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劉海濱簡介

劉海濱,65年生於貴陽,貴州交通旅遊藝術學院雕塑專業副教授,貴州省美協會員,貴州雕塑協會副秘書長,貴州雕塑協會院特聘藝術家,入學田世信工作室,後加入武空部隊創作室,83年入學田世信雕塑工作室,94年就讀於天津美院油畫高研班 ,90年參加貴州首屆油畫大展,2000年策劃參與主辦貴陽觀念藝術展。2000年中國人文風景桂林邀請展,2004上海雙年展莫干山外圍展,2005年中國陶藝大展長沙窯變獲銅獎。2006多彩貴州交通杯美術作品展獲油畫銀獎。2007年西南地區藝術雙年展。2008年第11屆年全國美術作品展雕塑作品入圍展。2014年貴州雕塑作品展。2014上海精品雕塑邀請展。2017年首屆布拉格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20183月貴州高校藝術大展。2018九月中歐國際丁村當代藝術展。2018年10月首屆夜郎谷現場藝術文獻展。2019參加天海美術館“貴州禮物"當代藝術邀請展。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創 造 新 物 種?

——劉 海 濱 雕 塑 中 的 仿 生、神 奇 與 異 形

管鬱達/文


我記得,中國藝術家較早關注身體經驗與感覺“異形”問題的,大概是1999年1月8日在北京芍藥居一座民居的地下室裡舉辦的後感性首展“後感性,異形與妄想”。在這個“重口味”的、引發廣泛爭議的展寬中,一些作品以屍體作為材料被當時一些“衛道士”評論家批評為“血腥、暴力、反社會”。其後策展人邱志態、吳美純在他們的文章中明確提出了背離觀念藝術、走向“後感性”的藝術立場。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我當時在北京訪學,身臨展覽現場,對策展人強調的體驗的親身性、現場性、綜合性和不可還原性與藝術現場“延異的身體經驗、構成性的記憶與想象、情境的整體性震顫效果”三個地帶,記憶深刻。毫無疑問,劉海濱這些充滿妄想與奇思的仿生雕塑也屬於這種“延異的身體經驗”的異形表達,其中還融入了一種基於貴州山地文化神奇現實的個人生命體驗。我不知道劉海濱這些人獸同體的雕塑作品,有沒有從美國好萊塢的諸如《異形》這樣的科幻電影中吸起靈感?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但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中,神奇現實與異形經驗的對話與交織,實際上已無地域之分。這些人獸同體的仿生雕塑,表達了藝術家機械主義進化論的反駁或異議。機械主義進化論認為生物變異是隨機的,新品種的存活則是環境決定的,而不是按照自我的意願生成新的機能。機械主義的生物進化論看似把人類從上帝的制約中解放了出來,但實際卻讓人類變得更加壓抑了,因為人類不再像聖經描述的那樣是按照上帝的形象產生的,而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生物而已,即便仍然被自大地描述為“生物進化的頂端”,但肯定不能達到上帝創造人的那種地位了。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人類作為生物在自然界中生老病死,沒有了天堂,與神創論相比進化論讓人類的自我失去了永恆的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把劉海濱這些人獸同體,介於機械與生物之間的仿生物體視為一種類似“復魅”的塑造工作。在這種塑造中藝術家在創造物體的同時嘗試著發明新的物種,在試圖獲得自我的永恆意義的時候,不滿意進化論的隨機變異和環境決定的觀念。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劉海濱的塑造工作也是一種文化詮釋的個人表達。在塑造活動中居於核心的是一種非理性主義的自我一主體意識和個人主義色彩鮮明的意志論。這點讓我們想起尼采文為人知的“權力意志”,“重估價值”和“超人”等概念。“重估價值”意味著反抗已有的責任和規定,“權力意志”是主體意識的本質,“超人”則是主體明確地要超越自己,在超越中更加自我。劉海濱塑造的仿生雕塑試圖按照自我意願去重估價值,反抗它的創造者藝術家施加到人類的複製品,而是作為超越人類的活物而存在,這點也是現代主義以來機器神話的一個悖論和反動,即人與自身創造物的悖論:人為物役,最終死於機器之手、尼采曾經列出過人作為造物主的公式:“想在獸和惡中做造物主的人,必須首先是個破壞者,並砸爛一切價值。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也就是說,最大的惡屬於最高的善,不過,後者是創造性的善。”(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描述的是一種不文明的,非理性的創造。藝術家對仿生物種的塑造好像一個寓言,新物種將成為忽略善惡的創造者,毀滅那些人類,創造出新品種的異形。所以,面對自然的神奇和浩瀚無垠的宇宙,人類有時應該明確自己的界限,而不是去打破界限,被創造的歡喜所迷惑。劉海濱是一位注重身體經驗和表達的藝術家,同時還兼具一種魔幻通靈的神秘主義氣質,這種地方性的知識傳統可能源於長期在貴州的生活經歷。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討論過原始主義、巫鬼文化對貴州當代藝術的影響。在全球化浪潮摧枯拉朽、席捲山河的今天,藝術其實應該成為一種抵抗的力量,反對全球化裹挾而來的文化贗品和私貨,抵制藝術的標準化和體制化。從這個意義上說,貴州當代藝術中“野生的當代”這一潛流,完全可以作為一個新的問題提出來。作為一個個案,劉海濱近期雕塑作品所呈現的問題和提示意義也正在於此。

2017年8月28日昆明

藝術評論家、策展人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教授

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學術委員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海 濱 素 描 邏 輯 形 成 與 分 析


這些幽默風趣反諷自嘲約帶一絲感傷的小幅素描畫,是這些年來海濱創作之餘信手之作。“塗鴉”在畫家看來並不時尚不的當下,以“素描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幾乎是他走南闖北多年形成的日常和人生態度,將他身邊發生的人與事聯繫到當今他所見所聞的藝術現象,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困惑與彷徨,以至於委屈,採用獨到的思維與邏輯見解加以提煉和評述。這樣一種繪本形式既不是漫畫,也不同連環畫的東西逐漸構成了海濱欲罷不能的特性繪畫語系。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海濱喜好古玩,十年以前用買畫的錢在貴陽開了一家名為老古玩的酒吧頗有名氣。懷舊引領一種時尚,,這裡立即成為藝術圈人的集散地,喝酒聊天,藝術活動頻繁。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正是這些生活的點滴豐富了海濱畫面的意義,他涉足油畫?雕塑?裝置乃至寫作領域等“跨界”似的多元體驗促成了藝術視點的不確定性思維元素其實就是形成所謂他指定的邏輯範圍。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海濱在他“眼中的108位藝術家”序列畫中體現了這方面的睿智。而“傳說中的革哥”是將藝術家個體精神狀態的一次洗禮。針對性的批判意識旨向正好詮釋出當代藝術背後所面臨的某種不可名狀的尷尬。是對當代藝術現狀的洗禮和反思,海濱的(邏輯素描)從另一種層面上創立了中國當代藝術史論批評領域中的“圖示話語權”現象形成成為可能。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精 彩 回 顧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一九九五年天津美院汲先生表現油畫高研班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貴州禮物當代藝術展會現場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宋東 高氏兄弟 林一林等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聚集桂林灕江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一九九五年天津美院美術館在啟動表現油畫首展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桂林人文山水地景藝術展 林一林 劉海濱 戴光鬱 尹曉峰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藝術家張方白 賈方舟 劉海濱 姚立志 在黃河

《藝術中國》——劉海濱作品賞析

一九九五年五月李革 孟祿新 王華祥 劉海濱 陪汲成先生考察北京上苑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