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树下的“阿炳”

相思树下的“阿炳”

这个故事发生在义安区顺安镇的凤凰山。故事里的主人我称之“阿炳”。

轻轻地走到“阿炳”的跟前,只见他的脚边一个长盒子里有不少零钱,是一个卖艺的吗?我想。他戴着一副墨镜,端坐在相思树下专注地拉着二胡。婉转、凄美的曲子,如相思树下的小溪流畅、柔美。他似乎没有感觉到我的到来,仍旧拉着二胡,手指灵巧地拨动着那几根弦。我说:“师傅,您的二胡拉的不错呀!”他摘下墨镜,朝我微微一笑。啊!他的眼睛是明亮的。他挺认真地说他拉的曲子是阿炳的代表作“二泉映月”,因为阿炳戴着墨镜,他也戴上墨镜更有意境。

且说这位“阿炳”,是安徽巢湖人,他今年50多岁,养育三个孩子。十五岁那年生了一场病,之后他的腿行动就不方便了。他从小喜欢音乐,特别喜欢二胡。读完了小学二年级后,他的父亲就让他学裁缝手艺。靠他精湛的手艺立足在铜陵市,虽然日子不算很富裕,但一家人也衣足饭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视力越来越差,那条残腿越来越不听摆弄,看样子裁缝的活是做不下去了。尽管孩子们都自食其力了,可是未来的日子,自己怎么活啊?

苦思冥想后,他毅然学起了拉二胡,这可是他自小的爱好。他想如果学会了这门技艺,不仅了却了心愿,还能挣些银子,这样多好。于是他买来二胡,勤学苦练,遇上困难,他想阿炳也是残疾人,却名流千古,他也一定能学会拉二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真的会拉二胡了,最拿手的曲子就是“二泉映月”。平日里晚上,他在广场边,商场边等人员聚集的地方拉上一曲,喜欢的人也给他三块钱、两块钱的,也有人给他竖起大拇指的,那个高兴劲甭提了。

我问“阿炳”为啥来凤凰山?他说这儿的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他要更多的人了解他、喜欢他,更想得到名人的指点,如果能切磋技艺那不是更好?他越说越来劲,一次一个安徽音乐学院的才子当场传授技艺,和他聊了很久,他高兴得一宿睡不着觉呢。我说那你拉一首给我听听吧,他立马拉起一首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顿时,温婉的音乐响起,掠人心魄的旋律萦绕着相思树,弥漫在牡丹花的丛中,引得游客纷纷解囊。 当我问他还有什么打算,他微笑着说他一定努力学习,争取能带学生,这就是他最美好的愿望。此时,他挺了挺腰身,看了看相思树,那一数的翠绿洒在他的身上,好像他身边站着很多的学生呢。他又从容的拉起了“二泉映月”,“阿炳”的故事将和相思树的故事一同流传在美丽的凤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