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為什麼打不過朱棣?

一名打工的大學生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調用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歷史大學堂


1. 年齡

明成祖朱棣的生卒年月為1360年5月2日自1424年8月12日,發動靖難之役的時間是1399年。建文帝明惠宗朱允炆,生於1377年, 卒年不詳。也就是說,朱棣比朱允炆大17歲,朱棣39歲帶著自己兩個兒子起兵的時候,朱允炆才22歲。歷史上並不排除有像康熙這樣年紀輕輕就剷除鰲拜這樣的壯舉,然而那也是在皇宮內院秘密謀劃,突然行動,預先並未聲張。

相差17年的成長經歷註定了作為侄兒的朱允炆再怎麼傑出,也比不過作為舅舅的朱棣。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歲就受封燕王,因為居住在老家鳳陽,比起生下來就在首都王府裡的朱允炆更瞭解民間疾苦,洪武十三年,也就是20歲那年,就藩燕京,也就是說當朱允炆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和一幫儒生坐而論道的時候,朱棣已經騎著戰馬在邊塞砍人,隨時是提著腦袋玩。他先後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立下響噹噹的戰功。

在朱元璋晚年,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都去世以後,朱棣的軍事實力和輩分地位,首屈一指。

一個戍守邊塞,手握重兵的叔叔,突然有一天聽說自己還在撒尿和泥的侄兒要把自己整死,你說他會怎麼辦?

2. 性格

朱允炆的性格非常溫柔儒雅,自幼學習儒家經典。保受戰亂,需要安定的新朝確實需要這樣一位寬仁的帝王,民眾才得以休養生息。他最大的政治成就,大概就是洪武二十九年,參考《禮經》,將《大明律》裡的嚴刑峻法進行了一定刪改,洪武三十一年,實施寬政。客觀的說,對於老百姓來說,這是一個深得人心的好皇帝。

然而對老百姓寬仁,對自己的皇室宗親,他卻一點也不手軟,而且非常理想化,認為自己是天子,削藩有理,於是就大張旗鼓的開始廢除藩王。

對於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岷王這些反應慢半拍,實力又不如中央政府的,收權還算順利,但是對於燕王這樣虎踞龍盤於北國邊塞的大將,他也採用老辦法。以為派幾個封疆大吏過去宣宣旨就可以讓一大票人束手就擒,未免過於天真不切實際。

3. 實力

建文元年一直到建文四年,朱允炆的中央軍和朱棣的燕軍最初的實力是不分高下的,而且還有像耿炳文、徐輝祖、鐵鉉這樣忠勇可靠的將領在前線死守。四年中,兩軍其實一直是你進我退,互相鉗制,有勝有負。然而正是因為差距不大,稍微有一步棋走錯,便是萬劫不復。

在指揮軍隊上,朱允炆就不是朱棣的對手了,他至少犯了兩個錯誤,因為戰事失利,就用李景隆換下善於防守的老將耿炳文,是為臨陣換將,兵家之大忌。

建文四年,何福、平安率領的中央軍在小河大勝燕軍;而徐輝祖也在齊眉山獲得大捷。燕軍恐懼後計劃北歸。朱允炆誤以為燕軍已經北撤,召徐輝祖班師,致使何福孤軍奮戰。於是在靈璧之戰中,燕軍大勝。是為分兵減灶,兵家之大忌。

相比朱棣,朱允炆有一個很大的麻煩,為他效力的臣子,更多是為朝廷效力,吃的是官飯,除了個別君子,大多數都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降,大不了換個主子,挪個地方繼續混飯吃,然而朱棣的軍隊,如果打不贏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全部都得齊心協力,一心賣命。事實上,盛庸、李景隆、陳瑄這些曾經抗擊燕軍的朝廷要員,最後關頭都是投敵變節了的。

4. 詭詐

相比起燕王裝瘋賣傻,秘密準備,先發制人的策略,朱允炆做什麼都是光明正大的,可能在他認為堂堂朝廷,舉國之力,治一個叛軍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兵不厭詐,對於動輒就上萬人的生死之戰,他還是太缺乏瞭解。

