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刘海滨简介

刘海滨,65年生于贵阳,贵州交通旅游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副教授,贵州省美协会员,贵州雕塑协会副秘书长,贵州雕塑协会院特聘艺术家,入学田世信工作室,后加入武空部队创作室,83年入学田世信雕塑工作室,94年就读于天津美院油画高研班 ,90年参加贵州首届油画大展,2000年策划参与主办贵阳观念艺术展。2000年中国人文风景桂林邀请展,2004上海双年展莫干山外围展,2005年中国陶艺大展长沙窑变获铜奖。2006多彩贵州交通杯美术作品展获油画银奖。2007年西南地区艺术双年展。2008年第11届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雕塑作品入围展。2014年贵州雕塑作品展。2014上海精品雕塑邀请展。2017年首届布拉格中欧国际艺术双年展.20183月贵州高校艺术大展。2018九月中欧国际丁村当代艺术展。2018年10月首届夜郎谷现场艺术文献展。2019参加天海美术馆“贵州礼物"当代艺术邀请展。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创 造 新 物 种?

——刘 海 滨 雕 塑 中 的 仿 生、神 奇 与 异 形

管郁达/文


我记得,中国艺术家较早关注身体经验与感觉“异形”问题的,大概是1999年1月8日在北京芍药居一座民居的地下室里举办的后感性首展“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在这个“重口味”的、引发广泛争议的展宽中,一些作品以尸体作为材料被当时一些“卫道士”评论家批评为“血腥、暴力、反社会”。其后策展人邱志态、吴美纯在他们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背离观念艺术、走向“后感性”的艺术立场。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我当时在北京访学,身临展览现场,对策展人强调的体验的亲身性、现场性、综合性和不可还原性与艺术现场“延异的身体经验、构成性的记忆与想象、情境的整体性震颤效果”三个地带,记忆深刻。毫无疑问,刘海滨这些充满妄想与奇思的仿生雕塑也属于这种“延异的身体经验”的异形表达,其中还融入了一种基于贵州山地文化神奇现实的个人生命体验。我不知道刘海滨这些人兽同体的雕塑作品,有没有从美国好莱坞的诸如《异形》这样的科幻电影中吸起灵感?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神奇现实与异形经验的对话与交织,实际上已无地域之分。这些人兽同体的仿生雕塑,表达了艺术家机械主义进化论的反驳或异议。机械主义进化论认为生物变异是随机的,新品种的存活则是环境决定的,而不是按照自我的意愿生成新的机能。机械主义的生物进化论看似把人类从上帝的制约中解放了出来,但实际却让人类变得更加压抑了,因为人类不再像圣经描述的那样是按照上帝的形象产生的,而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而已,即便仍然被自大地描述为“生物进化的顶端”,但肯定不能达到上帝创造人的那种地位了。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人类作为生物在自然界中生老病死,没有了天堂,与神创论相比进化论让人类的自我失去了永恒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刘海滨这些人兽同体,介于机械与生物之间的仿生物体视为一种类似“复魅”的塑造工作。在这种塑造中艺术家在创造物体的同时尝试着发明新的物种,在试图获得自我的永恒意义的时候,不满意进化论的随机变异和环境决定的观念。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刘海滨的塑造工作也是一种文化诠释的个人表达。在塑造活动中居于核心的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自我一主体意识和个人主义色彩鲜明的意志论。这点让我们想起尼采文为人知的“权力意志”,“重估价值”和“超人”等概念。“重估价值”意味着反抗已有的责任和规定,“权力意志”是主体意识的本质,“超人”则是主体明确地要超越自己,在超越中更加自我。刘海滨塑造的仿生雕塑试图按照自我意愿去重估价值,反抗它的创造者艺术家施加到人类的复制品,而是作为超越人类的活物而存在,这点也是现代主义以来机器神话的一个悖论和反动,即人与自身创造物的悖论:人为物役,最终死于机器之手、尼采曾经列出过人作为造物主的公式:“想在兽和恶中做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不过,后者是创造性的善。”(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描述的是一种不文明的,非理性的创造。艺术家对仿生物种的塑造好像一个寓言,新物种将成为忽略善恶的创造者,毁灭那些人类,创造出新品种的异形。所以,面对自然的神奇和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有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界限,而不是去打破界限,被创造的欢喜所迷惑。刘海滨是一位注重身体经验和表达的艺术家,同时还兼具一种魔幻通灵的神秘主义气质,这种地方性的知识传统可能源于长期在贵州的生活经历。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讨论过原始主义、巫鬼文化对贵州当代艺术的影响。在全球化浪潮摧枯拉朽、席卷山河的今天,艺术其实应该成为一种抵抗的力量,反对全球化裹挟而来的文化赝品和私货,抵制艺术的标准化和体制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贵州当代艺术中“野生的当代”这一潜流,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来。作为一个个案,刘海滨近期雕塑作品所呈现的问题和提示意义也正在于此。

2017年8月28日昆明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教授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海 滨 素 描 逻 辑 形 成 与 分 析


这些幽默风趣反讽自嘲约带一丝感伤的小幅素描画,是这些年来海滨创作之余信手之作。“涂鸦”在画家看来并不时尚不的当下,以“素描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几乎是他走南闯北多年形成的日常和人生态度,将他身边发生的人与事联系到当今他所见所闻的艺术现象,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困惑与彷徨,以至于委屈,采用独到的思维与逻辑见解加以提炼和评述。这样一种绘本形式既不是漫画,也不同连环画的东西逐渐构成了海滨欲罢不能的特性绘画语系。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海滨喜好古玩,十年以前用买画的钱在贵阳开了一家名为老古玩的酒吧颇有名气。怀旧引领一种时尚,,这里立即成为艺术圈人的集散地,喝酒聊天,艺术活动频繁。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正是这些生活的点滴丰富了海滨画面的意义,他涉足油画?雕塑?装置乃至写作领域等“跨界”似的多元体验促成了艺术视点的不确定性思维元素其实就是形成所谓他指定的逻辑范围。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海滨在他“眼中的108位艺术家”序列画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睿智。而“传说中的革哥”是将艺术家个体精神状态的一次洗礼。针对性的批判意识旨向正好诠释出当代艺术背后所面临的某种不可名状的尴尬。是对当代艺术现状的洗礼和反思,海滨的(逻辑素描)从另一种层面上创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史论批评领域中的“图示话语权”现象形成成为可能。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精 彩 回 顾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一九九五年天津美院汲先生表现油画高研班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贵州礼物当代艺术展会现场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宋东 高氏兄弟 林一林等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聚集桂林漓江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一九九五年天津美院美术馆在启动表现油画首展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桂林人文山水地景艺术展 林一林 刘海滨 戴光郁 尹晓峰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艺术家张方白 贾方舟 刘海滨 姚立志 在黄河

《艺术中国》——刘海滨作品賞析

一九九五年五月李革 孟禄新 王华祥 刘海滨 陪汲成先生考察北京上苑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