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請問孔子曾有何“大過”?

子夏故壇


孔夫子,說的是真話。例如“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也是真話。不過大家就好奇了,孔夫子,孔老聖人,怎麼也有過呢?

孔子自從拜訪了老子,而後學了易經。才知道,原來他一直從事的事情,雖然利國利民。但想法和做法,卻有不足之處。這就是他所認為的過。

等於,像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一句話“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孔子,學習了易經之後呢,他才明白,也才釋然。所以才會講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可惜,歲月不留人啊,現在這歲數了,也就只能感嘆唏噓了。

若想知道具體孔子有何過呢,那就要認真去閱讀古籍了,我就當賣個關子吧。有些事也不好說全,留點給個人去發揮,會更好。


命理師陳一宏


其實他這句話,也是實在的事,老了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教了幾千弟子,周遊了列國,遊說了自己的一生學術,結果被王候將相,視若閒言淡語,無一人聽之從之,當耳邊風聽了,幾千弟子沒有人重用其才,列國堵候照樣沒有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孔子達到受其酸氣!要是早知道是這樣,應該四五十精力旺盛的時候,研究一下易經學術來善化一下列國諸候,可能會有所成功,保住周氏王朝,保住自己的貴族尊嚴,他是為周天子遺憾自己的過錯,如此的貴族文化,如此的智慧聰明,卻無法挽回周氏天下!自恨其過也!他認為易經可救天下也!其實是不識時務的聖人也!


藍天白雲126978817


我是文開石,我有靠譜答案。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說:

  • 孔子有沒有過“大過”

  • 這句話本身的問題

  • 孔子學易的問題

孔子有沒有過“大過”

什麼叫過錯?自己認為錯了的叫過錯;自己不認為做錯了,但是歷史和別人認為他錯了的叫過錯。

從孔子本身講,雖然也有有錯就認有錯就改的故事傳出來,但是孔子自己並不認為自己犯過什麼大過。屬於很自我很自信的人。

從歷史的角度,還是有的。比如以個人的取向和目的,刪改史書,燒燬《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等周室保存的上古典籍等等。

這句話本身的問題

這句話其實就有很多的版本,主要在於【易】,歷代也都有根據不同版本的解讀。

(楊伯峻《論語譯註》)

7.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⑴,可以無大過矣。”  【譯文】孔子說:“讓我多活幾年,到五十歲時候去學習《易經》,便可以沒有大過錯了。”  【註釋】⑴易——古代一部用以占筮的書,其中的卦辭和爻辭是孔子以前的作品。

(錢穆《論語新解》)

7.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古者養老之禮以五十始,五十以前未老,尚可學,故曰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如孔子不知老之將至,如衛武公耄而好學,此非常例。加,或作假。孔子為此語,當在年未五十時。又孔子四十以後,陽貨欲強孔子仕,孔子拒之,因謂如能再假我數年,學至於五十,此後出仕,庶可無大過。或以五十作卒,今不從。  亦可以無大過矣:此亦字古文《論語》作易,指《周易》,連上句讀。然何以讀易始可無過,又何必五十始學易。孔子常以詩書禮樂教,何以獨不以易教,此等皆當另作詳解。今從《魯論》作亦。  白話試譯  先生說:“再假我幾年,讓我學到五十歲,庶可不致有大過失了。”

(朱熹《論語集註》)

7.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劉聘君見元城劉忠定公,自言嘗讀他論,加作假,五十作卒,葢加假聲相近而誤讀,卒與五十字相似而誤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記作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加正作假,而無五十字,葢是時,孔子年已幾七十矣,五十字誤無疑也,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葢聖人深見易道之無窮,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學,而又不可以易而學也。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所以說這句話說的是不是“易”其實都還有待考據。

孔子學易的問題

孔子肯定是學的《易》什麼時候學的?學的如何?他對《易》的態度。其實是很值得再研究的。

按照【五十以學易】。

一是說明學易是五十歲以後;另外說明他對《易》看得很重,認為五十知天命才能看得懂易。

但是《莊子·天運》有這麼個記載: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老聃日:子惡乎求之哉?日: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日:子又惡乎求之哉?日: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

說明孔子學易曾摸錯了門,走進“度數”和“陰陽”的死衚衕。

也就是說孔子之前就接觸過易也學習過,但是五十之前沒能學到精髓,走了歪路。

從孔子把《易》列為首位的態度,不應該很多年強忍著去研究別的,非要到五十了覺得有資格學了才學。


文開石


這句話,我認為是孔子的虛偽。孔子想學《易經》,絕不要等到五十歲以後。

因為周文王羑里演易,在孔子的五百年前,孔子如此推崇西周文化,居然要在他五十歲以後才學周王文的絕學嗎?此前他推崇備至的究竟是周文化的什麼?

