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野菜很多,吃過的哪種更讓你刻骨銘心難以忘記?

農村老俗話






這道問答題瞬間將我帶入了過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五味雜陳,年少不知家窮,那時候村裡人每年種的稻穀只能勉強餬口,你來我往借糧的不在少數,每年春季都會跟著母親和村裡的嬸嬸們去田埂沙灘上挖野菜,田埂上大多挖的野芹菜,以前也不知道叫芹菜,加入米飯中灑上些許鹽巴翻炒出來特別好吃,有條件的時候還會拌點豬油,剛開始吃的時候那叫一個香,但是時間長了慢慢的已經覺得難以下嚥了,那個自己時候腸胃也不好導致消化不良,痛苦了好一陣子。


還有沙灘邊上野韭菜,挖回來之後清理乾淨,去掉枯黃的葉子,一大把韭菜只加上一個雞蛋,也算是韭菜炒雞蛋吧,特香,剩下的韭菜用袋子封閉裝好之後壓在石塊下面,三天後拿出來灑上點鹽巴再裝入土罐裡面,就這樣野芹菜炒飯,鹹野韭菜做菜……時間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現在想起這兩種野菜好想再嘗一嘗。




編後語: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在不缺乏大魚大肉的今天,對農村的鄉野味道越發思念,也許是因為生態環保,也許是為了回憶過往……你是為了什麼呢?歡迎留言評論寫下你的故事!


文哥評論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吃過的野菜已記不清楚有多少種了。

最讓我刻骨銘心難以忘記的是第一次吃馬齒莧。農村人叫馬林菜。第一次還不是在自己家吃的。因為當時還不知道馬齒莧能吃。那是三四年前的一天晚上,我有事去我叔伯侄子家,正趕上他家吃飯。農村人好客是眾所周之,何況是我這個叔叔的到來呢?我的叔伯侄子非要我喝點,我也不客氣,二話沒說就座下準備喝酒,我掃了一眼桌上的菜,眼睛就停留在一盤涼菜上,(當時,還不知道那就是馬齒莧)那涼菜上放有蔥花蒜泥。我就拿筷子夾一小根放嘴裡,嗯 ,感覺滑溜的 ,還有點酸澀。但很爽口。於是,我又來一大口,真的好好吃。我就問我叔伯侄子,這是啥菜,他告訴我說,就是大地裡隨處可見的馬林菜,我還不信,說:你別騙我了。他說:沒騙你,真的。我說:馬林菜能吃?還這麼好吃。那頓飯,我幾乎就吃馬齒莧了。我倆整整吃了大半盆馬齒莧。臨走,我說:這頓酒喝的美,就因為你家的馬林菜。

回家後,我就和我媳婦說:明天你也去挖些馬林菜,咱家也做點吃。媳婦說:能吃嗎?別藥著。再說好吃嗎?我說:非常好吃,我都吃過了,沒事。她說:咋做呀!我說:特簡單,只要洗乾淨了,放開水中焯三五分鐘,撈出放入涼水裡,隨吃隨撈出攥幹水分,涼拌即可。

馬齒莧不但是一美味,還有許多藥用價值. 。

現在,馬齒莧已是我們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餐。


用戶5656673097051趙


三明真菌所回來,村裡人就將希望重擔壓在我身上,認為鄉里鄉親的無法騙人。90年父親剛過世,我分得財產其實很少,家裡的事都是哥哥乾的多,我也認同花家中錢多,只能與姐姐合夥去分二分之一所以手上錢也不多,做了二年菌種賒賬出去了,花了六萬多元,自己都沒錢用了。

想想季宗幾叔那應該可以去收些賬了,他一個人,又是一年就出產的木耳,他的棚有些遠,要過楚崗,奚家下去到羅家源還過去的半坑裡山上,五十多里山路,實在是沒得法子,本來是要就近於遠的,也只有他是一年就出產的木耳菌種,其他都得三年才能產出的香菇菌種,是公是母(產量高低)還不知,當時賒賬時就說好的,雖然很同情季叔一人做些養老的錢,確實家中沒錢用了。

第二天,天剛亮就趕去,到了奚家那山頂才11點,下坡走起來不覺十來裡,一個小時不到就到了半坑裡季叔的木耳棚裡,看到長滿木耳段木,自己心裡一種滿足感,這個產量不輸於研究所試驗場,甚至有過。



見到老季他也滿心歡喜,一直誇獎著我,他趕緊燒火悶飯,我就問他菜園在那裡,看他面露難色,估計或許他就跟本沒有菜園,這個我是知道的,多數菇民冬季就是一碗米湯一把鹽,一手兩個碗,一口飯一口米湯作菜這樣吃過來的,做菇的不能吃菇作菜,只有客人來了才能在棚裡以菇作菜,絕對遵守著老規則,因為沒菜下飯,他也很是尷尬,生生問我,見過有菇民不能吃自做的木耳這條規則嗎?


