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有後代嗎?有哪些說法?

纖指十三玄_


▲淮陰侯韓信劇照

後世史家一般都認為韓信子嗣絕斷,然而根據明朝遺老來集之所撰的《倘湖樵書》,人們卻赫然發現韓信幼子韓修卻逃過一劫。在韓信被呂雉騙至宮中時,一位門客發覺事有蹊蹺,感念於韓信平時的厚待,便喬裝帶著三歲的韓修出逃。待事件平息後,該門客將韓修秘密送至丞相蕭何府上。對蕭何而言,自從與呂后騙殺韓信後,他一直愧疚不已,如今得知其還有子嗣留存,於是主動安排心腹將其送至南越趙佗處撫養。

▲《倘湖樵書》乾隆年間重刻版

不得不說,這是最正確的選擇。畢竟在西漢初年,只有趙佗統治下的南越地區還能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這樣才能為韓修生存下去提供便利。等到蕭何使者說明來意後,趙佗當即答應下來,畢竟他對韓信的事蹟仰慕不已,如今有機會照顧其幼子自然不會推辭。趙佗為避免韓修被人暗害,特意准許其在宮中居住。

成年後,趙佗又親自安排韓修迎娶當地女子,使韓氏血脈開枝散葉,一代代流傳下來。為避免被人告發,韓修將子孫的姓氏由 “韓”姓改為“韋”姓,因此如今兩廣地區有很多韋氏族人自稱是韓信後裔。在這些韋氏宗祠中,基本都會在先祖韓修身旁供奉南越武帝趙佗的塑像或是神位,以紀念其當年搭救之恩。

▲南越武王趙佗雕像

到隋唐時期,廣東的韋氏家族逐漸繁盛起來,隋煬帝楊廣加封韋氏子弟為當地刺史,由於嶺南地區和中原路程遙遠,刺史幾乎相當於土皇帝,還能家族世襲,權利極大。唐朝時,韋氏族人繼續為官,後來雖曾遭遇過重大打擊,但所幸未株連全族,剩下的人繼續做官,慢慢又繁衍開來。從這裡不難看出,韋氏族人能夠長期受到朝廷重用,說明他們的確能力突出,而能夠在受打擊後快速恢復,則說明他們在當地根深蒂固,實力不容小覷。

▲隋煬帝楊廣劇照

宋朝時,韋氏已經發展成為廣東豪族,雖然遠離中原但仍銘記先祖留下的家訓,非常忠貞愛國,從沒有過自立為王的想法,他們老老實實地接受冊封,以大宋官員的身份管理當地軍政事務,可謂是愛國英雄。為了避亂,他們逐漸遷徙至貴州,韋氏族人逐漸遷至廣西,宋仁宗趙禎下詔封其為世襲東蘭土司,該職務一共延續八百六十六年。

▲韋氏族人祭祖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壯大,韋氏族人已經遍佈雲、貴、滇及兩廣地區,甚至遠達東南亞,不過基本都會說一口的“土廣東話”。由於時代已經不同,越來越多的韋姓人氏又紛紛改回韓姓,還和韓氏互認宗親。有人批其作秀,但韋氏族人卻驕傲地表示自己確確實實是英雄後裔,家譜經得起查驗。

參考文獻:

《倘湖樵書》


趣觀歷史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正月,淮陰侯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呂后與相國蕭何遂設計誘殺之,並“夷信三族”。韓信既然被夷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那麼,他還有後人嗎?據史料所載,韓信還真有後人傳世。

前196年正月,呂后同相國蕭何誘捕了淮陰侯韓信,殺之於長樂宮鍾室,並夷滅其三族。韓信門客冒死將韓信遺孤藏匿起來,然後悄悄去謁見相國蕭何,請求相國大人幫忙救孤。蕭何雖然參與謀殺韓信,但那是為自保而表忠心,二人畢竟還有“蕭何月下追韓信”的舊情。蕭何大概是出於愧疚,決定出手救下韓氏孤兒。他覺得孩子留在帝京長安終難倖免,而且中土亦不可久居,越遠才越安全,於是他想到了南粵王趙佗,遂急忙修書轉託遠在邊陲的趙佗援手。

趙佗祖籍為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原為秦南海郡(治番禺縣,今廣東廣州市倉邊街附近)龍川縣(今廣東龍川縣西南佗城)縣令,秦二世時接任南海尉。趙佗趁秦末天下大亂之機,據南海而自立,自稱南粵武王。前196年,趙佗接受漢高祖的招撫,受封南粵王,成為大漢的藩臣。趙佗歸漢沒幾天,便接到了蕭何拜託救孤的書信。他閱信後,感慨道:“淮陰侯當初不聽蒯徹(背漢自立,與楚漢鼎足而王)之言,人臣之義固然;只是未能如留侯張良那樣,託言跟隨赤松子遊而離去,被殺也不意外,可實在是太冤枉了!”山高皇帝遠的趙佗很是仗義,毅然收養了韓氏孤兒。韓兒成人後,趙佗擔心其遭禍,遂讓他去其“韓”姓之半而為“韋”氏。託趙佗之福,韓信總算是留下了一絲血脈。


風光藝境


根據《史記》記載,前196年,韓信因牽涉陳曦叛亂,被呂后誅殺長安長樂宮鍾室,並夷三族。也就是說,韓信的後代被全部誅殺,沒有留下後代。此後東漢班固的《漢書》,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是沿用了《史記》的說法,沒有其後代的描述。

不過根據一些野史,以及廣西韋姓家譜的記載,韓信被誅殺後,3歲的幼子被曾經的謀士蒯通藏匿,後交給蕭何,蕭何於心不忍將其幼子轉送至南越王趙佗,其後世子孫以韓字的一半韋字為姓,開枝散葉。

以我判斷,韓信沒有後代,既然韓信被蕭何誘騙而遭誅殺,可以說蕭何是呂后誅殺韓信的幫兇,蒯通不可能將幼子交於蕭何,妥當的辦法應該是交給跟韓信有交情的張良。

另一點是在古代,叛亂之罪是最嚴重的罪行,夷三族還是輕的,嚴重的要夷九族,並驗明正身。韓信生活在長安天子腳下,有3歲的兒子不可能不知道。

蕭何受到劉邦的猜忌,以貪汙、霸佔田地自取汙名來確保自身富貴和家族利益,他不可能因保護韓信的幼子引火上身。

那些認為韓信有後,只是美好願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