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一個藝術館,

居然就建造在大地上。

- 日本 大地藝術節 -

“大多數時候,它總透著一種這樣的感覺——讓你不由得心生沮喪。”

越後妻有,曾經有人這樣描述這個日本的小村。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越後妻有在日文中的解釋是“被大雪覆蓋的村落”,這裡也是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不過現在,許多日本年輕人壓根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個地方。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這裡交通閉塞,世代以農耕為主,所幸物產豐饒,但隨著日本現代化進程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開前往大城市,只剩下留守的老人。

7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度僅剩6.5萬人在這生活,人口密度僅相當於東京的6分之一,十間屋子有九間是空的,連當地的小學都因為孩子的減少而逐漸被廢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也許不久以後,這個日本小村也將從人們記憶中消失吧。

然而誰也沒想到,如今的越後妻有,成了這般模樣。人們從各個地方來到這裡,彷彿如同朝聖一般。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分佈在這裡的各個無名小村,竟成為旅遊達人和藝術愛好者的打卡之地,他們在這裡跋山涉水,收集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發生鉅變的原因是——一場藝術展,在這裡,每三年會舉行一屆“大地藝術節”,這是目前全球最大型的戶外藝術節,沒有之一。

許多人想著,錯過要等三年了,於是紛紛來到這裡。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大地藝術節從2000年正式開始舉辦,今年已經是第七屆了。僅2018年,來到這個村落觀光人數就達到了100萬人次。枯槁的村落又變得溫潤美麗起來。

藝術節貫穿了整個小村鎮,展館裡是各種藝術展覽,展館外是因地制宜的大型藝術品。從室內到室外,走到哪哪都充滿藝術的氣息。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它不止圈粉了全球各地遊客,連當代藝術圈的大咖Christian Boltanski、草間彌生都是它的小粉絲,不僅前來觀展還親自參與創作。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Christian Boltanski《最後的教室》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草間彌生《花開妻有》

還有草坪上巨大的“綠色別墅”……到處生機勃勃,熱鬧無比。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連ins上超火的這對日本老年潮人組合也前來打卡。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讓這個村落髮生鉅變的,就是“大地藝術節之父”——北川富朗。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北川富朗是日本著名的策展人,他在看到當地居民生產和生活陷入困境,山野景色被遺忘後,“為了讓生活在這裡的老人重現笑容”,他提出了大地藝術節的概念。

從1996年開始,他開始在居民和當地政府之間奔波,得到支持後,開始以天地為場地,以山林為舞臺,用藝術將它們融為一體,大地藝術節想法成了型。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過去六界藝術節海報)

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該如何共生?也許我們能在北川創辦的大地藝術節中找到答案。

來自俄羅斯藝術家Llya和Emilia Kabakov的作品《梯田》,安排了幾個勤勞的“農民”和兩三頭“牛”,不分春秋晝夜,堅守在田野間,附上貼心的講解。既沒有破壞原有的植被和土地,反而讓遊客瞭解了土地與農耕之間的意義。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大自然的風光就是最好的藝術,只在平靜的湖面上擺放固定好的花瓶與框架,通過光線與倒影,還原了山水的自然美。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日本現代玻璃藝術家行武治美的《再構築》,將玻璃工藝與田間廢棄小屋相融,讓原本失色沒有價值的小房屋加入了藝術品的行列。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越後妻有處處是風景,藝術家們只簡單地擺上木製鏤空窗格,就會讓每一位遊客駐足欣賞,巧妙的心思讓這篇樹林有了新的觀賞價值。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這裡的火車每兩小時才有一趟,通過這個飄窗往遠處看,為每一位路過的遊客祈禱祝福,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永遠都不變。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被拆卸下來的廢棄木材和玻璃窗也能結合在一起,變成這樣一個將陽光引入的秘密通道,還有一絲穿越時空的錯覺,遊客們走到這才會發現,原來變廢為新也能成為藝術。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不需要苦練輕功,在這裡也能學會飛簷走壁,通過鏡面視覺效果,大家“都會飛”啦。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雪國”自然是不能少了雪,厚實的積雪鋪滿大地,成了絕佳的投影地,這樣一場夜間視覺盛宴成了季節限定,在日本並不稀有的雪景成為了藝術最好的承載地。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美國光影大師James Turrell 的作品《光之館》,這不僅是一座展館,還是唯一一家可入住的藝術民宿,房間經常一秒售空。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之所以稱為光之館,是因為在這裡你可以透過天窗觀察24小時日光變化,感受光與建築之間的美妙。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屋子裡到處開滿了大小不一的窗戶,你可以躺在榻榻米上從窗戶的邊緣慢慢欣賞藍天的深淺變化,熱愛藍天的人即使躺一天也不覺得厭倦。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荷蘭建築團隊MVRDV設計的《松代農舞臺》,這個建築模仿昆蟲設計。

