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妃嬪眾多,呂后為何只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zlyea


呂雉,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髮妻,在劉邦未發跡之前就下嫁給劉邦,前半生過得艱苦,隨劉邦吃盡苦頭,在劉邦在外打天下時,與劉邦分離多年,獨自支撐家庭。好不容易熬到了劉邦成為皇帝,被封為皇后,卻被一個妃子壓一頭,劉邦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專寵戚夫人,呂雉那個恨得牙癢癢啊。在劉邦死後,呂雉將劉邦的生前的妃子囚禁,唯獨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手段殘忍,嚇病了劉盈。

呂后在劉邦眾多妃嬪之中唯獨如此折磨戚夫人,大概有三點原因:

其一:呂后及其子女在楚漢相爭之際淪為項羽的人質,戚夫人在當時卻得劉邦盛寵,劉邦估計都快忘了自己妻兒還危在旦夕。

公元前205年四月,待在老家的呂雉一行人落到了項羽的手中,知道203年才被放回漢,兩年在敵國的生涯,不難想象呂雉內心的恐慌。好不容易熬到了頭,回到了劉邦身邊,以為能夫妻團聚,一家團圓,卻不曾想劉邦身邊多了個年輕貌美的戚夫人,還生了個兒子劉如意。


呂雉開始年老色衰,而戚夫人正當美貌,一個在敵國深受煎熬,一個在劉邦身邊極盡榮寵,而呂雉回到劉邦身邊後也備受冷落,身心飽受折磨的呂雉沒等來夫君的寬慰,只等到劉邦的變心,這種落差對呂雉而言不可謂不大,嫉妒和憤恨油然而生,不過這不是最致命的,畢竟呂雉不是一個兒女情長的人,她慢慢長成一個政治家,劉邦的寵愛對她來說並不重要了,


其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太后的寵妃不是好寵妃,戚夫人將眼光瞄向了太子之位,差點讓劉邦廢了劉盈。


戚夫人搶走了劉邦的寵愛,不肯安安分分的當一個寵妃,還想當太后,仗著劉邦對她的寵愛,時常在劉邦面前哭訴想讓劉邦立她的兒子為太子。這下可徹底惹著呂雉了,夫君你搶了,連她兒子的位置也要惦記,劉如意當太子,那呂雉豈不是也要給戚夫人讓個位。要不是得到張良獻計,太子劉盈估計還真要被趕下臺。


其三:戚夫人半生榮寵,依附劉邦,在劉邦死後被呂雉折磨,受不了這委屈,唱了一首歌,要了自己和自己兒子的命。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戚夫人看不清政治形勢,呂雉早已一手遮天,她還妄想讓兒子報仇,呂雉聞言大怒。決定下死手,幾次三番召趙王劉如意進京,趁機毒殺劉如意,後將戚夫人斬去手足,挖去雙眼,喂下啞藥,丟入廁所,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戚夫人和呂后的手段相比,一個天一個地,戚夫人依附於劉邦,可呂后從一介婦道人家成為了一個政治家,輔助劉邦治理天下。戚夫人屢屢不自知挑釁呂后,妄圖憑藉著劉邦的寵愛擊敗呂后,更不懂得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好不容易保住一條命還不低調點,更是牽連了自己的兒子。古代王朝更迭充滿戰爭和血腥,成王敗寇,後宮女人之間也明爭暗鬥,你死我活。


長安君歷史雜談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呂后本名呂雉,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劉邦稱帝后,她被封為皇后。戚夫人是劉邦的寵妃,“夫人”的地位是僅次於皇后的。劉邦死後,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了“人彘”,扔到廁所裡。劉邦妃嬪眾多,呂后為何只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呢?

一、戚夫人“奪走”了劉邦對呂后的寵愛。

在當時很有名望的鄉紳呂公,舉行了一次答謝宴會,當時還是泗水亭長的劉邦不請自來。他一文未帶還虛報自己上了1萬的賀禮。呂公因此注意到了劉邦。他看劉邦面相非凡,於是就把十幾歲的女兒呂雉嫁給了30多歲的劉邦。

劉邦經常公務在身,呂雉下地幹活,做針線,養兒育女,孝敬父母。而且劉邦早年還有一些不好的習氣,臉皮厚,常常四處遊蕩。而且性格豪放,講究哥們兒義氣。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劉邦率領一幫眾人響應。幾年後,劉邦勢力越來越大,他與項羽又展開了鬥智鬥勇的幾次戰役。在雙方交戰的時候,呂雉和劉邦的父親卻被項羽帶回軍營充當人質,整整被關押了28個月。