從這裡,我們看出孔子是聖人也是常人。因為孔子早先,他也就是想以個人的思想意志去影響當時的社會,甚至去改變某一個國家的政局,在魯國當政即殺少正卯,遊說多國不成便欲出國(乘桴浮於海)。到了五十歲知天命之年,相當於我們當今退居二線的官員,只能讀書寫字作畫了。孔子將原來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來讀的《周易》認真一讀,體會頗深,並寫下讀書筆記《易經系傳》。

孔子讀書講學乃至從政,談不上有過是非,能傳承文化有弟子三千已是非同常人,但在晚年,仍然耕讀無倦,以無知示人,確是聖人之格。既使他隱諱一下自己的初衷,也不失聖人本性。



一夫82


首先我想談一點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我們後人在學習研究或者說理解應用古人的一些思想或者智慧學問時,往往存在因各種原因而發生偏差的現象,導致要麼理解錯誤曲解了原意最後不反觀自已找原因反而還怪罪於古人,要麼就是壓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

對於孔子說的這句“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並非就意味著說孔子五十歲之前因為沒有學過《易經》就曾犯過什麼大過,犯過錯對每個人來說自然都是不可避免的,過錯的大小程度也肯定是因人而已的。

孔子之所以說這句話,一則恰恰是反映了孔子對《易經》所囊括的無窮智慧於一個人的具體人生而言有著無比助益意義的肯定,其次也體現了孔子對《易經》的高度認可,說明如果能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機緣有幸接觸並學習易經的好思想好智慧,自然會讓自己的生命層次無形當中受到更好的薰陶與提升,從而能讓自己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更能有效規避那些潛在的犯錯犯過的可能,從而最終實現所說的“可以無大過”的理想狀態,所以我認為其真實的意思應該這樣理解,才是合理正確的。



茶易師


善讀「論語」7.17:學易方可無大過,有智始能成仁德

「述而篇第七」17

【原文】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譯文】

孔子說:“若給我幾年時間,從五十歲開始學《易》,就可以無大過了。”

【註釋】

“加”,增加。這裡是“給予”的意思。

“易”,此處應指《周易》的《經》部。《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卦辭、爻辭作為說明;《傳》相傳為孔子所作,包含卦辭和爻辭的解釋共十篇,統稱《十翼》。現在通常認為《傳》是戰國時期解說《易經》的論文集,雖非出自孔子一人之手,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評析】

《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凝結了古聖先賢的深厚智慧,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等哲學品格。

《周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無論是儒家、道家、醫家、兵家還是陰陽家,都和《易》有著密切的聯繫。藥王孫思邈說:“不知易,不可以為醫”;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國學大師熊十力說:“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一言以蔽之:大易可醫國、醫人、醫病。

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易經不僅被東方的儒家文化圈所推崇,也被西方的哲學巨匠們所讚譽。19世紀下半葉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就規定,不懂易經者,不得入閣;德國哲學巨匠黑格爾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世界心理學大師榮格說:“談到人類世界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惟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司馬遷將孔子喜《易》的事件編在公元前484年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之後,也就是在孔子六十八歲之後。帛書《易傳》也說:“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橐”。這兩則材料都說明孔子到了晚年才開始喜歡《周易》。

子曰:“未知,焉得仁”。在儒家仁德的養成中,智慧必不可少。而《易》正是一本凝結著古聖先賢深厚智慧的書。因此,當孔子晚年學易之後,一生的學識積累終於徹底融會貫通,仁德大成。故有“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評。

此時孔子再度回首往事,過往的得失便一覽無遺。因此,“可以無大過矣”應當並非是自謙那麼簡單,而很可能是孔子在回首往事後的反省所得,應當確有所指。至於為什麼要把“五十”作為“學易”的關鍵時間節點,那就要從孔子的個人經歷中去尋找答案了。

據孔子年表記載,孔子在15-30歲間,主要以四處求學為主;30-50歲間,主要以經辦私學為主。至51歲時,孔子才真正開始出仕,輔佐格外賞識其德行才幹的魯定公。其後三年,孔子盡展其才,仕途一帆風順,先由中都宰升任小司空,後再升任大司寇。至53歲時,魯國已然大治。

