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需要的是關心與溝通

前天與鄰居聊天,鄰居講了一件事,感慨良多,覺得很有必要寫出來。

鄰居說,他姨今年八十歲了,以前是縣城新華書店的售貨員,退休都三十年了。兒孫滿堂、各有成就。剛退休那會兒,帶了孫子帶孫女,帶了裡孫帶外孫,一直比較忙碌,孫輩大了,她老伴退休了,兩個人結伴過日子,雖然日間常吵嚷,但日子卻是有滋味的。七十歲上死了老伴,小兒子接她一起過。起初也挺好,一家子熱熱鬧鬧,但隨著孫子去上大學,家庭冷清下來,平時小兒子兩口一上班,她又成了一個人。週日想兒女子孫們來聚聚,人家這個有事、那個有事,週五就準備好的菜疏、排骨、魚等往往用不上,給冰箱裡放的多了,小兒子夫婦有時也埋怨她。她剛開始也理解兒女們忙碌自己的事兒,但時間長了,經常不能號召兒女子孫團聚,她也感到失落,逐漸地兒女們也有他們的兒女,不大把自己的母親放到必須要定期探視的位置了,有時半年三月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小兒子夫婦雖然與她過著,但人家有他們自己的朋友圈子,一週也不見得能和她專門坐下來,說上十分鐘話。她自己就是和鄰居幾個老太太白天逛菜市場,晚上各自回家。人家老太太回家玩手機,她不會玩,也不願意學。成天一回家就是坐著,看電視也很少,越來越不多說話。

一天,她們家附近診所的醫生和她小兒子說:“你們應該注意老太太一下,她可能失眠了,已經好幾次在我這兒開安眠藥了。”小兒子覺得蹊蹺,因為他從未聽母親說過失眠的事,就回去到母親的房間去看,發現一個瓶子裡裝著不少白藥片,就把瓶子裝在自己口袋裡。等母親回來,就問她是否最近失眠?她一聽,先是一怔,然後說:“後半夜經常睡不著,但中午能午睡一會兒,一天精神頭還行。”小兒子便問安眠藥的事,她便不答了。小兒子告訴她安眠藥不能長期用,會上癮,能不吃就不要吃。母親說她知道,不會多吃的。她回自己房間,發現白藥瓶子不見了,就追問兒子,兒子回說:“我拿了,那是安眠藥嗎?”她確認那就是安眠藥。兒子這才說:“那診所醫生告訴我了,我查了,你開的安眠藥根本就沒有吃,你積攢起來有啥用?”她不說話,兒子問,一會兒,兒媳婦瞭解到情況也來問。她一直低著頭,問的緊了,突然之間就放聲哭起來。小兒子夫婦也恐懼起來,勸不轉母親,問不出話,沒有辦法,只有左右打電話,把哥嫂弟妹都叫來,大家一起又是開導、又是陪禮、又是埋怨、又是陪哭,終於她開口說了實情。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能給兒孫幫忙,還添累贅,活著也沒有多大用,就是多吃幾頓飯,還給大家分心,不如一走了之,就積攢安眠藥,準備自殺。其實大家猜她可能是要做這事,但誰也不敢想這是真的,經過她自己親自一說,大家驚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覺得問題重大,趕緊把她的孃家兄弟,他們的孃舅緊急接來,務必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孃舅一到,果然有力量。對她說:“千萬不能走這條路,此路一走,全家大小都被你拖累了。老大是縣級幹部、老小是單位的頭頭,孫輩還正奔希望呢,結果你為了不拖累他們,選擇自殺,可好,現在中央要求幹部,必須孝敬父母;他們也這樣對下屬講,可他們的母親、奶奶活不下去,都自殺了,他們還怎麼工作?還有什麼臉面混出身。”又一轉臉對外甥說:“你媽有今天,都拜託你們所賜。成天忙的和聯合國秘書長一樣,管全世界,就不管你媽,如果從今而後,你們心中不把你媽放到中間,勸了今天,勸不了明天,下回我斷不會再來替你們說和了。”兒女們點頭像雞搗米,一個個嚴肅認真表態,不光對母親好,還要經常陪母親聊天拉家常,是每月至少齊聚一次。

老驥伏櫪,需要的是關心與溝通

多抱抱母親

老大還制定了分期分批帶老母親出遊的計劃,公推由事情比較少的大嫂進行總協調,務必使今天的家庭會議精神落到實處。至於今後這件事的走向,目前還在觀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