朱允炆身邊是方孝孺這樣的迂腐文人,而朱棣身邊是姚廣孝這樣的世外高人。幾番交手,就知道定力和對策的高下了。

在當時的環境下,建文帝比朱棣唯一佔優勢的一點就是道義和法統,他畢竟是舉國皆知的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然而,就是這僅有的法統的防線也被朱棣的詭詐輕易破除,叛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至少表面上並沒有反對法統,至於打回了南京要怎麼做,那就不知道了。


HannibalLecter


靖難之役中,身為皇帝的建文帝不論是從名分大義還是軍事實力,都遠超燕王朱棣,但最終失敗的卻是建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不當,其中有些人甚至堪稱奇葩。

要說建文帝的爺爺朱元璋老爺子,那真是“一把金刀安天下,南西北六第一人”,算得上一條好漢。但也就是一條好漢而已了,要說到治國理政真是有點為難他了。

另外,他給他嚴重仁厚兒子朱標的“拔刺”行動,乾的實在是有點太徹底,等到朱標先他而去,給孫子建文帝留下的真是個爛攤子。

李景隆

替建文帝出征的李景隆實在是個草包將軍,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幼和建文帝關係很好,再加上老爸李文忠是員悍將(明朝開國第三功臣)。

對於這個官二代發小,建文帝是及其信任的,出征前親自到江邊餞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其“便宜行事”之權。

《明史·李景隆傳》:及燕兵起,長興侯耿炳文討燕失利,齊泰、黃子澄等共薦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為大將軍,將兵五十萬北伐。賜通天犀帶,帝親為推輪,餞之江滸,令一切便宜行事。

結果,當朱棣聽說是他率領五十萬大軍北征,高興的都樂了,對身邊人說:“李九江(景隆小字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

朱棣算是沒說錯,李景隆真是個坑。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李景隆兵圍北平,朱棣自己跑到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去弄兄弟寧王的蒙古騎兵去了,只扔下一萬老弱殘兵給長子朱高熾守城。

估計要是李景隆攻下北平,俘虜了朱高熾,後世一定會有人說這是朱棣借刀殺人之計,好讓當時自己更喜歡的二兒子朱高煦上位。

但李景隆真給面兒,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九門死活就是沒打下來。期間,都督瞿能幾乎攻破張掖門,但李景隆就是非說有詐,生生逼著把軍隊撤了下來。

建文二年(1400年),運輸大隊長李景隆又帶著六十萬人,再次誓師北伐,這次更乾脆送了全軍的輜重給朱棣。

要說打仗打不過也就算了,等朱棣兵發南京時,李景隆有蹦高表示要出城和朱棣玩命,結果打開了金川門,燕軍一擁而入奪了南京城。旋即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史稱“金川門之變”。

從他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來看,這哥們已經不是“豬隊友”能夠形容的了,簡直就是個臥底。

所以,朱棣登基後,建文帝身邊的文臣武將都死得很慘,唯獨李景隆居然以靖難第一功臣位列首班(“景隆猶以班首主議”),受封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增祿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四百兩、彩幣四十表裡、鈔四千貫”,甚至超過了大功臣丘福。

朱棣也很逗,面對群臣質疑李景隆封賞時,給了一句“默相事機”的評語,簡直就是明朝版的“你懂得!”

除了武將之外,明朝軍事技術的衰退也是建文帝倒黴的一個方面。

朱元璋起兵之時,元朝軍隊中還保留著回回炮的製造使用技術。朱元璋在包圍張士誠老巢蘇州時,已經從投降的元軍手裡獲得了回回炮的使用方法,並以此迫使張士誠投降。

但朱元璋建國後的國家施政,讓明朝各行各業的技術水準都大幅度降低,短短几十年後,明軍已經忘記了世界上還有回回炮這種東西。

在北京城下,朱高熾乘隆冬時節在城牆上澆水,明軍士兵就攤開手對李景隆說:“城上都是冰,俺們爬不上去。”

