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秧歌發源地在何處?

天緣視界


祁太秧歌發源於晉中祁縣、太谷一帶,是民間自編自演的小曲、雜說、歌舞、戲曲的綜合體。它以農村生活故事、民間習俗、傳聞軼事等為題材,以優美的曲調和表演形式,真實地反應當地人民生活,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

祁太秧歌是明代自正統到崇禎年代,晉中盆地流傳著民間藝人口編傳唱的小曲。清代與民國時期,祁縣、太谷一帶商業活動遍佈全國,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繁榮,民間娛樂增多,從而推動了祁太秧歌的興盛繁榮,逐步成為地方農村舞臺上的一朵小戲之花。 2008年6月,祁太秧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靜觀洞達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你去晉中、呂梁的一些縣市的民間打聽打聽,哪有這種說法了?老百姓們直接說的都是“太谷秧歌”,根本就沒有“晉中秧歌”和諸如“祁太秧歌”的叫法。當然唱秧歌的演員裡不乏榆次的、祁縣的、文水的、交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