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01

不安全的“性”無關道德,

關乎生死

前段時間,肯尼亞一名19歲女孩,在參加一次派對時,與一名男子發生性關係後染上艾滋病,但當女孩找到該男子對峙,對方卻矢口否認。

一夜之間,她陷入了崩潰,於是決定報復社會,計劃將HIV病毒傳染給至少2000名男子!

僅僅3個多月,她就讓324名男子成功染病。其中有156名是她的大學校友,其他的則是政客、教師、律師、名人等已婚男子。(來源:騰訊網)

無獨有偶,國內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浙江傳媒學院某大學生故意將艾滋傳染給自己的同性伴侶。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萬幸的是,受害人及時服用阻斷藥物逃過一劫,但痛苦的治療過程,以及精神和肉體方面的雙重壓力,還是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更讓人痛心的是,這些真實事件,不是發生在遠離人煙的窮鄉僻壤,也不是在惡貫滿盈的黑社會,而是在青春活力的大學校園。

其實早在數年前,南京也發生過類似的案例,某大學的一名黑人留學生,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後,依規定被遣送回國。

在回國之前,疾控中心要求他說出和他發生關係的所有女生的資料。

他竟這樣告訴工作人員:“我來中國2年了,沒有女朋友,但每個星期總會找一個女孩解決一下生理需求,數量太多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和她們聯繫。”

多麼讓人膽寒的回答,語氣中充滿著無所謂,彷彿傳染艾滋就像對人打了個噴嚏那麼簡單。(來源:未來網、騰訊新聞事實派)

然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說上述報復者內心充滿仇恨,尚可被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報復患者,則可以用變態、噁心來形容。

有組團交流心得的,在群裡聊天,有人毫不掩飾:“成功傳染艾滋給一名大二女孩。”然後洋洋得意。

有上傳“戰利品”炫耀的,高喊:“又成功把艾滋病傳染了一個高分妹子,我要報復社會了。”

更有在發生關係後,直接和女孩說,“歡迎加入艾滋病俱樂部”,令其當場發瘋的。

你永遠不會知道,躺在你身邊的是人還是“惡魔”,再怎麼幹柴烈火,都不應該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對於成年人來說,無論你是什麼性別,都有享受肉體歡愉的權利。婚前性行為並不可恥,也無關道德,然而高危的性愛,則有可能威脅你的生命。

不少人認為,做不做安全措施,只需要考量是否生育,卻往往忽略了最關鍵的安全性因素,還總覺得,艾滋病離我們很遙遠。

實際上,艾滋病人比例之高,使我們危機四伏,大多數患者也並不如想象的那樣,滿身針眼或是體質孱弱。

相反,他們文質彬彬,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上班族,甚至是某公司的高管。他們不僅不會承認自己有病,更有心腸歹毒者,會拿病毒當做武器,對社會進行瘋狂報復。

所以,無論對方是誰,請務必採取安全措施,因為在關鍵時刻,它真的可以成為你的保護傘。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02

艾滋病氾濫,象牙塔已成重災區

如果,你認為上述的事件純屬個例,還沒有感受到艾滋病的泛濫,那麼接下來的數據,則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近日,上海部分高校新增的“艾滋病檢測包”自動售賣機,在上架當天就引起了學生們的瘋狂搶購!

其中,上海同濟大學“表現搶眼”,僅用時6個小時即售罄。

6小時是什麼概念?

去年的清華大學,檢測包從上架到全部售空,不到24小時,這個速度在當時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誰知短短一年後,就有高校刷新了記錄。

根據投樣箱結果顯示,售賣機共回收37份,通過檢測,陽性結果居然就有2份,染病比例之高,讓人不禁反思,現在的大學生究竟怎麼了?

特別是最近幾年

高校學生“染艾”人數呈爆炸式增長!