朱棣的軍隊也沒好到哪裡去,鐵鉉堅守濟南,朱棣也一樣望城興嘆,沒有任何使用攻城機械的記載。

從這個角度上說,李景隆獲評靖難第一攻還真是實至名歸,要是沒他打開城門,建文帝要是咬牙堅守南京,說不能真能拖出什麼變化來。

再說建文帝身邊的文臣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位算是建文帝的核心智囊了,可惜這三位學識都是頂尖水準,但說到治國方略水平實在不怎麼樣。需要心狠手黑的時候優柔寡斷,需要從長計議的時候又過於操切。

比如說,建文稱帝后,朱棣進京朝覲,“行皇道不避”,這種公然僭越的舉動,當時就有大臣建議直接扣了朱棣治罪。大臣卓敬則建議藉機將燕王遷封到南昌,既維護了親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

對於這些快刀斬亂麻的建議,三位核心智囊居然顯得非常優柔寡斷,讓朱棣逃過一劫。

等到削藩迫在眉睫時,他們又摒棄了其他大臣(高巍)主張採用漢武帝“推恩法”的方式曲線削藩,將諸藩土地分封個其所有兒子,而不是嫡長子一人,逐步削弱藩王的權勢。

這時候,三位又感覺此法效果太慢,要求強力削藩。其實,他們都是飽學之士,西漢晁錯削藩導致“七王之亂”的舊例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們顯然錯誤的判斷了形勢,自以為朝廷的勢力遠超諸藩,足以便宜行事。

我們前面提到的頭號臥底李景隆還是黃子澄親自向建文帝推薦的,用這個明朝趙括替代了身經百戰的老將軍耿炳文。

所以,建文帝身邊的頂級智囊團,既看不清大勢,又沒有識人之明,難怪建文帝會在靖難之役中,迅速就敗下陣來。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朱允炆對戰朱棣,在各方面朱允炆都有碾壓式的優勢。在絕大多數人看來朱允炆就算隨便動動手指頭也能讓朱棣死上一百回。從下面這張圖就能看出雙方實力相差有多大!

即便這樣,手握一手好牌的朱允炆卻打爛了!究其原因,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允炆太仁慈,不夠心狠手辣。但這其實並不是重點。雖然朱允炆從小就孝順正直,登基後也推行儒學、重用文人。但是皇位的爭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相信朱允炆也深知這一點,朱允炆他不是聖人,面對你死我活的爭奪他也不可能做到絕對的仁慈!這一點從朱允炆銳意削藩就能看出來。登基第一年,他就對自己各位叔叔的勢力進行削弱,這期間肯定少不了流血犧牲和流離失所。對於老老實實做藩王的叔叔他都能下此狠手,更何況是已經舉兵造反的朱棣,他能保持仁慈嗎?


那朱允炆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對於形式過於樂觀,前期根本沒把朱棣放在眼裡,俗話說驕兵必敗。朱允炆的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表面看是仁慈,實質是朱允炆對自己實力的信任。因為我有一百種方法讓你死,為什麼還要揹負罵名呢?朱允炆的這種盲目自信是他失敗的一大原因。

第二個原因就是用人不當,方孝孺多次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誤判形式,給朱允炆提出錯誤意見。這對朱允炆的實力造成了毀滅性打擊!還有對李景隆的重用也是一大敗筆。開始老將耿炳文與朱棣形成對峙局面,就算不打,拖也能把朱棣拖死。可是朱允炆求勝心切,就讓李景隆接替了耿炳文。這簡直可以說是他失敗的一個轉折點。李景隆在與朱棣的對決中表現的就像一個“草包”!不僅戰場上節節敗退,而且在1402年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李景隆還大開城門投降相迎!用此等貨色來領兵打仗,不敗才怪!


民工小代


在整個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明朝靖難之役都是一場結局堪稱神奇的戰爭,擁有全國資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會在四叔朱棣面前敗的體無完膚,最終落得丟失皇位的悲慘結局!他為什麼會上演如此場面?之前好些史家認為,這是被他的皇爺爺朱元璋害的:拜朱元璋多年大殺功臣所賜,導致建文帝人才凋零,似乎就無力平叛了?

但是,如果仔細看看靖難之役的前後過程,這個鍋,決不能讓朱元璋背。建文帝之敗,不怨天不怨地,就怨自己不爭氣!

