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你也剁手了嗎?

最早在雙11做促銷的互聯網公司,不是京東,不是阿里,而是盛大。

想不到了吧?

之所以定在雙11這一天,盛大取的是光棍節的概念。

因為遊戲玩家,就喜歡在遊戲裡結婚。

所以盛大定了兩個日子,一個是1月11號叫小光棍節,另一個是11月11號叫大光棍節。

然後在這兩天遊戲裡搞促銷,效果極好。

大光棍節最早是在遊戲彩虹島上線的,銷售破紀錄,後來年年搞,後來每個遊戲都搞。

那個時候,盛大的CFO叫張勇,現在是阿里的CEO......

今年雙十一的成交,理論上難以超越去年!

房價沒漲、股市大熊、P2P爆雷、幣圈癱瘓……如果今年還能大幅超越去年,把這中間原因扒拉清楚是可以拿經濟學獎的。

今年的雙11成績已經出來了,淘寶2135億,京東1598億,蘇寧一直不說,只說全渠道增長163%,保守點有500-600億吧。

再加上亞馬遜、噹噹、拼多多、蘑菇街、唯品會等,5000億的銷售額還是有的。

這麼多錢,都哪兒的老闆們出血多呢?

先看省份!

雙11,你也剁手了嗎?

廣東冠軍,江浙滬包郵區前四,北京第五。

翻到後幾名,出現了內地四川、河南、湖北的影子。

如果按照城市進行排名的話:

雙11,你也剁手了嗎?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折桂,北京穩居次席,大本營杭州奪得探花。

隨後是華南雙雄廣州和深圳,6-10名被熱點強二線城市佔領。

也就是說:經濟好的省份,消費自然就高。

經濟能力強的城市,消費自然有底氣。

有錢,才敢買。收入高,才有底氣買。


上邊說到,全網成交量在5000億以上。

那麼,這筆錢什麼概念呢?

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一共才13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也就9100億。

換句話說,我們這10天的線上銷量,就趕上半年的對美進口量了。

如果這個勢頭能夠保持下去,我們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內需拉動的國家。

完全可以不再依靠進出口與投資。

但仔細分別,是嗎?

一見了大數字,大家都想做點文章,卻居然分析出來兩種截然相反的結論:主流媒體敲鑼打鼓地喜迎“消費升級”,而悲觀派則認為屬於“消費降級”,因為大家都在淘便宜嘛。

到底消費升沒升級,其實大家心裡自己跟明鏡似的!

表面上看都有理,仔細一看都不靠譜。

消費升級,其實是個結構問題,而不是消費總量問題。

消費升級,是今天你吃雜麵饅頭,明天吃上了白麵饅頭。

而不是,今天吃1個雜麵饅頭,明天吃了2個雜麵饅頭。

就好比眾所周知的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支出佔消費總額的比重。

如果1個家庭年收入10萬,去年吃飯花5萬,今年吃飯花8萬,還能說是消費升級麼?

通貨膨脹還差不多吧。

那麼5000億背後,隱藏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1,商家被迫參與。

無論你賣什麼的,優惠全部鎖定在雙11這一天,早下單了不賣給你。

這樣的話,你在兩個月前看到想買的東西,突然想到2個月後可以便宜10%甚至20%,那還買啥?

若不是急需的東西,乾脆等兩個月再說。

所以雙十一的火爆是以擠壓前後兩個月的平時銷售額為代價的,倆月的需求堆到一天,它能不爆棚嗎?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9月10月的消費需求全部延遲到11月爆發,9月和10月消費數據不好看,那11月肯定很好看。

再延伸一下,12月,1月的消費數據一定有很難看。

因為雙11已經把後兩個月的需求提前透支了,剩下兩個月的時間,消費者唯一做的是事就是:吃土。

因為要還花唄、還借唄、還信用卡。


2,消費平臺轉移!

每年交易額的大幅增長,最重要原因還是消費平臺的大轉移。

目前,我國還處於從實體店到電商平臺遷移的大躍進當中。

而這部分增長,正是線下門店所失去的。

不信去問問,今年線下實體店的生意,是不是比往年更難做了?

現實中的百貨商店,已經不知道關張多少了,即使沒有關張,也是在靠著線下體驗在苦苦支撐。

比如:電影院、餐飲、遊樂場。

也就是說,從實體店向電商轉移,日後還會持續,一直達到1個新的平衡--全民網購。

而什麼時候實體店會回春呢?

當大家被網購坑的不再信任的時候,還會轉而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店出發。

3,消費品類逐漸齊全,

無論升級還是降級,很多人說不清楚。

但一涉及到結構,就顯得比較高大上了。

比如:之前大家都是買衣服,買鞋子,現在買的是美妝、家電、醫療、健康產品。說明消費升級了。

這話,也對,也不對。

對的是,確實現在物品種類比較齊全,什麼都可以買到。

不對的是,10年前,衣服鞋子作為最低的電商門檻商品,不賣衣服賣什麼?10年前,在網上賣家電,恐怕你也不敢買吧?

這10年,是電商平臺逐步拓展至全行業的十年,剛開始賣點衣服,一目瞭然,買到假貨損失也不大。

後來慢慢建立信用體系,售後物流能力開始提升,廠家旗艦店開始入駐,小家電大家電才次第參與進來。

而醫療、健康產品等,是監管最嚴厲的領域,到現在都不能隨便在網上賣藥呢,所以是最後一批入場的。

所謂的“結構升級”不過是各大品類入場順序而已,一個嚴重失真的數據。

10年前的家電,國美蘇寧打的不可開交。

10年前的美妝,大家還是習慣於去超市

10年前的醫療,絕對是平價大藥房的天下。

只不過現在,他們都轉移到線上來了。

這樣搞,也給國家出了一個難題!

這經濟,沒問題啊,你看消費多火爆?

那麼,管理層在制定政策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失真的數據。

在明明經濟不假的時候,看到消費火爆,會讓管理層誤認為經濟沒有問題,而不做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適時調整,那麼日積月累的問題則會被掩蓋。

所積壓的後遺症則會越來越嚴重,最後不得不用手術解決問題。

而且,政策的滯後勢必會造成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居民不滿的意識增強,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縱然雙11可以讓居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折扣,也希望各大平臺在做活動的時候,低調一點,穩妥一點,不要透支未來的消費來滿足當前自身增長的需要。

雙11,你也剁手了嗎?

點擊“瞭解更多”或下方按鈕,立刻進入高速申卡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