做人質期間,項羽對劉邦說,要把劉邦的父親煮了,來威脅劉邦,逼迫其投降。但是劉邦並不吃這一套。他說,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如果把他煮了,請分我一碗湯喝。項羽無奈,只能氣得跳腳。

後來劉邦設計,才把父親和呂雉解救回漢朝,呂雉才得以結束兩年多的人質生涯。

劉邦其實在與呂雉結婚前,已與曹氏私通,生下了孩子劉肥。這些當然是婚後,呂后才知道的。

一嫁過來就給人當後媽,呂后心裡的滋味也不好受。再加上婚後的顛沛流離,以及兩年多的人質生涯,呂后的性格也逐漸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但是,在她做人質期間,劉邦不顧呂雉生死未卜,竟然逍遙快活,已經又娶了新人——戚夫人。

呂后歷經磨難回到劉邦身邊的時候,原來早已過盡千帆,劉邦的枕邊另有新歡。而且戚夫人已經生下了劉邦的孩子劉如意。

戚夫人比呂雉年輕漂亮,再加上呂雉和劉邦長期分居,所以關係日益淡薄,於是人質生涯以後,劉邦與呂雉也仍然分居。世間只見新人笑,哪管舊人哭。失落至極的呂雉,覺得劉邦之所以不再寵自己,完全是戚夫人搶了自己的風頭,於是他對戚夫人非常痛恨。

二、戚夫人所生之子危及到了呂后之子的太子之位。

劉邦因為寵幸戚夫人,也疼愛戚夫人所生之子劉如意,因此就想廢太子劉盈,而立如意為太子。劉盈是劉邦和呂雉的孩子,按傳統應該是嫡長子繼承王位以及財產,劉邦卻反其道而行之,呂雉對此非常不滿。她深知是戚夫人靠著自己年輕漂亮,向劉邦吹枕頭風,才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她暗中對戚夫人恨得咬牙切齒。

朝中大臣也極力勸阻,呂后一邊強烈反對,一邊想辦法穩控局面。她奉上厚禮請當時有名的“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邦看自己都沒請得動的人,被呂后請來了,他知道了呂后確實很厲害,太子羽翼豐滿,他已很難廢太子了,於是廢太子之事便得以平息。

呂后費盡心機,總算給兒子保住了太子之位,但是她心裡,這筆賬還是給戚夫人和劉如意記下了。於是,呂雉對戚夫人更加痛恨。

三、戚夫人“不識好歹”地“歌以詠志”表達對呂后的不滿,終於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後來,劉邦去世,呂后之子惠帝劉盈即位。劉盈確實是宅心仁厚之人,他發現呂后對戚夫人母子非常敵視,於是就想方設法保護。

戚夫人失去了劉邦這個靠山,呂雉就開始肆無忌憚起來。她先是剪去了戚夫人烏黑的長髮,再用火鉗燙她的頭皮。讓戚夫人白天穿著囚犯的衣服,一天十八個小時舂小米。原本將戚夫人殘害至此的呂雉已經是心滿意足了,只要戚夫人安分守己地做個奴隸,放她一條生路也未嘗不可。

但是戚夫人養尊處優慣了,哪受得了這種折磨,於是她便唱了那一首直接造成她悲慘命運的曲:“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正是這首歌曲讓呂后下定決心殺死戚夫人。

呂雉先是宣召了趙王劉如意進京,趁著漢惠帝劉盈外出的機會毒殺了劉如意。

然後她派人砍斷戚夫人的手和腳,挖了她的眼睛,燻聾了雙耳,並讓她喝了啞藥,把她扔進廁所,並取了個汙辱性的名字叫“人彘’”。最終,這個可憐的女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對於呂雉而言,戚夫人先是“奪走“了自己的丈夫,隨後又險些奪走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此仇此恨豈能善罷甘休!隨著劉邦的去世,戚夫人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她卻不甘心從此為奴,而用歌聲表達對呂后的怨懟,終於徹底惹惱了呂后,以致被呂后恨之入骨,甚至被做成了“人彘“扔在廁所裡。

