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隨著我國的城市規模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道路擁堵現象日益嚴重。以地鐵為代表的軌道交通,就成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在過去的三年裡,全國新建成的地鐵線路里程,幾乎和此前50年裡建成的一樣多。在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方便出行的同時,地鐵產業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飛速發展。

加速成網 四川成都14條地鐵線同時開建

早上8點,在四川成都火車南站地鐵站,值班站長賈婷婷正在緊張地和調度室溝通。有一輛過站不停的空車正在趕往這裡。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成都地鐵人潮

成都地鐵火車南站副站區長 賈婷婷 :現在我們也是在工作日開行了大站空車的這樣一個情況,解決我們斷面的一個高峰值。高峰值達到了111%左右。

目前,成都地鐵1號線在高峰期的行車間隔為120秒,已達到極限。按照每列地鐵1460人的定員標準,每小時30列車只能運走不到4萬4千人。可在賈婷婷的車站,斷面高峰平均在5萬1千人以上,最多時接近5萬5千人。這就意味著,每個工作日的早高峰,成都市1號線的地鐵車廂中,1平方米的空間最少要站8個人。為了提升運力,十幾條新的地鐵線路已經開建。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作為成都地鐵18號線重要的節點,長達9.7公里的龍泉山隧道剛剛貫通。開通這條隧道的時間,比傳統施工方式縮短了2/3。

中國電建成都龍泉山隧道段總工程師 張文選 :在隧道中間增加2座斜井,增加開挖工作面,在高峰期雙線我們是12個作業面同時施工。要從兩頭挖的話,得到2023到2024年。

目前,在成都,像龍泉山隧道這樣的重要地鐵施工點就有529個,高峰時共有近5萬人同時作業。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朱儁平 :2018年完成投資600億元。我們高峰期同時在建的線路是14條,超過450公里。這樣的一個規模。在建的強度應該是居全國第一,也是居全世界第一。

盾構司機緊缺

在地下快馬加鞭建地鐵的城市可不止成都。目前,全國開通地鐵的城市已經有35個,總里程達到6000公里以上,還有更多的在建項目,亟需更多的專業人才。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最近幾天,盾構司機賈國濤的工程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他操作著這臺價值數千萬元的盾構機“超越一號”,正在以每小時一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掘進。在他的頭頂,是鄭州市已經運營的地鐵1號線。雖然每天呆在30米深的地下,可賈國濤還是有很多人在惦記著。

中建二局鄭州軌道3號線盾構司機 賈國濤 :現在打電話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找,因為都在找這個崗位的人!都在找這個崗位的人,就說明現在缺口比較大。

最近幾天,公司派來了2名新盾構司機來向“老司機”賈國濤學習。賈國濤知道,目前全國地鐵產業發展快,哪兒都缺盾構司機,這說明公司很快要有新項目了。

中建二局鄭州軌道3號線盾構司機 賈國濤 :工地多就需要帶徒弟,讓更多的人來駕駛這個,然後我們也可以輕鬆一點。

中建二局鄭州軌道3號線盾構經理 陳志文:

比如說同行業裡邊誰技術比較高,我們高薪給挖過來。除了五險一金以外,到手整個一年差不多有20萬元。我們靠高薪挖人,高薪養人。

陳志文告訴記者,現在全國有超過2000臺盾構機正在施工,還有更多已規劃項目等著盾構司機,他對未來信心十足。

中建二局鄭州軌道3號線盾構經理 陳志文 :全國現在招標的線特別多,包括你像天津長春,然後無錫蘇州江蘇這好多個城市,現在整條線都在開。我感覺從現在開始的話,在未來到2020年到2030年,應該活是連續不斷地出來。

提前佈局 地鐵產業前景廣大

火熱的地鐵建設,還帶動了城市建設、裝備製造等多個相關產業。專家表示,中國在全球地鐵建設市場的份額超過了70%。更重要的是,還有更多的地鐵規劃已經獲批,等待實施。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在河南鄭州一個盾構機的生產車間,安建永正在和廠商提前溝通設備的參數。擁有最先進的設備,對拿下下一個項目至關重要。

中建二局北京分公司軌道交通事業部總工程師 安建永 :因為現在是時間緊任務重,包括我們在幾個地方都在招兵買馬,然後盾構機選型提前做準備我們也是當務之急。

中鐵裝備盾構機銷售人員 張昆 :2019年又新簽了30多臺的訂單,整年的訂單量現在還未出廠的總共大概在一百多臺,排著隊。

盾構機的緊俏,意味著地鐵項目發展的迅速。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中國大陸地區有35個城市、4354.3公里地鐵線路投入運營,而已獲批建設地鐵項目的城市共有63個。專家表示,目前,很多城市的地鐵客運量已經接近公共交通總量的一半,在緩解交通擁堵、優化城市空間方面作用巨大。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副總工程師 劉劍鋒:北京軌道交通每天承擔的客運量是1000萬以上,可以試想我們要沒有這一千多公里的軌道交通,道路交通又該是什麼樣?


高峰時14條線同時在建,5萬人作業,什麼項目如此火爆?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的研究,每在地鐵產業中投資1億元,能夠直接帶動經濟增長2.63億元,間接拉動超過8億元。巨大的經濟效益,讓各地上馬的地鐵項目出現井噴式發展。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共完成城軌建設投資5470億元,到2025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里程預計將超過1萬公里。專家表示,雖然地鐵產業長期看好,但對於更多中小城市而言,地鐵造價高昂,規劃還需從長計議。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 宋敏華 :要量力。地鐵建設涉及的面很大,週期很長,全生命週期更長,所以前期的規劃一定要充分。

圖片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成都地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