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從李世民開始,史書就已經開始失實了,只為成功者代言,你怎麼看?

蘇紀龍讀史


我談談自己的觀點。我是非常不贊成這種說法的。

有人這麼認為,無非是因為李世民看了實錄,進而被有些人一口咬定他授意篡改了史書。我下面就從觀看史書和篡改史書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觀看史書

有些人頗為肯定的說,帝王觀看史書的風氣,是從李世民開始的。

真的如此嗎?熟悉歷史的人應該不會說出這種話,因為,早在春秋時期,貴族們(不僅僅是君主)就已經開始觀看史書了。

例如,齊國的權臣崔杼,他在弒君之後,就看過史官的記載,並因此殺了數名史官。又如,晉國的執政大夫趙盾,他也看過史官的記載,看到“趙盾弒君”的記載後,還和太史董狐進行了爭辯。

再如,漢武帝劉徹也看過史書,還銷燬過,根據《三國志》魏書王肅傳的記載:

“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

以上例子充分說明,在李世民之前,貴族、包括君主觀看史書時有發生,此風氣絕不是從李世民開始的。


二、篡改史書

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在看過實錄後,發現玄武門之變的記載“語多微隱”,所以提出要“削去浮詞,直書其事”。這句話到了某些人嘴裡,就成了李世民要求篡改史書。

請注意,李世民的原話是“直書其事”,是什麼就寫什麼,並未要求篡改史書。至於有人認為,李世民把玄武門之變定性為“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季友鴆叔牙以存魯”,這就是給整個事件定了調子。對此我要指出,李世民這話是對房玄齡說的,這個所謂的調子,房玄齡不知道嗎?當然知道,這個觀點恰恰就是房玄齡最先提出來的,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房玄齡對長孫無忌說:

莫若勸王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國。

因此,玄武門之變的調子,還需要李世民告訴房玄齡嗎?這是房玄齡自己的觀點好嗎?

李世民的意思其實很清楚:既然我們都認為玄武門之變是“周公誅管、蔡”,那何必諱言呢?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史書從未記載李世民授意史官修改史書來美化自己,所謂李世民改史,不過是後世有些人自己想象出來的而已。

在這裡,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貞觀二年(628),李世民和王珪聊天的時候,有一個美女在旁邊侍奉,李世民說此人原是別人的妻子,廬江王李瑗殺了她丈夫,強行納她為姬妾。於是,王珪就委婉勸說李世民將此女子還給她的親族,李世民最後的做法是什麼呢?根據《實錄》記載:

帝雖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也就是說,按照《實錄》記載,李世民最後沒把這個女子還給她的親族。如果按照有些人的觀點,李世民授意史官篡改實錄美化自己,這是多麼明顯的一個瑕疵,為什麼《實錄》沒給美化美化?

可見,沒有人對《實錄》進行系統篡改,《實錄》就是按照李世民的要求,“直書其事”而已。

以上是我的分析,歡迎討論。

如對唐朝歷史感興趣,請關注我,繼續深入討論。


詳侃歷史


我也是這樣覺得的,在我看來,古往今來歷史都是成功者寫的,這毋庸置疑。

因為失敗者都會消失,民眾都只會聽勝利者的,都會跟風逐流吧。

起初都是怕死閉口不提,久而久之,就會習慣了,也麻木,最後這些真相自然被時間所消磨,逐漸淡忘


關注小暖,互相學習哦,每日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