呂雉的心狠手辣固然是一方面,但正是當時的惡劣的生活環境,以及劉邦的冷落,造成了呂雉偏激的性格。再加上後來感情及權力上的得得失失,更讓她無比痛恨戚夫人。戚夫人的不甘及吶喊,終於釀成了歷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幕!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通俗簡單的解釋就是,劉邦後宮的妃嬪當中,只有戚夫人能對呂后造成威脅,甚至於險些將他兒子的皇位都給搶了,呂后對她自然是恨之入骨。其餘的妃子們對呂后一點威脅都沒有,呂后沒有必要恨她們。其實說白了呂后那樣對戚夫人是有原因的,戚夫人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燈,如果當時呂后鬥爭失敗,那麼下場悽慘的就是呂后了。

呂后從劉邦一無所有的時候就跟著她,劉邦出去打仗她替劉邦管好後方,一直在劉邦的背後默默付出,在建立了大漢之後,劉邦作為皇帝,肯定是要在立妃子的,呂后已經上了年紀,劉邦肯定是對年輕漂亮的感興趣,可是同時他對呂后也是非常好,以前兩人可是患難與共,劉邦最慘的時候,呂雉對他也是不離不棄。

劉邦當時非常的寵信戚夫人,其實這個呂后是不管的,她可以理解。可是就是因為這個,戚夫人覺得呂后好欺負,而且太子劉盈比較軟弱,戚夫人這個時候便動了小心思,她想換掉太子,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這個就觸犯了呂后的底線,戚夫人每天纏著劉邦說這件事,日夜啼哭,劉邦也動搖了,他認為太子和自己不像,於是決定換太子。

大臣們極力的反對,劉邦才打消了這個念頭,要知道大臣們絕對是和呂后一條心,一起打天下的是呂后而不是戚夫人,更何況太子之位本該就是劉盈的,太子也沒做錯事,大臣們自然是極力勸諫,而且劉邦這個時候老了,已經無力折騰。

戚夫人實在是太作死,經常口無遮攔,仗著劉邦對自己的寵愛,一點也不尊敬呂后,甚至偷偷私下裡罵她,劉邦死後,呂后將戚夫人打入冷宮,這個時候的戚夫人依然不知死活,唱著歌來罵呂后,於是呂后將其做成了人彘。所以說戚夫人有這樣的下場,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作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劉邦的原配是呂雉,也就是呂后,還有一個只寵幸一次的薄姬,可是卻生下了漢文帝,還有一個是劉邦沒有發達時就認識的情人曹氏,生下了劉邦的第一個兒子庶長子劉肥。劉邦最寵愛的是戚夫人。


為什麼呂后會放過其他的女子,唯獨不放過戚夫人呢?

因為戚夫人太張揚了,而曹氏雖然給劉邦生下長子,但是她知道只是庶長子,不敢有非分之想,畢竟呂后才是原配,呂雉的兒子劉盈才是嫡子。

曹氏能這麼想,那她事事就會對呂后尊敬,呂后感覺不到她對自己的威脅,就沒必要難為她。

畢竟呂雉雖然手段殘忍,但也不是那麼特別無理的人。

而薄姬比曹氏更加謙卑了,她只受到劉邦一次的寵幸,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地位,做事就更加的謹慎了。呂雉同樣看她對自己沒有威脅,最後劉邦駕崩後,就讓薄姬去她兒子劉恆的代國做王太后了。

而戚夫人則不同了,她和呂雉已經不是單純的爭風吃醋了,而是成了政敵了,若只是爭風吃醋,呂雉或許不會對她那麼殘忍弄成人彘,頂多就處死了,可以他們是政敵,戚夫人的存在就是對自己的威脅,同時呂雉又非常恨戚夫人的。所以下手就特別的殘忍。

因為戚夫人仗著劉邦的寵愛,就在劉邦耳邊吹枕邊風,本來劉邦路上不喜歡呂雉的兒子劉盈,喜歡欺負人的兒子劉如意,聽她一說,劉邦就想廢太子劉盈。


這讓呂雉當然很生氣,最後經過大臣的反對,同時劉邦看到太子和呂后羽翼已成,自己也沒有多少精力,廢太子這件事就沒有成功。

但是呂后卻記在心裡,恨著戚夫人,所以呂后只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中孚鑑


公元前205年,項羽率領3萬軍隊從齊國出發,千里奔襲到達彭城(即今天的江蘇省徐州),打的劉邦丟盔棄甲,這一戰輸的那叫一個慘,連家屬也被俘虜了,只得隱姓埋名逃到山東定陶。

