要的通道。道路雙向四車道,全長約3公里。

3公里道路分佈360處窨井蓋

4月21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發現,紅谷北大道上,共有圓形窨井蓋200處,方形窨井蓋160處,合計為360處。窨井蓋上有市政、排水等字樣。其中圓形窨井蓋大多設置在機動車道上,而方形窨井蓋則設置在道路右側。

整體來說,紅谷北大道窨井蓋雖然比較多,但不像洪都大道那樣凹凸明顯。記者測量發現,紅谷北大道凸起來的窨井蓋有32處,凸起來的範圍在2-4釐米。在珠江路口,有兩處凸起來的窨井蓋非常明顯,比周邊路面高了4釐米。

從珠江路口往南,紅谷北大道路面較為平整,往北則路面起伏較大。記者測量時,正好一名快遞小哥騎著電動三輪車送快遞,只見他不時拐彎,避免直接碾軋在窨井蓋上面。“太顛簸了,車子不能開快,要不然快遞都會掉下去。”快遞小哥王師傅說。

實測三

地點:雅苑東路

南昌紅谷灘新區紅谷中大道往匯和家園小區門口這段路叫雅苑東路,全長只有約100米。

100米道路密佈26處窨井蓋

匯和家園已經有不少業主入住,交警部門也在雅苑東路上設置了監控設備,但路況不盡如人意。記者走訪發現,雅苑東路路面上密佈了26處窨井蓋,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這26處窨井蓋有11個凸起來,離地面約有2釐米;有3個窨井蓋凹下去,最深的達到了5釐米。匯和家園業主汪先生表示,窨井蓋凸起來非常明顯,開車時得小心經過。

窨井蓋要與路面平齊 南昌有明確規範和標準

窨井蓋雖小,卻是市政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南昌城區井蓋如此之多,日常究竟是如何管理的呢?

記者採訪了多名“老市政”和建築行業資深人士,他們紛紛表示窨井蓋設置其實是有規範和標準的。如《江西省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裡面,明確要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道路路面完好率、平整度,確保窨井蓋和道路路面平齊。

如果說“和道路路面平齊”這個標準還有些寬泛,那麼市政部門具體操作時還有一些明確的規定。

“井具井蓋與相鄰路面出現沉陷或凸起現象,高差大於15毫米;井具井蓋翹跛、響動、井框破損、井蓋缺失;井蓋與路面之間出現脫離、鬆動,這些情況下就要整治。”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

記者瞭解到,此前每年南昌市城管委(現為南昌市城市管理局)都會牽頭開展城市窨井、井蓋專項檢查整治。此前,還曾下發《南昌市城市檢查井、井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已下簡稱《方案》),對窨井的病害進行了詳細說明。

如針對檢查井,《方案》明確,如在路面上(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應與路面相平,井面、井圈與路面高差應小於等於5毫米;如在綠化帶內,檢查井井面則應高出地面40毫米。而雨水口井框與周邊路面偏差應控制在0-10毫米。

“這些標準是根據住建部頒佈的《城鎮道路養護技術規範》和《南昌市城市道路井具設施管理辦法》而來的。”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

具體到洪都大道,往年也開展過井、井蓋檢查等專項整治。“一般是由我們牽頭,井具的業主單位負責實施,具體就牽涉供水、排水等多個部門。”上述工作人員說,由於這兩年洪都大道在修建高架橋,南昌市政府曾專門下文明確洪都大道圍擋裡外路面的養護職責。

“井具的養護職責明確是修路的業主單位——南昌城投負責,一般接到病害信息,我們都是轉給他們。”上述工作人員說。

路過的人一定要注意!

快提醒身邊的小夥伴!

編輯:吳璠 編審:溫小強 監製:胡武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