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蓮心驛站” 打造“老百姓身邊的紀委監委”

“本以為俺村的監督對象只有支部書記、村主任、村會計呢,原來小組長、計生專職主任都是監督對象呀,我數了數一共21個人呢”“你看,咱組的陳明晨被選為廉情網格員了,這個法好,以後反映問題不愁找不到人了,也不用擔心面子過不去不好意思反映了”。3月20日,在曲阜市石門山鎮河東村張貼著紀檢監察對象、廉情網格員名單的公開欄前,村裡的老百姓正你一言我一語地駐足討論。

2018年以來,曲阜市紀委市監委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把加強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作為著力點,積極探索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基層特點的監督工作體系。去年11月,曲阜市12個鎮街派出監察室全部掛牌成立,與鎮街紀委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

改革後,村級監督對象大幅增加、監督力量人手不足、制度機制不夠順暢等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從今年2月份開始,曲阜市紀委市監委又在石門山鎮部分村居試點設立“蓮心驛站”,探索構建“1+1+X”工作機制,將日常監督延伸到群眾觸手可及的地方,打造“老百姓身邊的紀委監委”,受到群眾歡迎和好評。

“蓮心驛站”工作平臺設在各村居,村紀檢委員擔任站長,它是開展日常監督工作的“前哨所”,是廉情信息收集的“情報站”,也是農村黨風廉政宣傳教育的主陣地。由鎮街黨委選派政治素質高、工作經驗豐富的機關幹部擔任駐村紀檢監察專員,負責監督指導“蓮心驛站”開展工作。各村居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推選若干名廉情網格員,按照網格劃分開展工作,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對於群眾反映的違規違紀問題線索直接向鎮街紀委報送。這樣就在每個村居構建形成了以1名駐村紀檢監察專員、1名村紀檢委員、若干名廉情網格員為主體的“1+1+X”工作機制。

“能被聘任為廉情網格員我覺得很驕傲,這是對我的信任,每個老百姓都希望自己村能風清氣正,村幹部能把心思用在發展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上,今後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履行好監督職責。”北村廉情網格員孔祥平說道。

“這就像是鎮紀委在村裡安裝的一個‘監控探頭’,工作起來也很接地氣,群眾關心關注的廉情信息不僅能夠第一時間直達上報,上級黨委紀委的部署要求也能夠及時精準傳達到群眾身邊。這一做法推行以來,我們逐村釐清村監督對象範圍並進行公示,進一步激活了監督的‘神經末梢’,可以說確實把監察工作做到了群眾身邊、更加深入人心。”曲阜市石門山鎮紀委書記、監察室主任劉國良介紹。

“監察體制改革後,我們圍繞推動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加強對農村黨員幹部、公職人員的有效監督,在石門山鎮部分村居探索設立‘蓮心驛站’,實行‘1+1+X’工作機制,目的就是使全面從嚴治黨、強化監察監督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讓群眾感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紀檢監察工作就在身邊。下步,我們將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完善提升相關做法,逐步在全市推開。”曲阜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高西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