首先要說的,就是好些人忽略的重要一條:在靖難之役打響前,建文帝接盤的,是一個多麼好的家當,不止是一個國力空前富強的大明王朝和訓練有素的精良軍隊,更有皇爺爺朱元璋為他精心挑選的文武人才團隊!

在朱元璋晚年的佈局裡,早就預料到了建文帝可能面對的麻煩,因此為他精心選拔的,絕非好些史家胡謅的老弱病殘,相反是群星閃耀的強大天團。以武將說,明朝開國戰爭中最擅長騎兵戰的悍將郭英,正是朱元璋苦心留下來輔佐建文帝的,更有整個十五世紀,堪稱中國防禦戰實力最強的耿炳文,有這兩位老將坐鎮,就等於給了建文帝一矛一盾兩把神器,攻守都進退自如,哪怕對手強悍如朱棣,理論上說,也是翻不了天的。

至於文臣團隊,實力更是輝煌,後人大概只記得朱允炆身邊,諸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敗事的腐儒們,但事實上,朱元璋留在朱允炆身邊的,更有卓敬這樣的戰略天才,他的削藩戰略曾經叫朱棣驚出一身冷汗,卻被朱允炆輕鬆拋棄。一個文臣武將薈萃的團隊,足以保護朱允炆扛過任何叛亂災難。

但是封建專制條件下,一個有權任性的帝王,足以把這一切好局敗光,沒錯,說的就是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是一個學習很刻苦認真的好孩子,但絕不是一個擁有治國能力的好皇帝,從他登基之後的每一件事開始,幾乎滿眼都是毫無心智的瞎指揮,明明有可以提前扣押朱棣解決問題的機會,他聽從黃子澄所言放虎歸山,明明可以通過穩守拖死朱棣,他卻替換了防禦天才耿炳文,他任用的天才將領李景隆,更是怎麼打怎麼輸,幾十萬精銳軍隊,活活賠給了朱棣,最終也節節敗退,被朱棣要掉了命!

領導的素質,是一門強大的功課,作為一個好領導,並非只是會擺個樣子點個頭這樣簡單,一個領導者強大的抗壓能力和冷靜的判斷力,更需要殘酷的磨鍊才能成型。所有溫室裡的花朵類型的領導,更是難經風雨,典型朱允炆!


我們愛歷史


1399年1402年的靖難之役是明朝初年的一場血腥的帝位爭奪戰,手握正統名分、實力雄厚的朱允炆卻被起兵造反的朱棣打下皇位也算是奇聞了。建文帝為什麼打不過朱棣呢?

1、朱允炆和朱棣的實力對比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懸殊。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將自己的24個兒子封為藩王鎮守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這些藩王實力強大有自己的軍隊,少的上萬人,多的像燕王朱棣手中能有10萬人。

單獨來看掌握全國政權的朱允炆實力超過任何一個藩王,但朱允炆削藩還逼的自己叔叔湘王朱柏自殺的行為將所有的王爺都變成了自己的敵人。所以靖難之役看似朱棣勢力對陣朱允炆,實際上所有明朝王爺都出手了。

2、朱允炆和朱棣的能力問題。朱允炆長於深宮,三個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大學者,有知識、有文化、正直、滿懷理想,但都是書呆子,缺乏治理國家的經驗,你說他們教出的朱允炆能會打仗麼?

而朱棣長於行伍,從小接受徐達等開國名將的教導,軍事才能卓越。在成年後更是與北方蒙古人作戰幾十年,很會打仗。

3、朱允炆和朱棣與武將的關係天差地別。朱允炆從沒接觸過軍中將領,而且因為從小接受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些文化人的教導有些看不起武將,造成朝中文武失和,很多朝中武將給朱棣通風報信。這也是朱允炆的軍隊一旦遭遇挫折就有大批將官投降的重要原因。

而朱棣自己就是個武人,他老婆是徐達的長女,可以說和明朝開國武勳們關係甚密。而且朱棣多年來主持明朝北方戰事,兩次率師北伐,曾招降元朝太尉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在北方軍隊中很有影響。靖難之役一開始北方很多地區不戰而降,大大加強了朱棣的實力。

可以說朱允炆是將手中的一把好牌打爛了,朱元璋留下的雄厚家底被朱允炆錯誤的決策一次次揮霍掉。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徹底逆轉攻守之勢,於1402年攻下帝都南京。