孔子施展政治抱負的轉折點出現在54歲時的“隳三都”。“隳三都”本是為削弱長期侵奪魯國公權的“三桓”勢力。但“三桓”在魯國已經營近200年,勢力根深蒂固,而魯公則積弱已久,公弱卿強的局面,倉促之間實難逆轉。因而“隳三都”頗有操之過急之嫌。從“隳三都”的實施過程來看,孔子對於整個行動的難度似乎認識不足,對於可能的變數好像也缺乏充足的準備,這最終導致了行動失敗,孔子也因此被排擠出魯國政壇。之後不久,孔子就開始了歷時十四年的“周遊列國”之行。

“隳三都”的失敗,不僅奪走了孔子施展政治抱負的最佳機會,也使得春秋時期“王道”政治復興的最後一絲希望徹底破滅,天下從此進入崇尚“霸道”的戰國時代。因此,孔子所謂的“大過”,很可能就是指“隳三都”的失敗。

充滿智慧的易經如醍醐灌頂,也令孔子不由得感慨:假使五十歲時能有幾年時間學易,就不會有後來的失誤了。果然如此的話,誰又敢說魯國甚至整個天下就一定不會是另外一種局面呢?


善氏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及後人整理傳承的,裡面的語言大多出於孔子也可能有後世添加或刪減。但這句話應該是靠譜的。

為什麼這麼說?

1.聖人為什麼是聖人?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時刻的內省。

2.聖人是看起心動念的,如果起心動念有問題都是大過。

3.孔子在知天命之年才整理易經說明他持非常重視的態度,聖人述而不作,為了完整的傳承易經這部曠古大作肯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所以這句話是自謙之說。

4.提示大家通讀並理解易經,按照因果和規律行事可以無大過矣。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意思。孔子有哪些過好像孔子真有過一樣!但可以肯定的說孔子沒有過,但找孔子的過本身就是個過。


不東先生


這裡孔子說的“大過”我個人人認為應該是指兩個方面,《易經》給他的兩點啟發:一方面是孔子曾任魯國官員,主張恢復禮制卻受挫,“墮三都”失敗離開魯國;另一方面是《易經》使得孔子感覺到原有的思想不夠完善深入,原有的思想體系需要修正。

再談一談這句話,該句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子曰:“加(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意思說如果多給我幾年時間,讓我能在五十歲時鑽研《易經》,就可以不致有大的過失了。孔子一生有兩次機會接觸到《易象》,第一次就已經是五十歲以後,但還是錯過了。第二次是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後,也就是晚年68歲以後,孔子利用這最後一次機會傾其全部心血學習《易象》,傳承《易傳》。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求同存異。


瑜瑾國學文化


孔子述而不作。孔子的言論皆後人所述,難免添油加醋,不實之辭。

五十,孔子五十知天命,搞出個五十學易,再搞出個大衍之數五十,對數的崇拜,沒什麼可奇怪的。

託名孔子學易作易傳,解釋八卦如何演算的,用大衍之數五十根蓍草,卻去一不用,用四十九,演算出天地之數一至十相加得五十五。五十五才是大衍之數。可為了孔子五十知天命,四十九根草演算的算法,非湊個五十,再去一,純屬多此一舉。

非孔子之“大過”,孔子又沒寫什麼《論語》,而是編寫《論語》者之大過,前言不搭後語,《論語》裡,孔子明明言了許多利命仁,卻說“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有話少說


《論語》的這句話以往解釋多錯,不是孔子曾有大過錯,而它是我們正確、科學地修身齊家治國的總方針。《論語》是標準文言文,它不是記錄古人所說的話的,是記錄中國人龍的傳人傳承的文化理論精華濃縮的龍(論)"語”言的,一字就是一句,與現代白話文記錄的白"話”不同,"話"與“語"不同。

以此原則解釋孔子說的這句“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話,其意思不是說孔子五十歲之前因為沒有學過《易經》就曾犯過什麼大過,而其準確意思是:

不用對立面監督、制約就造"假",以“我”為中心,其“數"字和所代表的思想意見是愚蠢貪婪的“年"。要用龍的代數"五"代表的票決制等,總結、指導制約日常的工作(“十"),所“以(要)學(周)易,(這樣)可無大過(錯)矣”!

這是我們正確、科學地修身齊家治國的總方針。

漢字造字的法則及意思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大眾龍學》《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