北京

2015-2017年,北京市大學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

2016年15~24歲青年感染者和病人數增幅超過了艾滋病整體增幅。

上海

2015年共報告發現青年學生感染者92例,較上年同期上升31.4%;

2016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1794例,其中18~24歲年齡段佔1/4。

廈門

2010年-2013年,廈門報告的青年學生病例佔新報告病例數的4.44%;

2014-2017年10月期間報告的青年學生病例佔6.31%,佔比呈現上升趨勢。

山西

2017前3季度,山西省報告青年學生病例48例;

截至2017年9月底,累計報告369例,死亡46例。

深圳

2017年出現了3例初中、2例高中/中專學段病例,感染趨於低齡化;

2018年全市1-10月新報告學生病例17例。

據2017年國家衛計委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年度新增15~24歲青年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在相應年度青年感染總人群中的佔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這一數值,可以說遠超國際艾滋病10%的“重災區”認定感染紅線值,本應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學習樂土,竟以如此高速的泛濫趨勢,成為了艾滋病傳播的重災區。

背後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1、青年學生性觀念開放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外國新思想的湧入,中國青年的“性開放”程度,也開始逐漸向歐美接軌。

據國內某公益平臺“高校性開放程度”的問卷調查顯示:

97%的受訪者對“學業”內發生性關係,持容忍態度;

94.9%的受訪者,不介意“試婚”這一新穎的相處方式;

51.2%的受訪者,已經或即將打算與人發生性關係;

31%的受訪者,坦誠自己已經與兩人及以上異性,發生過性關係。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如今,高校青年的性觀念越來越開放,外出開房、夜不歸宿是常事,甚至還有很多小情侶乾脆不住宿舍,直接在學校外面租房住。

每到特殊節日,大學旁的小旅館也必定爆滿。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除了普通情侶,還有一些性伴侶不固定,或者熱衷濫交的同學。他們為了追求肉體上的狂歡,以及所謂的真愛,到處肆意妄為,安全措施也不夠充分。

於是,在街邊小旅館糟糕的衛生條件下,艾滋病的溫床迅速滋生。

2、性教育缺乏,安全意識不足

除了性開放造成的影響,高校艾滋病嚴重氾濫的本質原因,還在於我國“性”領域方面,“高需求”和“低質量”的不對等,性教育的嚴重缺乏。

因為,“性開放”只告訴了我們應該順應人性,卻沒有告訴我們怎麼控制人性。

慾望放開了,卻沒有知識的束縛。

記得小時候,當我們問父母“我們從哪裡來”時,得到的回答總會是:充話費送的,橋下撿來的,石頭裡蹦出來的... 導致我們直到現在,都無法正視父母有性生活這種事。

長大之後,老師也很少告訴我們關於性的知識,要麼避而不談,要麼在生理衛生課上粗略帶過。

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當我們開始慢慢長大,很多人就開始從網絡上“自學成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吸收了不少錯誤的兩性觀念。

性教育長期避而不談,甚至被汙名化,當不少長大後的“孩子”看到自己孩子的性教育課本時,不可避免地覺得尺度是否過大,還會怒而抵制。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我們應該教育學生,性是一件美好的,和喜歡的人做的事情,我們要學會如何愛人,如何自愛,只有大家都懂得自我保護了,才能從根源上減少悲劇的發生。

03

艾滋病的科普與誤區

如今,艾滋病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青年群體的無形殺手,我們一定要切記,在和戀人為愛鼓掌之前,必須要做好安全措施,其次,就是不要濫交。

但如果發現自己可能感染艾滋,又該怎麼辦呢?

淘寶的“HIV試紙”評論區,給我們提供了不少反面例子: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這裡重點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犯以上錯誤,當發現自己可能染艾,不要輕信網絡,更不可用一些沒有科學根據的偏方。

要立刻去當地正規醫院就醫,或是紅十字會領取阻斷藥,只要24小時內服下,都可以有效防止艾滋。

最後,提供一些艾滋病的科普與誤區,只有正確認識艾滋,才能防患於未然。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不要覺得艾滋病觸不可及,要記得保護好自己,自尊自愛。但同時也要記得,艾滋病毒是我們的敵人,但艾滋病人不是,他們需要尊重和理解。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19歲女孩患艾滋病後傳染324名男子,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防範?


珍愛生命,遠離艾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