戰場失意情場得意,劉邦逃難期間得到一戶戚姓父女的幫助,甩開追兵後,劉邦表明了身份。戚家女兒年紀不滿二十,十分貌美,還精通音樂和舞蹈,劉邦初見她時便愛慕不已,很快就成了親,成功抱得美人歸。

跟著劉邦回到漢軍之中不久,戚夫人就有了身孕,後來生下劉邦的第三個兒子劉如意,戚夫人這前半生像是灰姑娘的華麗轉變,然而她接下來的日子卻不好過。

戚夫人的到來無疑對呂后的地位產生了影響,好在建立漢朝後,劉邦仍然將自己的髮妻呂雉封為皇后,故而呂后也沒有向戚夫人和她的兒子發難,並且表現得並不太在意戚夫人得寵。其實,身為一個女政治家,她在意的是權利,而且她知道自己不再年輕,和青春貌美的戚夫人爭寵自然比不過。只要戚夫人做的不太過分,沒有觸及她的根本利益,呂后也就懶得管她了。

隨著劉如意的逐漸長大,劉邦發現劉如意非常的像自己,而反觀呂后的兒子劉盈為人仁弱,不像自己的做事風格,故而十分喜愛劉如意。

戚夫人身為劉如意的母親,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於是仗著劉邦對她的寵愛,懇請劉邦改立劉如意為太子。久而久之,劉邦便將這個想法提上日程,為兒子的太子之位鋪路,他先剝奪了呂后女婿張敖的趙王之位,然後換劉如意為趙王,這只是第一步。

劉邦常在戚夫人的宮中抱著劉如意,說會立其為太子之類的話。後宮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呂后的眼線,很快,這話傳到了呂后的耳朵裡。呂后又恨又慌,要是太子劉盈被廢,她不僅皇后之位不保,而且也絕不容忍她們母子以後得居於人下,於是她想盡辦法想要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

當劉邦在朝堂上正式提出要廢太子時,遭到了大臣的強烈反對,其中反對最強烈的是劉邦的同鄉周昌。

周昌聽到劉邦想要廢太子的時候,非常激動,因為口吃憋得滿臉通紅,老大一會兒才說出:“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劉邦見到這種情況大笑不止,同時也意識到這事還得斟酌。

呂后知道這只是一時的平靜,指不定哪天劉邦又轉心思了,呂家人也深知此事關乎家族利益,極為上心,但苦思之後仍未找到解決太子的地位的好辦法。這時有人舉薦了張良,呂家人向張良求教,並採納了張良的點子。

呂家找到商山的四個有名的大賢者,不惜重金狠狠的砸,終於將四位都請來輔佐太子。這個辦法果然奏效,一天,劉邦見太子身後跟著這四個人,很驚訝,連自己都請不來的人,現在居然跟了太子劉盈。劉邦思前想後,終於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

戚夫人聽到這消息後,頓時失了神,這一步她走錯了,她知道自此和呂后結下樑子了,她知道呂后是個得罪不起的狠角色,只好退而請求劉邦想個法子,能保證日後她們母子兩人平安。

劉邦雖然嘴上答應了,但也想不出好方法,呂后是自己的髮妻,戚夫人是自己的至愛,一時間左右為難。有個叫趙堯的大臣提議:周昌雖然結巴,但為人卻讓人很敬畏,尤其是呂后對他也很敬畏。可以任命周昌為趙國國相,輔助趙王管理趙國。

這個辦法好比是一個定心丸,戚夫人也心安了,然而,這個定心丸剛揣了幾年,劉邦這個保護傘就去找閻王下棋了,戚夫人的末日也來了。

呂后在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把戚夫人給抓起來,關在一個小巷子裡,不僅給她穿囚犯的衣服還讓戚夫人整日搗米,不搗出一定數量的米就不讓吃飯。

戚夫人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兒子好歹也是皇子,就做了一首歌讓人傳信給自己的兒子,讓他來救自己。沒想到呂后知道了,派人去趙國,想要把劉如意帶回長安斬草除根。

周昌明白,真讓劉如意去了長安就再也回不來了,因而找藉口說趙王身體不適,不能去長安。呂后知道周昌是個絆腳石,乾脆把周昌從趙國調到了長安任職。周昌剛離開,劉如意就被帶到了長安。

劉盈是知道呂后心思的,他把劉如意帶在身邊,對這位兄弟很是關照,讓呂后沒有加害他的機會。

一連20多天,呂后都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但百密終有一疏,一天早上,劉盈起床時見到劉如意還在睡覺,不忍心叫醒他,就自己獨自一人出去。當劉盈再次回到劉如意身邊時,劉如意早被灌下毒酒毒死了,對於這種情況,劉盈雖然十分悲痛,但卻毫無辦法。

