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留下了她養的11只貓。

屍體半年後才被發現,早已被貓分食得體無完膚。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即使是家養的貓,在主人死後,也會因為飢餓而啃食主人屍體。

這種說法院長曾經聽過,甚至之前還看到過類似新聞。

但真正直面這一幕,還是讓人內心一顫。

原來再怎麼外表柔弱的生物,逼近死亡時,依然會暴露野獸的本性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孤獨死」——

這個詞專門用來形容一類人的結局:

常年獨居遠離親朋好友猝死

這些關鍵詞,個個都不陌生。

但「孤獨死」,卻很少被大眾看見。

本季新劇,一開場就來了這麼個劍走偏鋒,有點意思。

就像它的劇名,情緒濃烈又尖銳——

《絕叫》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正如開篇所說,從一開始,《絕叫》的女主就死了。

而在這樁死亡背後,還埋藏著更多人命。

她的三任丈夫,統統死於非命。

死因,完全相同。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是誰殺死了女主陽子?

又是誰殺死了她的丈夫們?

讓我們跟隨警官們的腳步,抽絲剝繭地復原這個女人的一生——

1981年,鈴木陽子(尾野真千子 飾)出生在海邊小鎮,家裡有爸爸媽媽和弟弟。

這個配置,熟悉到讓人感覺不妙。

沒錯,這又是一個從小經歷不公平對待的可憐女孩。

弟弟的男兒身份本就比陽子討大人歡心,偏偏學習、性格各方面也都比她優秀。可以說,陽子慘遭全方位碾壓。

媽媽連個正眼都懶得瞧她,偶爾幾句對話,也是質問:

你怎麼這麼孤僻?!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這個世界總是這樣,施以虐待者,往往還能站在道德高地上,反問受害者怎麼偏偏是你這麼招人嫌。

小小的陽子,早就看清了自己在這個家中無立足之地。

就像被困在魚缸裡的金魚,孤身一人,暗無天日。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終於有一天,生活發生了轉機——

弟弟死了。

車禍,意外,弟弟全責。

車主也很無辜,怪天怪地怪不到別人頭上。

失去心頭肉的母親,在停屍間裡發出絕望的嚎叫。

被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強烈情感所衝擊時,

人就只會像野獸一般嚎叫。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萬眾寵愛的弟弟怎麼會去死?

陽子去翻了弟弟日記,把弟弟寫的遺書交給了媽媽。

原以為這會是讓媽媽走出悲痛的藥引,沒成想是引火燒身,被認為是她蓄謀詛咒弟弟去死,偽造的遺書。

陽子代替車主,成了媽媽的仇人。

轉機並沒有為陽子帶來獨受寵愛的美好未來,反而把她與家人分隔得更遠了。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不被喜歡的人,做什麼都是錯的——那時的陽子還不懂得這個道理。

這是她吃的第一個虧。

後來,爸爸欠下了一大筆債,自己跑了。

追債的人上門來,把房子和財產全收走了,只剩下陽子和媽媽相看兩厭。

起初,她還是想和媽媽一起生活,畢竟是媽媽,她得養。

沒想到,媽媽主動提出分家,連一眼都不想再見她,投奔舅舅去了。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陽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只留下一句沒曾問出口的“媽媽,你為什麼討厭我?”。

答案早在出生時就已經註定——

弟弟的死和父親的離去,不過是讓所謂的闔家歡樂徹底失去了偽裝,把深埋的厭惡與矛盾搬上了明面。

陽子與家庭的抗爭全面失敗,既沒能改變媽媽對她的偏見,也沒能靠自己從那個窒息的家庭中逃離。

她是被家人拋棄的一方。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於是,陽子去了大城市打拼。

找到的工作,薪水微薄,錢少事多,咬咬牙還是得幹,哪個年輕人不拼搏?這是福氣。

拼搏歸拼搏,寂寞還是無孔不入。

東京呆了半年,陽子依舊一個朋友都沒交到。

一邊怕寂寞,一邊怕社交——當代社恐患者生存圖鑑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這時,一個離職的前同事熱情招募陽子去她所在公司,宣稱薪水高、上手快、發展大。

其實對於陽子來說,錢不錢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次有人拉攏她

對於從小缺愛的陽子來說,這是一種過於動人的情感誘惑,所以她去了。

像很多初入職場的小白一樣,被忽悠去賣保險。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保險推銷員,這工作,眾所周知,苦!

