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得國最正只有漢和明?不敢完全認同?

神貓應無恙


“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惟漢與明”這位幾句話是我國近代歷史學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一書中的一段話,現在已經被我國史學界所接受。由劉邦一手建立的大漢帝國和由朱元璋一手建立的大明帝國在我國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兩個朝代,其他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背後都有強大的資源支持,比如,晉朝,隋朝,唐朝和隋朝等,這幾個王朝的開國皇帝哪一個人不是手裡握有重兵和處在得天獨厚的戰略資源。

秦朝末年宦官趙高專權秦二世胡亥荒淫暴虐,在趙高的蠱惑下大肆屠殺忠臣良將,由秦始皇耗費一生心血所建立的大秦帝國天下大亂,各路義軍蜂起,當時的劉邦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村官,秦二世為了修建驪山陵墓在全國各地強徵青壯男子,而劉邦所管轄的村莊也在徵召之列,在把人召齊後劉邦便帶人徒步趕往驪山,當時由於各種原因耽誤了行程,按照秦國法律不能按時到達者斬立決,為了活命劉邦帶領眾人逃亡深山,從此開始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元朝末年,元順帝為了給自己的愛妃過生日命人在全國搜刮,當時元朝的稅收已經收到至正幾十年以後了,黎民百姓早就被壓榨的一無所有。朱元璋小時候由於家裡貧困就到富貴人家放牛,那年朝廷官吏到他的家裡收稅,全家的存糧只有不到一碗稻穀還被元兵搶過去餵了馬,朱元璋的父母則被逼的上吊自殺,沒有家依靠的朱元璋為了活命只有去當乞丐做和尚,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加入了起義軍郭子儀的門下,慢慢的開啟了邁上人生巔峰的大門。

劉邦和朱元璋的共同之處就是在當時都是無名之輩,兩個人都是為了活命。劉邦雖然是一個村官但是毫無任何權利可言而且沒有俸祿,他平時就是一個小混混,吃喝玩樂無所不能。而朱元璋做過乞丐當過和尚,一直以來就是為了一口飯為了能夠在亂世活下去,剛開始他們都沒有覬覦神器的野心。在大漢和大明建立之後,兩人都是勵精圖治,讓人民休養生息,這兩個王朝在我們中華歷史上都留下了瑰麗壯美的歷史畫卷,為後人所稱頌和懷念。


愛的人lxl


得國最正惟漢明,這是近代歷史學家孟森的評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什麼叫得國最正了,這個最正其實指的就是,建立王朝是通過正道,不是陰謀手段,是民心所向,開國者依靠自身實力白手起家,所建立的漢人正統的統一王朝。


中國自秦朝統一之後,雖朝代變換,王朝眾多,但符合得國最正的卻只有劉邦建立的漢朝和朱元璋建立明朝。其它的都算不上得國正。那麼其它王朝為什麼不能入選,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秦朝本是周朝封國,所以開國者其實有謀鼎之嫌,況且秦始皇也不是白手起家。曹丕,孫權也不是白手起家。劉備到是白手起家,但是蜀漢偏踞西南一隅,算不上統一王朝,晉朝,隋朝都是竊國自立,來路不正。唐朝本身就是隋朝時的大軍閥,不但不是白手起家,還背主篡位。


趙匡胤是靠欺負孤兒寡母,這個皇位來的不仁義,況且兩宋算不得南北統一,北方大部在異族手中。元,清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算不得中原正統,其它的,五代十國,南北朝都是偏安一隅,算不得統一王朝,中國歷史上只有劉邦和朱元璋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打天下,打天下的原因還是官逼民反,最初揭竿而起是拯救黎民,並且是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符合道義,靠自身實力,民心所向。所以得國最正只有漢,明。


白話歷史課


我認為這是一種誤導!

秦朝得國不正嗎,是經過歷代秦國君主的努力,任用人才,一步步一點點的打下來的,經過一百多年的篳路藍縷,最後在秦始皇的時候,用十餘年的時間橫掃六合,建立了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這還不夠正嗎?

漢朝就不說了,很正,劉邦白手起家,通過自己的奮鬥,一步步打下自己的地盤,最後消滅項羽,建立了輝煌和強盛的漢朝,也是我們之所以稱自己為漢人的原因!

唐朝不正嗎?唐朝也是在隋末農民起義的大潮中,唐高祖李淵建立的唐王朝,這個王朝是他和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一仗仗的打下來的,這不正嗎?

明朝,就不說了,也是很正的!

我就是不明白為什麼秦朝和唐朝不正呢?


鵬程日誌


只有漢朝是正的,因為項羽幼稚的政治智商把義帝殺了。小明王怎麼死的還不夠明白麼?劉福通在北方可是抗壓主力,遠遠比光桿司令的義帝貢獻要大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