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泰山安則天下安”?

話說在天地之先,創世祖先盤古用神斧劈開了混沌,從此分為天地。他用頭頂天,用腳踏地,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萬年,天地終於穩固之時,盤古已經筋疲力盡,巨大的身軀轟然倒地。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盤古十分熱愛孕育出他的東方大地,想讓這片土地充滿生機,並想永遠注視著人類的繁衍生息。於是,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左臂化作南嶽衡山,右臂化作北嶽恆山,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頭顱則化作了東嶽泰山。

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因為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是世界萬物的生命與希望所在,他把自己的頭顱化作雄偉的東嶽泰山留在人間,以昭示人類的繁衍生生不息,民族的進步永不停止。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自古至今,神山真神無數帝王為保江山永固到泰山祭拜天地,無數百姓為祈福平安攀登泰山。因此,泰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也被人們尊稱為“國山”和“神山”。

如今,人們看到,盤古頭枕岱頂,面向南方而臥,只有那些奮勇攀登到岱頂的人們才可以看到他的尊容。當登上岱頂,彷彿看到盤古與天地融為一體的全身聖像,感知盤古留給我們人類的種種啟示。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國泰民安”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祈盼。古人認為:“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泰山安,則四海安。”這個祈盼與天地通泰的觀念有關。《易經》在《履》卦之後為《泰》卦。卦辭說:“泰:小往大來,吉亨。”“泰”卦寓意乾坤合璧,天地相交才能平安。而泰山是“萬物之始,天地交泰”的地方,因此,泰山便有了平安吉祥的含義。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而泰山安、天下安的說法,與泰山石崇拜和帝王封禪也有著聯繫。泰山形狀安穩,遠古流傳下來的靈石崇拜,賦予了山石驅邪鎮宅等含義,也賦予了其平安的含義,因此像是“夏將亡,泰山石泣”、“泰山巨石自燃,漢亡之兆”等記載,不絕於史書。唐宋以後,泰山制石開始流行於民間。此外,泰山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配天作鎮”的,東嶽廟裡的東嶽大帝手裡所執的就是作鎮之圭。而且泰山之鎮與其它山嶽不同,它威力無比,鎮的是乾坤,因此有“泰山安則天下安”之說。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泰山,一開始人們只看到了自然的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才漸漸有了社會、文化的含義,正如有了國家才有了國泰民安,有了泰山安則天下安。炎黃先民在泰山布靈石,焚柴草,行祭禮,是原始的靈石崇拜。而自秦始皇登臨泰岱立石頌德,封建時代的泰山封禪也拉開了帷幕。漢武帝《鼎銘》中“登於泰山,萬壽無疆,四海寧謐”,就是用了泰山平安穩固的含義。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選自《泰山故事——傳說篇》

为什么“泰山安则天下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