戚夫人沒什麼指望了,呂后虐待她更加放肆了。不久,呂后就讓人把戚夫人的雙腳雙手給砍了,又挖出了戚夫人的眼睛,把她的耳朵燻聾,還讓戚夫人喝下了啞藥,最後又把戚夫人扔進廁所,讓她在裡面等死。幾天後,戚夫人悲慘地死去了,屍體又被呂后派人制成了人彘,還讓兒子劉盈參觀,讓他明白政治鬥爭的殘酷。

戚夫人死得到後人的同情,被奉為廁神,後來逐漸演變成司廁之神,掌管天下茅廁,並代卜人事的吉凶。每當上元節和中元節的時候,就在家裡的廁所外祭祀戚夫人。


暢銷書會


呂后對戚夫人,恐怕是「怕」多過「恨」。

在漢初的權力結構中,呂后和戚夫人,都是依附於劉邦而存在的。

作為劉邦明媒正娶的妻子,呂后對於漢興的唯一貢獻,便是吃了項羽兩年的牢飯,但也正因為呂后成了項羽的人質,所以劉邦君臣才多少有些束手束腳。

從現存的史料來看,劉邦最初未必知道呂后和自己的父親還活著——直到項羽打不過劉邦,把劉邦的父親綁上兩軍陣前。

雖然劉邦用「分我一杯羹」的話暫時搪塞住了項羽,但實際上,無論是項羽君臣,還是劉邦君臣,都甚至,劉邦的家人放在楚營,漢軍難免會投鼠忌器,於是,有了後面的鴻溝議和,有了項羽歸還劉邦的父母妻子。

我們假想一種極端情況,如果當年項羽射向劉邦的那一箭的毒箭,然後劉邦死於非命,太子劉盈繼承漢王之位,劉盈會不會為了救出唯一的母親而向項羽俯首稱臣呢?

所以,呂后吃項羽牢飯的事,既是功,也有可能演變為過。

作為劉邦受封漢王后最受寵又有可能是劉邦成為漢王后的第一個妃子,戚夫人怕是在呂后吃牢飯的兩年裡事實上統領了劉邦的後宮吧?雖沒有王后的名分,怕是有王后之實吧?漢政府上下,怕是也有依附於戚夫人的黨羽吧?

呂后在楚營吃牢飯,很是辛苦,戚夫人時長陪伴在漢王劉邦左右,侍奉劉邦,就不辛苦嗎?

所以,對於漢興,呂后和戚夫人,怕是半斤八兩,誰也不輸於誰吧?

呂后唯一贏得過戚夫人的,便是正妻的身份,呂后之子劉盈唯一贏得過戚夫人之子的,便是嫡子的身份。

但劉如意也有劉盈遠遠不及的地方,那便是像劉邦,這個很要命。

劉邦是罕見的雄才大略之主,如果劉如意也有劉邦的本事,漢室江山,怕是能綿延更久。

隨著劉如意越長越大,作為嫡子的劉盈,原本的年齡優勢便越來越不明顯,劉邦也逐漸生出廢太子的想法。

若不是得到張良的計策,恐怕沒有跑去前線跟淮南王英布正面剛的劉盈,將會徹底失去太子之位。

這是呂后最為恐懼的。

因此,劉邦一死,呂后便把戚夫人發配到永巷為奴,劉如意一來京城朝賀新天子,呂后便迫不及待地殺死劉如意,而後又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在肉體上徹底消滅了劉如意母子後,呂后才稍覺心安。面對強有力的政敵,呂后從來都是一個字:殺!對劉如意母子如此,對韓信也是如此!對彭越也是如此!對親孫子劉恭也是如此!

