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會向唐朝學習?

陳蟲工_Caroline


日本是一個島國,物資較為缺乏,覬覦大陸,他不斷地學習,只求有朝一日入主大陸,享用大陸的地大物博。並不因為日本與大陸兩岸相隔,日本就與大陸不相往來,其實不然,日本和大陸,尤其是中國有著頻繁的往來。

早在秦朝之初,方士徐福率領秦始皇給他的五百童男童女東渡尋“不死藥”,就有傳說他們到了日本。日本也有徐福廟之類的紀念,他們所尊崇的神武天皇就有可能是徐福。而到了魏晉,魏明帝曹睿甚至給了日本女王卑彌呼王稱號。那為什麼日本只認唐朝?

1. 唐朝國力強盛、人民富足。中原地大物博,加之唐朝君主勵精圖治,唐朝國力甚至超越曾經的漢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當時西方是中世紀,東羅馬帝國也正和穆斯林打得不可開交)。日本當然深知這一點,尊崇唐朝的科技和文化。

2. 日本曾大敗於唐朝軍隊。日本趁三韓(新羅、百濟、高麗,當時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內亂,日本幫高麗攻擊新羅,新羅也找來了唐,唐朝軍隊所向披靡,把日高聯軍打得節節敗退。而唐朝先進的科技讓他們歎為觀止,從此日本上百年不敢出兵大陸。

3. 日本對唐朝派遣了許多留學生,也就是“遣唐使”。日本在被唐朝大敗以後,虛心學習唐朝技術(現代輸給美國也是如此,可能是民族的性格),便派遣船隊,將日本的許多學子精英送過東海黃海。

學子們回饋給日本許多的先進科技,包括政治制度和建設方針等。比如,日本也存在科舉考試;現代的奈良城、京都城就是當時長安城的翻版,是當時全日本人嚮往的都城。而日本的許多學子也被任命為大唐的官員,其中就有一個較為著名的官員,叫阿倍仲麻呂。他在回國過程中,遭遇了風暴,有傳言他死了,李白還為他寫了一首詩《哭晁衡卿》(晁衡也就是阿倍仲麻呂)可見當時的留學生在唐朝有多大的地位。<strong>

無論如何,日本在唐朝的科技文化薰陶下不斷成長壯大,這也不難怪他會只認唐朝。日本在磨難中開花生長,即使在歷史上犯過錯誤,但其積極學習、知錯就改,是值得學習的。他與唐朝的親密關係,也是我們應該發揚的友好精神。

<strong>


鄧海春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日本的起源吧,對於日本起源,眾說紛紜,連自己都不知道根在哪。相傳最多的是周朝吳伯放棄王位東渡創立大和名族,但遭到日本學者反對。而日本獨特的環境文化使日本變得與鄰國極其敏感。而在唐朝,對外政策寬鬆,與各國交流往來,這是封建朝代最為鼎盛的時刻,四方來朝賀,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基本都是大和名族,凝聚力極為強悍。對強者有著狂熱的崇拜,唐朝,黑船事件之後的美國都是日本願意學習的榜樣。

儘管日本在出師之後總想對師父下手,但在學習期間他們比誰都認真。唐朝歷史文化對日本而言,是強者的歷史,就像在侵華戰爭時候,日軍高級將領都是非常想把唐朝文物據為己有。強者的文化對他們有極大的吸引力。

日本是一個尊重強者的國家。你在強大時候,他只會學習你。黑船事件後,日本對政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明治維新開始打開資本主義道路。當時歐美列強稱日本為“東方的猴子”,但最後卻不得不佩服日本顯著的進步。這一點在唐朝也是一樣,日本將唐朝先進的社會制度運用到自己身上,使封建帝制才徹底穩固下來。所以,日本崇拜唐朝歷史文化是因為唐代時中國的強大,日本有學習強者的特點。只有強大了,別人才會熱衷於你的歷史文化。





隕落一一


日本這個民族的最大優點,就是誰在世界上最強大,就學習誰,並且精心研究,加以創新,形成更獨到進步,比如說他們全盤接受漢字,又創造了平假名,學唐制,但對內宮毫無人性太監製與令人至息的科舉制堅決拒之。英國工業革命成功,迅速明治維新,變成工業強國與軍事強國。二戰失敗,向美國學習市場經濟,汽車技術與流水線作業,又克服了美國車的浪費燃料與佔地太大,形成獨領風騷、當世界汽車領頭羊,而佔領世界汽車市場首位達三十多年之久。如果中國重新成為世界上第一強國,毋容置疑,日本必會全力重新學習祖國,即使目前,日本對中國的研究與重視,遠超過了中國對日本的研究和重視,但這都日本的優點,能時時轉敗為勝,或立於不敗之地。遠遠不是我們所說的什麼小日本,那麼簡單。看看今天工業領域,日本處處技壓世界群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