當狗容易做人難


打不過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1.謀臣和統帥無能。當時雖然朱元璋殺能很多能力強的武將,但也還有像耿炳文這樣打過大陣仗的將領。當時準備任命耿炳文為統帥時,謀臣黃子澄進諫說耿炳文年老無力,換年輕活力的李景隆上。這個李景隆沒打過什麼仗,只會紙上談兵。當時他率軍攻北平城時,分兵幾個城門攻擊。當有一個城門就差一下要破時,李景隆下令停止攻擊。因為李景隆要來親自破掉城門。最後錯失戰機,破城失敗。每次把朱棣打的都要自殺時他卻出來捅婁子。後來朱棣打到南京他是第一個投降的。這個李景隆是和朱棣從小玩到大的,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放水。

2.建文帝心軟。在大軍出發時,朱允炆給統帥下了個非常傻X的命令:勿讓朕背上殺叔之名。就是讓部下不要把朱棣殺了。這命令被朱棣知道了那還了得。在後面的對戰中朱棣常常親自衝鋒,有時一場仗打下來要換幾匹馬。因為南軍不敢殺朱棣,只能攻擊他的馬了。這不是讓朱棣開了個無敵模式!


與子同袍


朱元璋趕跑殘元勢力建立明朝後,採取了一系列廢丞相加強君權的高度集權手法駕馭群臣 ;在地方上他則大肆分封諸王,朱家子侄又一舉掌握了地方軍事、行政實權。夯實朱家權力後,他殘酷屠戮功臣,對富家巨室則實行打壓、剝奪、流徙之策 。他處心積慮,手段陰狠刻毒,只為自家子孫後代“削棘”,以保朱家基業萬世長青。

史載,共有四萬餘大明開國功臣和江南富紳被他毫不留情地掃進了“錄鬼簿”裡。遭牽連而罹難者難以計數。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煞費苦心、不擇手段所做的這一切,卻是在公然悖逆歷史潮流,註定是不可能維持長久的。

報應很快就來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崩逝。因他最愛的太子朱標早逝,所以他遺命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帝,也稱建文帝。朱元璋搬掉所有潛在絆腳石,將天下大權都集中於朱家子侄之手,以為從此不必擔心大權旁落,永遠可以高枕無憂了。誰料,防得了外人,卻防不住自家人的覬覦之心。之後發生的同室操戈之悲劇,證明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臆想罷了。

朱允炆雖然坐上了皇位,但他的威望與實力遠不如諸王 。諸藩王,也就是他那幾位桀驁不馴且勢焰熏天的叔叔、伯伯們。彼時的大明,散居各地的諸侯王們手裡掌握的財權與軍權加起來超過了中央朝廷 。尾大不掉的藩王們已對明中央構成直接威脅 。所以剛上位的建文帝總有芒刺在背之感 。 他急欲削藩也是無法之法。不削弱諸藩勢力,打掉他們的囂張氣焰,朝廷就會淪為可有可無的擺設,甚至會反遭其害。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 。史載,他長得相貌不凡,儀表堂堂,而且城府極深,勁氣內斂,很有謀略,軍、政經驗之豐富,遠非新帝朱允炆可比。因他的封地有保衛帝國北部邊防的重責,所以手下兵多將廣,財雄勢大,為諸藩中實力最強者。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採納親信儒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建議,開始著手削藩。

在年輕的建文帝眼裡,自己那位實力雄厚的親叔叔、燕王朱棣就是第一塊要啃的硬骨頭。

由於明廷咄咄逼人的削藩政策徹底激化了中央與藩王們的矛盾,雙方的關係已經如干柴烈火,一點就著。諸藩與明廷已經公然決裂,而已成朱允炆眼中釘的燕王朱棣儼然已成眾藩之首。

建文元年七月,在奇僧姚廣孝的策動下,朱棣橫下一條心,以“清君側”的名義公然起兵造反。

朱棣大造輿論,以力主削藩的大臣齊泰、黃子澄為討伐目標,實則是衝著他覬覦已久的建文帝的龍椅去的。

朱元璋歿後,朱棣私下裡一直心懷不滿 。他認為:太子朱標死後,不論從哪方面看,帝位都非己莫屬 。而那個被老父親隔代指定為接班人、乳臭未乾的侄兒朱允炆,何德何能凌駕於自己之上,竟能繼承大明皇位?