我是金戈,如果你覺得我這篇回答有那麼一絲道理,請給我點個贊!如果你希望繼續看到我的回答,請在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或在微信上搜索“jin_sg”關注我的公眾號。


遙望燕園


漢高祖劉邦在眾多妃嬪中,特別寵幸戚夫人,曾經還打算另立戚夫人所生皇三子劉如意為皇太子,後來因為朝臣反對最終沒有改立太子。這一事件是呂后對戚夫人恨之入骨的最主要原因,而不是簡單的女人間的爭風吃醋。



劉邦特別寵愛戚夫人母子,把劉如意封在又近又富的趙國當國君,還多次因為戚夫人說罵呂后,呂后始終耿耿於懷。呂后專政後,非常殘忍的折磨戚夫人,把她變成了“人彘”,並殺死趙王劉如意。可見,有時候太過寵愛反而會造成傷害。


津城沐雨


呂雉的瘋狂完全是劉邦一手刺激起來的。在劉邦還僅僅只是地痞流氓的時候,呂雉就嫁給他了,這時候的呂雉雖說不上如何如何的好,但是也是一個明事理,懂家庭的一個婦道人家。

劉邦後來出去打仗了,呂雉一個人操持家裡,撫養孩子,也不曾有多大的怨恨。真正讓呂雉的瘋狂種子發芽的還要說到,劉邦的彭城之敗。劉邦自從出去打仗就步步高昇,一度忘記了家裡還有一位糟糠之妻,在關中享受溫柔鄉,彭城慘敗之後,劉邦終於想起來還有個原配妻子,於是就回家接呂雉,但是這個時候的呂雉已經被項羽拿下了。

呂雉在項羽軍中,不但身體上飽受牢獄之苦,天天面對項羽虞姬的恩愛,在精神上也是飽受折磨。

而當項羽用呂雉及家人威脅劉邦是,劉邦“殺吧,我看著你殺”這種話就徹底的傷了呂雉的心。

雖然在軍事上可能無可奈何,但是呂雉是一個女人,女人而已。後來呂雉回到劉邦軍中,迎接他的不是噓寒問暖,迎接他的就是劉邦跟戚夫人的如膠似漆。

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這個時候,呂雉就對戚夫人產生了仇恨。其實作為皇帝劉邦來說,呂雉對戚夫人的仇恨還在容忍的範圍內,畢竟劉邦是皇帝。

但是當戚夫人攛掇劉邦廢太子劉盈,立自己兒子劉如意為皇儲時候,呂雉整個人就炸了。搶走了自己的男人忍了,現在還打上了自己兒子的主意,這就不能忍了。

呂雉先是想辦法請高人出山穩定劉盈太子之位,後來在劉邦去世後,將戚夫人作為人彘,折磨三天三夜才斷氣。之後,呂后相繼毒殺、害死劉邦的多位子嗣,削弱劉氏,擴大呂家的勢力,企圖徹底吞食劉邦的天下。可以想見,作為妻子,呂雉該有多麼的恨劉邦和戚夫人。


笑嘗歷史百態


呂后是劉邦貧賤時的原配夫人。戚夫人是劉邦做漢中王時,娶的妾。呂后為何只對戚夫人恨之入骨?

原因很簡單,有些《史記》言明瞭,有些稍微含糊一些:


一是劉邦最寵愛的是戚夫人,疏遠了呂雉。呂雉嫉妒。以呂后的性格,劉邦崩後,戚夫人必死。

二是戚夫人勸說劉邦,廢除太子,立劉如意。劉邦也有此意。但呂雉握有大權,再加上群臣反對廢嫡立庶。劉邦也無可奈何。

以上兩點,決定了呂雉必殺戚夫人。

三是戚夫人可能在劉邦面前誣陷呂雉,說呂雉與某人通姦。此事很可能是戚夫人捏造的。所以呂雉恨透了戚夫人。不但要殺他,還要把他做成人彘。即使呂后真與別人通姦,劉邦也是啞巴吃黃連。

戚夫人不識時務。她不知道,只要有呂雉在,劉邦無法廢嫡立庶。即使真的廢嫡立庶。劉邦死後,呂雉和群臣照樣能把儲君劉如意殺掉。

不作死,就不會死——戚夫人是也。


楊朱學派


有三大原因。

1.爭風吃醋。這是天性所致,無一例外。劉邦納三宮六院,呂后沒辦法管,但是,只待見戚夫人而冷落她,這肯定無法接受。

2.掃清障礙。戚夫人曾經差點讓劉邦換太子,這就是作死的節奏。就算呂后高風亮節,能夠以國家為重,但她不得不擔心自己的利益和死活。所以,先下手為強是必須的。

3.殺一儆百。新政權要立威信,總喜歡殺幾隻雞給猴兒們看。劉邦死後,難免有人見異思遷蠢蠢欲動,出於震懾考慮,打幾隻出頭鳥很有必要。而戚夫人恰恰不願意賣賬,被貶後還不夠老實,那就不是作死,而是找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