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顏體楷書臨哪幾本字帖比較好?

虹溪若雅


顏真卿,唐代名臣,書法家,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顏真卿在我國書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初學書法,如從顏體楷書入手,常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因為顏體有骨、有筋、有肉、方圓結合,在此基礎上易於變化。

顏真卿傳世名帖甚多,遒勁緊結如《麻姑仙壇記》,雍容流暢如《郭家廟碑》,渾厚古拙如《顏勤禮碑》,清雄透逸如《東方畫贊》,而《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褔寺多寶佛塔感應碑》,為顏真卿四十四時所作,個人風格尚未形成,書法法度縝密,結體規範,行筆平穩沉著,正而不拘,莊而不板,又因碑石堅潤,所以風化甚少,風貌猶存,是人們學習顏體的啟蒙範本。


窗外花盛開


顏真卿是中國書法史上數一數二的偉大人物,居唐楷四大家之首,現存的代表書作有:《多寶塔碑》,《顏家廟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等碑帖。他的書法,以楷書為多,兼有行草。其楷書博厚雄強,端正勁美,氣勢磅礴。宋朱長文《續書斷》評魯公書法:“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自唐以來,很多書法家都臨習過顏魯公書法,並能融會貫通,開宗立派,成就自家風貌。如明代的王鐸,清代的何紹基等等。所以對初學書法的愛好者選擇顏體為入門之法帖,是走的正路子,對今後深入學習可打下紮實的基礎。

初學顏體楷書,不建議同時學習幾本帖,而是選定一本自己感興趣的碑帖學習,建議從《多寶塔碑》入手,該碑是顏真卿早期成名之作,整篇結構嚴密點畫圓整,一撇一捺皆靜中有動,飄然欲仙。後人習顏楷者多以此碑為範本入其堂奧。在臨習中不要貪多圖快,要逐個字去臨寫,去突破,理解顏體的結構,筆畫的轉折線條的變化,通過不斷的學習,等到能夠背臨,意臨,集字創作了,再去臨習顏真卿的其他碑帖,後續可學《顏家廟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等,也可以學習其行草作品《祭侄文稿》,《爭座位帖》,有顏楷基礎後,在學習他的行草作品,就會得心應手,書藝大進。


雨晴齋


書法界素有“顏筋柳骨”之說。意思是顏體字伸縮有度,字體大氣且具富貴相;而柳體字橫平豎直如房屋間架,其一筆一畫莫不如動物腿骨臂骨般堅挺有力。

以我愚見,顏體字因其富態十足,字字筆觸飽滿且秀在其中,頗具欣賞價值,故極受書家及大眾歡迎,每逢佳節如春節及喜慶場合,如有喜聯則多為顏體,足見顏體字在中國民間的影響力。

若想學顏體書法,建議先學巜顏勤禮碑》。這本帖子較好反映了顏體的特色且較易入門,只須有心,假以時日,每天潛心學習一小時左右,必有收穫。

至於柳體,個人認為過於剛硬,美感度就不如顏體或趙(孟頫)體,且十分難學,往往吃力不討好,令人十分無奈。就不建議您學了。

些許淺見,供參考。


8618685170428518


學習顏體,多寶塔碑自然是首選。

顏真卿早期書法其實並未達到非常高深的境界,晚期因為經歷了許多變故,對人生有了更多感悟,這些感悟也融入書法之中,60歲後書法才算大成,至多寶塔碑始臻爐火純青之境,所以多寶塔可以說是代表了顏體最高水平。不過本人不建議學習顏體,因為很不容易把握 ,顏體筆道飽滿卻又堅挺,充滿力量之感,若把握不到精髓,很容易寫得肥大鬆垮,反為人笑。


右飛虎


學顏體的基礎當學早年的多寶塔碑貼,他是繼承初唐書體的字 體。顏體風格的篆鎦之意,顏體的樸拙顏筋之意當學顏勤禮碑或麻姑仙潭記等書體,要寫出顏體風格應該學習顏體後期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書法。個人拙見,僅供參考。


昭空閒人


首先是多寶塔碑,其次是勤禮碑


紛吾內美


自書告身帖+顏家廟碑


謝茁康書法


《多寶塔》→《勤禮碑》→《麻姑仙壇》→《自書告身》依序而學是捷徑!






馨泉丁毅書法工作室


初學者當然是多寶塔碑,後期顏勤禮碑。顏體字基本筆畫帶有隸書風格,可以先學隸書後學顏體。多寶塔碑全文三十四行,共66個字,記錄多寶塔修建過程。此碑文字簡潔明快,整體穩健,字字珠璣!是顏真卿早期代表作。現在市面上的字帖都帶有基本筆畫和結構教學,初學者可以不臨原帖。先從基本筆畫和結構入手,選那種有講解的字帖!





孩子魔法師


直接學自書告身帖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