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聯歡晚會,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京劇呢?

夢想成臻3


京劇是國粹,但是藝術形式是有時間和歷史限制的。京劇的形成有他的歷史原因和條件,他符合了那個時代人民的審美和生活方式,以前是慢節奏的時代,人民有時間去欣賞並且造就這種慢工出細活的藝術形式。

但現代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已經大大加快。生活節奏快了,人們欣賞的藝術形式也會變化。藝術生適應時代的。

京劇是一種完全成熟的藝術,能夠保留到現在說明他存在是有理由的,那句話不是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京劇的服裝、臉譜、唱腔、配樂、故事無不優美,也是有些上年紀的人才會體會到他的美。年輕人忙著拼搏,學習工作都時間都不夠,遊戲及網絡又佔去了很多時間,如果不是對京劇有興趣的話,是很難花時間去了解更別說去欣賞京劇了。

所以還是有很多的孩子以興趣的形式學習京劇還有其他的戲曲。就很多電視臺舉辦的戲曲比賽節目來說,參與者和觀看者還是有很多的。

京劇會像很多的傳統文化及手藝一樣,因為他的光彩奪目,被喜歡的人傳承下去。








ZM只看不說


隨著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所能接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變得浮躁,喜歡一些簡單易懂,快速入門的東西,對一些有深度的東西並沒有時間去花心思瞭解,由於高效的需要,我們對京劇這種需要深入瞭解才會喜歡的東西並不會有興趣!

可是我們要知道,真正的好東西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我們不願意去花時間去欣賞了解的東西是我們國粹。

筆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在教育的起始~小學裡面就應該讓大家認識到國粹的魅力,只有從小培養這方面的興趣才能讓年輕一代喜歡自己國家的國粹,也才能讓年輕人傳承發揚,這也是實現文化自信的關鍵一步!





養蜂人阿兵


京劇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國粹,是遺產。它有著獨特的魅力。以前流行最廣,貫穿大江南北。也是世界上三大劇體系之一。它有著中華民族的濃厚傳統。

但是在晚會上大部分青年人卻不欣賞它。也欣賞不了它。首先在節奏上,京劇的唱、念、做、打年輕人就耐不下心來。京劇的對白也不是普通話,也不是方言。它的語言叫作“中洲韻,湖廣音”。聽有時還真聽不懂,做工又慢。所以在年輕人眼裡京劇是一個古老的、過時的東西。


年輕人本來就奔放,現在時代的腳步又在加快。他們喜歡的是激情和動感。流行音樂,快節奏的舞步。老年人不同,他們經不起這些激烈的互動,只好泡上一包茶,哼著長年累月的京劇唱詞。求的清閒和安靜。所以說在春節晚會上老年人一見有京劇劇目,就有些陶醉。年輕人呢,大部分礙著面子躲了開去。

年輕人也不是都不願意看京劇。只是大部分人不願意看而已。老年人也不是人人都愛看京劇,也有少部分人不愛看京劇。所以春晚適當有點京劇唱段,照顧老人也是應當的。


夢想成臻3


春節晚會,應以迎新春喜慶熱鬧為綱,以短小精異各具特色為目,近些年晚會的節目卻越作越癰腫,以大量伴舞攪局,以強烈的聲、光、電刺激觀眾大腦,京劇大段文唱並不適用春節晚會,小年青不罵娘就不錯了,晚會跟著形勢走是對的,但不要穿馬袿兒。



滏水漁家


作為一個正經的八零後,我不喜歡歌曲,卻喜歡京劇、評劇、黃梅戲、粵劇、豫劇、二人轉,一副退休老人的狀態,我是不是廢了😂😂😂


有調性的初五


張雲雷的粉絲都喜歡京劇評劇棒子北京小曲兒。。。


雲空未必空17684934


我喜歡李玉剛這種改良的唱法,喜歡平劇,滬劇,黃梅戲。

京劇也喜歡一些。是因為哈爾濱房東阿姨對戲劇有研究,跟她一聊學到好多知識,尤其是京劇。


陌上知味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打嘎嘎湊趣,像趙本山這樣的低俗文化,對京劇這樣非常傳統的民族文化,尤其是那些對男女之間愛情表現形式是不認同的,可是這些正是我們傳統的民族文化偉大之處。這是西方文化不能做到的,但是我們如果丟掉這些傳統文化就是民族的悲衷!


埂石齋


老京戲沒人喜歡,沒有觀眾,只有革命現代京劇才是國粹發展的正確方向,人民群眾尤其青年觀眾非常愛戴和喜歡!


鄭俊卿920


請霍尊唱京劇青衣就會很多人喜歡,他的小嗓清澈透亮,十分好聽,京腔十足,也得到過梅葆玖大師的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