剛進公司的第一個月,確實上手快,跟著前輩同事跑跑業務,整理數據,很簡單。

一過實習期,開始單獨跑業務,沒有了前輩的人脈與資源協助,就知道這份工作有多難了。

試問,有幾個路人遇到推銷保險的,還不趕緊走?

正經小區和寫字樓,甚至都不讓業務員進門。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賠盡笑臉,日夜掃街,四處碰壁,一個月下來,一筆業務都沒做成。

銷售崗位,業績說話,一個月一筆訂單都沒有,領導自然要找你談話。

“為什麼業績倒數第一?”“因為我沒經驗。”“錯!因為你沒用!”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無需解釋,只看結果,做不到就是你弱。

狼性企業文化被領導完美應用。

先從精神上摧毀你的自信,才能更好地掌控你的思想,自責永遠是最強有力的內在驅動力,還能讓你無暇思考是不是領導層出了錯,一舉多得。

光用言語打擊還不夠刺激,還要逼迫陽子親口說出自己沒用。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羞辱式調教」,最能擊垮自尊心。

親口承認自己無能,比被別人辱罵還要印象深刻。

陽子的內心全面崩潰以後,部長又轉成了紅臉,“溫柔”地把一切錯誤歸咎於陽子。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打一鞭子再給一口糖的手段,芳賀部長玩得得心應手。

等把陽子打擊到對自我產生了迷茫以後,就趁機提出建議,進行誘惑。

“賣不出去保險,你不是還有親朋好友嗎?”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傳銷第一步,開始了。

他不僅攛掇陽子拉身邊朋友買保險,還加大力度,讓陽子為自己的業績“注水”,自掏腰包購買保險。

等自己都買不動了,還有別的方法——

以身攬客。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只要數據好看,無所不用其極。

職場上,芳賀誘導陽子一步步丟掉底線,情場上,也在用PUA的方式加緊掌控。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到了最後,芳賀玩脫了,被總公司發現了,自己跑路了。

受他蠱惑付出許多的保險推銷員們,紛紛被解僱,成了被社會拋棄的“棄民”,陽子就是其中之一。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這是她吃的第二個虧。

沒有學歷,沒有經驗,負債累累,風評又有了汙點,這樣的女人,想在社會上立足,太難。

一步一步,陽子的人生逐漸滑入了深淵泥潭,她只能去做應召女郎。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工作被騙財騙色,不得以走上了歧路,之後結交的男友還是個吃軟飯的家暴男。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悲慘人生。

所以陽子就死了嗎?

怎麼可能!

那也太對不起劇名《絕叫》了。

即使遭遇瞭如此多的人生重創,陽子也沒有放棄過,與自身孤獨的命運抗爭,與不近人情的社會抗爭。

為了從幽暗的魚缸裡,解脫出來,為了逃離毆打她的男友,為了擺脫棄民階層。

陽子選擇了殺夫騙保——

對保險業的熟悉,成了陽子殺人的工具。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這是她能想到的,跳出命運的唯一辦法。

被嫌棄了一生的陽子,終於長成了殺人不見血的惡女。

可是,關於她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她是怎麼死的?

習慣了孤身一人的陽子,從不養貓,那11只貓又是哪兒來的?

她騙來的錢去哪兒了?

她贍養的媽媽又在何處?

死去的女屍,真的是陽子嗎?

……

陽子的悲慘一生,從原生家庭開始一路跑偏。

聽起來頗有幾分“日版蘇明玉”的味道。

同樣生長於重男輕女的家庭,被媽媽毀了高考機會以後,一度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屢屢碰壁……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但明玉與陽子是骨子裡的兩種人——

前者內心強大,即使受到打壓也從不示弱。她一直在努力掙脫、自我建立、獨自飛翔……

最終得以與過去的苦難達成和解,迎來內心的充盈和圓滿。

而沉溺在苦難與自我懷疑中的陽子,在經受了輪番打擊後,主動放棄了自我思考,任由自己被命運裹挾著墜入深淵……

孤獨至死的結局,也許從一開始便註定。

這世間,降生於黑暗中的人太多太多,又有幾個有勇氣趨光而活?

但願,每一個孤獨的人發出的“絕叫”,都能被外界聽到……


一個獨居女人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