我當然不知道,原見過劉伯溫先師規則好象是沒有,因為我也能吃鹽湯下飯的,過去吃過,就叫老季說別管那麼多了,我隨便,能吃下老祖宗安排下來的飯。但是他還是很不好意思,在這大山裡什麼都沒有,隨山溪往下,發現許多虎杖新長筍筒,估計這個用鍋炒炒放些鹽能吃,於是沿溪撥了許多,還將下部老的外皮撕剝了去,切成了小塊,因為沒有油,只放了些鹽,中飯時就這麼吃,炒軟後,又酸,也鹹的實在不好吃,但季叔吃得很香,我還是難吞下。


飯是吃飯了,我就想問他要些菌種的賒賬錢,趕回來家,這樣吃食好象我己經不習慣了。他吞吞吐吐的說,住一晚再走,恐回家路上太晚,他這裡沒有現錢,木耳還沒賣,要麼自己擔一擔木耳回家,真是為難,六百多元錢,那時8元一斤,合上要擔八十斤木耳,走回四十多里路,一下午,的確難辦到,只能是第二天趕早才好回家。

只有安下心來了,想想晚上還是可能沒有菜下飯,上午又沒有說出菇民可以吃自己做的木耳,以前的祖師爺不同,讓老季炒盤木耳吃吃也好。只能是自己想辦法了,家中吃慣了有菜飯,如果還晚飯,明天早飯,真不盡力添飽肚子,第二天還真沒力氣擔回那八十多斤木耳。


這山裡左尋右找還真沒有什麼植物可吃,還只有這虎杖嫩筍了,於是想想這虎杖嫩筍是不應該用炒的,應用就生生用鹽漬一下就吃,或許與黃瓜醃酸一樣好吃,拔了許多的虎杖嫩筍,撕成條條,洗洗淨,用鹽醃了一下午,晚飯吃起還真比黃瓜還脆,生生一股酸味,這味還真下飯,開味。終於捱到了早上,吃飽喝足,擔著八十多斤木耳回來了,如果不是早上吃的飽,還真挨不到下午二點多才到家。

至今己經三十多年過去了,還一直記著那一路擔著八十多斤擔子,一路走來,一路咯著那酸筒氣,若是啤酒喝後咯出的氣味,似一陣陣酸酸爽爽,才能堅持八個多小時擔著重擔行走五十多里。


老艾葉


俺是北方人,一小從農村長大。其實農村有好多的野菜,在那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野菜的存在也為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北方以麵食為主,用麵粉做出來的主食真的是好多,這也讓野菜的吃法變得多樣化。具體說到對哪一種野菜刻骨銘心倒也談不上。只是農村的野菜陪伴著我長大,到了現在,還是能方便的吃到一些野菜的。

個人比較喜歡的是麵條菜,這個菜在我們那裡也叫麵條菜,至於其他地方叫做什麼,我也不太清楚。麵條菜葉子像麵條,細而長,煮麵條的時候放一把,既能提鮮又好看,口感糯糯的。也可以拌點麵粉放在鍋裡蒸一下,出鍋後用調料拌著吃,真的是味道好的不要不要的。

還比較喜歡的就是薺菜,個人習慣的就是燙火鍋,或者煎雞蛋拌粉條做成餡兒,包包子,餃子都很好吃的。薺菜最好是去野地或者農田裡去挖,不要買種的,種的口感不怎麼好。年內臘月,年外正月的薺菜最好。我們那邊家家戶戶都多少有點菜地,一般都會種點大蒜。這個大蒜裡面經常有好多的薺菜可以挖,這裡面的薺菜又嫩又肥。個人很喜歡薺菜餃子,自己擀麵皮,麵皮要薄一點,多裝餡兒,這個不比大肉餡兒要煮時間長麵皮要厚點。水開下餃子,蓋上蓋子,水滾起來點一點涼水再蓋上蓋子,再滾起來就可以撈出來了,蘸著用麻油,大蒜,辣油生抽拌拌的調料,味道好極了!

