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空軍到底需要多少飛機才能滿足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第6集團軍的空中補給?

裝甲擲彈兵\n


被包圍的德軍第6集團軍每日需要的空中補給數量有大概以下幾個數據,首先是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提出的300噸,這是第6集團軍維持生存的最低限度,其中不包括維持作戰能力所需的所有物資;第6集團軍司令部提出的數字是500噸,這是第6集團軍保持基本的作戰能力的最低限度。幾位歷史學家通過計算得出,如果要為第6集團軍提供充足的補給,那麼每天的運輸量不得少於750噸。這還是指第6集團軍還有一部分的物資儲備的前提下,一旦儲備物資耗盡,那麼第6集團軍的日需補給量將會上升到1500噸。



我們首先從飛機的角度來分析,運送750噸物資至少需要375架Ju-52型運輸機,每架運輸機的有效載重是2噸,每天在包圍圈內著陸一次。這只是理論的計算,實際情況是由於飛行距離較遠,每架Ju-52的實際載重只有1.5噸左右。再加上超負荷運作下的運輸機戰備完好率只有30%-35%,這樣算下來,德國空軍至少需要1050架Ju-52才能保證第6集團軍獲得充足的補給,在包圍圈中長時間堅守下去。而當時整個德國空軍也才只有750架Ju-52,能立即投入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只有47架。


在第6集團軍剛剛被合圍後,德國空軍便開始將運輸機部隊向斯大林格勒方向調遣,連訓練指揮部也移交出數百架飛機和大批技藝嫻熟的飛行教官,長遠來看將寶貴的飛行教官投入前線作戰對於德國空軍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可見當時的形勢有多麼嚴重。不過就在德國空軍集中全力解救第6集團軍之際,希特勒卻將三分之一的德軍運輸機調往了北非突尼斯,緊急向那裡空運了一個完整的裝甲集團軍也應對盟軍在西北非的登陸,它極大的佔用了本該用於解救第6集團軍的空軍資源,而且毫無意義,辛苦空運過去的十幾萬部隊和大量武器裝備僅僅不到半年就全軍覆沒,希特勒既沒有保住第6集團軍,也沒有保住突尼斯。


讓我們繼續回到斯大林格勒方面的空中補給情況,在第6集團軍被包圍一週後,負責補給的第4航空隊拼湊到200架運輸機,6天后,這一數字增加到300架。而且並不算是Ju-52運輸機,還有許多是由轟炸機臨時改裝的,運載能力更低,分別是9個Ju-52團、4個He-111團、2個Ju-86團、1個He-177團、2個He-111大隊。後續趕來的飛機數量幾乎都趕不上空運期間遭受的損失,所以德國空軍只湊齊了300架飛機的運力來為第6集團軍提供補給。在歷時71天的空運期間,德國空軍運送了8350.7噸補給,平均每天是117.6噸,距離第6集團軍維持基本生存的300噸還差183噸,更不用說保盧斯的500噸和理想情況下的750噸了,也說明了為何強大的第6集團軍無法堅持到德軍解圍部隊的到來,很快的被蘇軍所殲滅。可見通過空軍為第6集團軍維持補給是多麼的不切實際!


戰略論


早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半年,一支10萬人的德軍部隊曾在傑里米揚斯克陷入蘇軍長60公里、寬30公里的地域。德軍統帥部不惜血本,全力以赴的救援被圍部隊。德國空軍在總司令戈林元帥指揮下集中600架載重量2噸的容克——52運輸機連續3個月以每天275噸運量的標準向包圍圈內的德軍運送給養,配合陸軍部隊成功打開一條狹窄通道將被圍的10萬德軍解救出來。

於是,希特勒和戈林都相信即使大量德軍陷入重圍都可以通過空運補給和地面部隊外圍突破實現絕處逢生的目的。

但是10個月後在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和戈林將不得不為他們盲目的自信而埋單!

第6集團軍是東線德軍中最大的一個集團軍,總兵力接近30萬人,剛剛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後,希特勒力排眾議,堅決拒絕下達讓第6集團軍突圍的命令。戈林更是信誓旦旦的保證要把傑米揚斯克的模式複製到斯大林格勒。按照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的測算,若按每人每日約需7磅物資的最低需要量計算,那麼每天合計約需850噸物資。這還不包括為突圍或支援其他部隊突入所需的儲備。如果按第6集團軍原要求每日空運750噸物資,這樣,一天就需要飛行380架次的容克—52運輸機,並且還是要在氣象條件良好、沒有蘇軍襲擊的情況下。

冬季氣象條件不良,白晝又短,加之距離第6集團軍最近的機場設備有限,想讓大機群每日飛行一架次以上是不可能的。

由於在蘇聯的冬季,可使用的飛機的架次一般不超過實有數的40%不到。即使有必要的機場,地面維修保養組織、裝卸組、調度組以及補給與運輸系統,也需要1000多架運載量為兩噸的容克52型飛機參加這次空運。空運的成功與否還取決於空中和機場的安全、良好的飛行氣象條件以及出發與接收機場的經濟航程。當時,德國空軍的全部運輸力量為750架容克52型飛機,而且分散配置在整個歐洲與非洲。此外還缺少必要的機場與地勤設施。

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有7個機場,其中6個是簡易機場,夜間能使用的只有1個。

隨著西南方向空情的也惡化,蘇聯空軍十分活躍,更重要的是冬天也臨近了。

有鑑於此,戈林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抽調亨克爾—3式轟炸機來填補運輸機的不足。可即便如此,對第6集團軍連500噸所謂最低需要量的物資都遠不能滿足。在整個作戰期間,德國空軍每日只能運進物資100噸左右。運輸效果最佳的一天,也只運入物資290噸。連第6集團軍實際需要量的十分之一都不能滿足。


大將軍威武K


按最低空運量300噸的話,JU52是2噸(he111是1.5噸)的載重量,需150架。加上維修及損失,250架以上是必須的。

按實際需求量750噸的話,則需要600架左右。

除去天氣原因停飛的日子,則每天最低需要運輸400~450噸,300架以上是必須的。

至12月初,德空軍拼湊出300架ju52和he111。

但調集運輸機和各類準備工作的原因,實際的空運是11月25日開始,且頭五天的平均空運量每天只有不到55噸。……


探測衛星A


首先德國根本不具備戰略運輸能力,它的總運輸水平就達不到戰役規模的全空運能力;如果我們假設,那麼德國空軍要做的也不是拼命去運物資,而是應該全力阻斷和空襲蘇軍的進攻部隊和戰略預備隊,打垮對手的戰鬥潛力遠比給包圍圈運物資更有效;然而歷史沒有假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