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累計”繳納和“連續”繳納年限相比,領的退休金有怎樣的差別?

yangyiyi3466


跟我們養老金待遇有關的因素實際上只有我們的養老保險。其餘的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都不影響養老金待遇。

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


因此,養老保險待遇領取的條件是以累計為主跟連續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是連續繳費,實際上一般指的是醫療保險待遇和生育保險待遇,這兩種保險都要求在住院或者生育之前有一定的連續繳費時間,但往往都不超過一年。

養老金待遇是如何跟繳費年限有關的呢?

實際上,我們養老金貫徹的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目前只要我們養老金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待遇,就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以前的老人還有過渡性養老金,不過主要是指當地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繳費時間或者視同繳費時間。這兩種養老金待遇計算公式還是全國統一的。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簡單點講,如果我們按照社平100%的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15年,那麼就可以領取15%。

基礎養老金待遇關於繳費年限的認定是累計計算,跟具體哪一年繳費沒有關係,主要看當年的繳費基數是社平繳費基數的多少比例,也就是繳費指數。

連續繳費和累計繳費產生的唯一差距,在個人賬戶養老金。

我們只要養老保險繳費,國家就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花路養老金個人賬戶,形成個人賬戶餘額。這個餘額每年計發記賬利息,2016年開始由國家統一發布。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不過之前有地方統一發布的時候利率比較低。

如果我們都能保證按照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繳納社保,那麼每年劃入個人賬戶的前述也是不同的。

如果記賬利率比較低,那麼上一年度積累個人賬戶餘額,和本年度積累的個人賬戶餘額,雖然都是社平繳費基數情況下形成的餘額,但是錢數並不相同。往往較早年度繳納的個人賬戶餘額會相對貶值很厲害。

因此,就會產生基礎養老金可能相同,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同的情況。斷斷續續繳費15年,不如後面連續15年繳費個人賬戶養老金高。

由於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個人賬戶計發月數。60歲是139個月,50歲是195個月。實際上,會差異非常小。

自己繳社保和企業代繳社保的差異

關於自己繳社保和企業繳社保的差異問題,實際上只要當年的繳費基數相同,我們的退休待遇就完全一樣,跟繳費的具體錢數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因為國家照顧靈活就業人員,讓他們的繳費比例低,一般都是20%的比例,因此負擔輕一些。企業個人部分(繳費基數的8%)和企業部分(繳費基數的13%到20%,5月1日可以調整為16%)加起來,是遠遠高於20%的。

綜上所述

雖然說養老保險連續繳費和累計繳費有所差距,但是差距比較小。對於當前養老金影響最大的還是繳費基數差異和繳費年限差異。如果需要較高的養老金,建議還是多繳一些年限,或者按高基數繳費才能實現。

尤其是在企業工作,由於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社保費用,由企業繳費是最合算的,自己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負擔重。所以,企業有不繳社保的違法情況,一定要堅決維權。


暖心人社


我有視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