生在農村並在農村長大的,吃慣了雞鴨魚肉,自己種的蔬菜,當每年春天來臨的時候,去田間地頭挖點野菜回來,也是在感受春天的氣息,更能體會一下從小到大滿滿的回憶~







凌晨的風兒


我家鄉地處江南水鄉,春天野菜還是挺多的。普通的有薺菜、馬蘭頭,還有吃的不太多的水芹菜、野蔥,如今野生不多見了的草頭(即紫雲英)等等。這些可能別地兒的童鞋都能吃到。有一種我們叫“水梅頭”或“尼須頭”的野菜可能大家吃的不多吧。

百度了一下,學名叫“鼠麴草”。找了張百科的照片。

這野菜長在油菜田裡,或是田埂上。採來後洗淨,汆燙一下,擠幹水分,和上糯米與粳米粉,做成湯圓狀或塌餅狀,蒸熟或是油煎,油煎的一般是塌餅,本地稱之為“芽麥塌餅”。極軟韌,又有清香。配上我們這裡的“桔皮芝麻燻豆茶”,是點飢的好小食。還是來自百度的照片。

只是現在種油菜的農戶越來越少,上一年秋收之後田大多空著,常常還打上農藥除草,所以野外這種野菜和馬蘭頭、薺菜等都不多見了。市售也有一些,但這種一直沒見過。






棋驢觀美食


有一年去秦皇島女兒家,閒著沒事四處遊蕩,在市場裡忽然看見有人賣水芹菜,打聽一下十棵要4元,心想咋這麼貴!回去和女兒說,女兒很想吃,但沒時間去採,並告訴我哪兒有,坐幾路車,倒幾路車,我心裡記住了。第二天,我坐車,倒車終於離市區很遠的一個村莊下了車,因為水芹菜一定長在水邊,就沿著馬路東望西望,邊走邊打聽,當地人卻說不認識,還問我好吃嗎?並告訴我前面有條河,我忙忙趕過去,終於看到了河,更讓我吃驚和興奮的是河裡長滿了水芹菜,我高興的要跳起來,不管河裡還有點水,直接採起來,不一會兒竟然採了近百斤,二袋子。我這個高興呀就別提了。忽然,我又犯愁了,怎麼往回拿呀。這時,忽然看見河邊有個老農在種地,便和他搭訕起來,這老農也熱情,很高興幫我送上班車,我要送他一些,他說什麼也不要,他說沒吃過,要吃地邊有的是。倒讓我感到不好意思了,心想,下次來給老農帶點什麼東西做為回報。在車上,很多人問這是啥菜,怎麼吃?不藥人嗎?心裡真笑這些城裡人,連這麼好的野菜都不認得,用它涼拌,拌餡,炒吃都非常好吃,並且還能降血壓,是純綠色野菜,我熱情地告訴他們吃法,他們說也要去採。一路辛苦不說,回到女兒家,女兒看到這麼多,那個高興呀。晚上,我們就包了一頓水芹菜餃子,我們每人都吃了一大盤,真是難忘啊。


陽光撲面來



黃麗佳88


我們老家有一種苦菜,莖葉有乳白色的液體,從小一直吃到大了。在我爺爺小的時候這種菜是當主食吃的,可以治病,緩解疼痛。每年都有城裡人來買,做法簡單,吃著有一點苦味兒。


雪域高原我的家


春天小麥地裡的麵條菜記憶最深刻。小麥返青時這種菜最嫩。經過去根、清洗、淖水、切碎後跟肉餡包成餃子,太美味啦。多放些豬油會更香。




島上異鄉人


農村野菜特別多,我吃過的有蒲公英,也車前草,有苦菜花,有灰灰菜,有苜蓿草,有麥蒿,有楊姑菜,有蓬蓬菜,有薺菜,還有很多很多,但是讓我記憶猶新就是薺菜,包餃子吃特別好吃,這是我最愛吃的野菜,而且這些野菜都是純天然,無汙染的野菜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