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為爭奪最高權位而發生的戰爭 ,史稱“靖難之役”。

戰爭開局朱棣比較順利 。燕軍一路摧枯拉朽,不久就打到了山東境內。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燕軍主力圍攻濟南,不曾想卻遇見了對頭。山東參政鐵鉉性情剛烈,統兵有方,他屢次拒絕朱棣誘降,並率羸弱之兵矢志固守濟南 。燕軍數次攻城均被守軍擊敗,城下遺屍累累。燕軍在濟南城下鏖戰三個月,除了損兵折將外無一毫進展。朱棣每日督促將士攻城,他雖然志在必得,無奈那鐵鉉有勇有謀,軟硬不吃 。他指揮守軍前赴後繼,精血守城 。攻城燕軍死傷慘重,朱棣也差一點被守軍砸死。

望著固若金湯的濟南城,朱棣無計可施,大軍被牽制在城外寸步難移。

姚廣孝聞訊後命人飛馬送來快信,建議朱棣撤軍返回北平。姚廣孝認為,朱棣與侄兒朱允炆爭奪天下,與朝廷諸大臣乃至普通老百姓沒有多大關係 。所以,不必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更不必大量殺傷明軍,激起全國公憤,引來更激烈的反抗 。 當務之急是集中力量直搗明都南京,畢其功於一役。朱棣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議,大軍休整一番後,再次揮師南征。

這一次朱棣率燕軍主力果然繞過各大中城市,一門心思的撲向帝都南京。經過一番浴血苦戰,南京陷落,建文帝朱允文於熊熊烈焰中不知所蹤。

果如姚廣孝所料,帝都南京被燕軍攻陷後,駐守各地的明軍紛紛望風而降,不再拼死抵抗。朱棣順利地坐上龍椅,大明的江山輕易的換了主人。

身為一國之主、富甲宇內、手握更多資源的建文帝為何敵不過一個區區藩王?原來,在此之前,朱元璋將那些能征善戰的明朝開國功臣幾乎屠戮一空,導致燕軍發難時,朝廷居然沒有帶兵之將可用。建文帝無奈,只好起用並無指揮經驗的花花公子李景隆為帥。為保險起見,歷經明初浩劫後碩果僅存的老成宿將郭英擔當起了副將之責。建文二年(1400年)暮春時節,李景隆、郭英率60萬南軍官兵,對外號稱百萬,北上討伐朱棣。燕將張玉、朱能等率十餘萬兵將前去位於今天河北的白溝河一帶抵禦南軍。雙方剛一交手,南軍人多勢眾,居然佔了上風。南軍人數雖多,但將帥不和,令出多門,相互掣肘,所以並沒有能乘勢擴大勝果。無謀無勇的李景隆不聽郭英好意提醒,竟然連出昏招,督促軍隊大舉壓上。張玉瞧見南軍軟肋,於是當機立斷,利用有利時機大舉反擊,重挫南軍主力,直殺得屍積如山,血流漂杵。

數十萬南軍被燕軍殺的大敗虧輸,十不存一,雙方力量對比頃刻逆轉。從此以後,燕軍轉守為攻,大舉南進 。除在濟南遇到參政鐵鉉的有力抵抗而一度受挫外,戰事進展也算十分順利。

朱棣率燕軍一路勢如破竹,加上有宮中太監做耳目,終於在建文四年( 1402年)六月攻陷明都南京。

朱棣被群臣擁戴為帝,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坐上龍庭,立即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舉起了屠刀 。朱棣記恨鐵鉉,於是下令將他逮住,並處以寸磔酷刑。齊泰、黃子澄引頸就戮,並殃及九族。方孝孺拒絕合作(不願纂寫頌表),被滅十族,門生故就大多被牽連誅殺。