觸角著地可以避免到冬天被大雪覆蓋,室內是寬敞的藝術展廳,四周的落地玻璃還能讓你在觀展的同時欣賞屋外的景色。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中國建築家馬巖松的作品《光之隧道》,是藝術節上最具人氣的項目。、、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裡山現代美術館才是承辦大地藝術展的最主要場館,由日本著名建築師原廣司設計。

場館中庭是阿根廷藝術家Leandro Erlich專門為今年大地藝術祭創作的新作《Palimpsest:空の池》,水中倒映過來的裡山美術館別有一番藝術風味,幾乎是今年展會中每個人比打卡的點。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場館中常年擺放著Elmgreen和Dragset作品《無力結構》,被堆砌的箱子沒有任何相連接的中介卻能牢固擺放,其中的環保內涵不言而喻。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孩子們還可以在專門設置的遊樂場所隨意發揮想象,在藝術的世界裡徜徉。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這裡出產全日本最好的米、酒、魚,好水養好魚,好水出好米,好米自然出好酒,前來觀展的遊客,可以在美術館的餐廳裡品嚐到最地道的美食。

這些物產也令當地的居民非常驕傲。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還可以在看得見梯田的餐廳裡用餐,想著吃在嘴裡的米飯,就是旁邊田裡生長出來的,頓時覺得香甜美味了不少呢……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甚至他們還專門請來了米其林大廚。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北川與藝術家們通過當地原有風貌和設施的改造,讓當地居民獲得文化自豪感,藝術旅遊的招牌吸引來了遊客,也讓他們有了信心。

同時,他還將被廢棄的小學改頭換面,打造出了另一個招牌。09年被廢棄的十町市立清津峽小學,被改建為清津倉庫美術館重新開放,美術館門口的“SoKo”就是“倉庫”的發音。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在這裡,有足夠大的空間容納千奇百怪天馬行空的創意,藝術家們的作品似乎找到了最佳容身處。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日本藝術家磯辺行久的作品在廢棄校園的樓梯拐角空間完美結合,版畫、浮雕為孩子們的世界帶來更多藝術種類。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日本著名繪本藝術家田島徵三收到北川的邀請,賦予廢棄的真田小學新生,以一間舊校舍、兩隻怪獸、三個孩子與最愛的老師組成有趣的雕塑形象,所以這裡又被稱為最魔性的小學。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還有電影來為越後妻有打call,小田切讓主演的電影《搖擺》就曾經在這裡最古老的一座木製吊橋——見倉橋上取景。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北川與藝術家們復活了這片土地,為越後妻有打造的大地藝術節成了這裡的專屬名牌,從最初的幾萬人到現在上百萬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讓當地的居民有了越來越強的家鄉自豪感和生產動力。

為了幫忙照顧家裡的旅店、餐館、酒廠生意,不少遠離家鄉的年輕人開始陸續從大城市搬了回來。

孩子們四處奔跑撒歡~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熱鬧的越後妻有又回來了!北川的心願實現了。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甚至還有一批願意為大地藝術節出一份力的外來人士,他們組成了一支自願者團隊,還給自己取名為“小蛇隊”,這支隊伍正在壯大,每個人都陶醉在奉獻勞動,收穫笑容的快樂中。

梯田變身藝術館,廢棄學校成為米其林餐廳,一個曾經的...

其實日本的這個村落,

很像中國鄉村的一個縮影,

如何才能讓鄉村復興,

讓人們願意回到鄉村?

也許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幾個民宿,

而是更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去為鄉村製造一個個讓人興奮的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