弔詭的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仍繼續實行削藩之策 。他嚴令各地藩王必須搬進南京居住,雖仍舊保留各種優渥待遇,但最終他卻讓這些驕奢淫逸的傢伙們變得有名無實。朱棣一改其父朱元璋的做法,設立內閣制度,此舉等於變相重啟相權,並逐步將天下大權集於一身。朱棣奪侄兒之位,卻繼續執行侄兒的削藩政策,說明分封諸王的做法早已不合時宜 。那樣做只會使諸藩各自為政,使中央政令不暢,且埋有巨大的隱患。

高僧姚廣孝高瞻遠矚,料事如神,不愧是“靖難之役”的首功之人。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姚廣孝“直搗南京”的神策,以朱棣有限的軍事實力,“靖難之役”的結果或許不會如此順利。假如朱棣死抱攻城奪地的過時戰略,駐守全國各地的明軍定會大舉勤王,這場戰役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假如真的打到那個份上,實力雄厚的明廷決不會輕易認慫,鹿死誰手,難以預料。

建文帝並非昏君,史家對他的評價並不低。只可惜大難臨頭時,他發現手中雖有百萬雄兵,但卻 沒有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去統率、指揮他們殺敵報國。於是乎,軍事實力強大很多的建文帝敗給了實力弱小的燕王朱棣。這種尷尬處境,應該拜他爺爺在立國之初大肆屠戮功臣所賜。

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建文帝朱允炆與明成祖朱棣間的成敗的差別要從兩方面來看。

明成祖朱棣


從個人角度來講,成長環境對人生的影響。朱棣雖然也是皇家血脈,但是大小跟著朱元璋東奔西跑到處打仗,生活條件不算艱苦也算是顛沛,而且是看著許多留名青史的名將如何帶兵打仗長大的,簡單來講就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之後還親自上陣殺敵,曾經北征過蒙古,因此即便是在同輩人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朱允炆則不同,作為太平時期的皇孫,受到的教育是正規的,學的也是如何治理天下,如何行德政等等儒家教育。不是說這樣的教育不好,反而可以行仁政的皇帝對於當時明朝是急需的。然而成長與教育背景的差別就體現在了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上。


建文帝朱允炆

從雙方較量時身邊的謀臣來看,朱允炆也是佔下風的,因為爺爺朱元璋在世時把能打仗的能折騰的武將幾乎都殺光了,留給了孫子一群治世所用的儒臣,因此在面對真正的武力威脅時,朱允炆身邊諸如方孝孺之流的迂腐文人與朱棣身邊真正擔得起“謀”之一字的姚廣孝,能力與見識高低一目瞭然。


此外,許多史家論證起來都會講到朱允炆過於急躁的削藩政策。朱元璋雖然殺掉了一大幫子武將,取而代之以朱姓藩王,求得一時安穩,卻是制度上的倒退。因此,可以理解朱允炆上臺以後削藩的經濟、政治需求。然而他沒有認真考量自己的實力貿然削藩,卻是敗筆。


當然,讀過這一段歷史的人大多也都會感慨朱棣的心理素質。亂世出英雄已經不容易,更何況在當朝政權穩定的狀態下“強詞奪理”的明搶皇位,這個行為本身也體現了他的個人素質與能力以及當時手中所掌握資源的優劣。


國家人文歷史


瞭解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比兵力比財力,在邊關的朱棣都無法和一國之君較量,然而事實是,朱棣勝出了。

其實,建文帝並不是個無能的帝王,只是他恰好碰上了流氓朱棣。

建文帝深得朱元璋喜愛,得到了最好的教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好學生。朱棣則不同,朱元璋並不喜歡他,由此也成為了社會青年,但是,他在邊關與蒙古人打交道中,學到了許多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或許他學會了許多陰謀詭計。

建文帝嫡孫襲統,居正朔之位,竟敗於起兵反叛的藩王之手,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出人意料的結局。總結起來,建文帝失敗原因不外如下: 第一,建文柔仁。燕兵將皆善戰驍勇之輩,建文帝竟於大戰前下明詔“莫傷害朕之叔父”,不明之至,致使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假使明軍在戰場上能“擒賊先殺王”,燕軍早就冰消敗亡。 第二,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皆書生,倉猝行削藩之計,不知兵事,沒有什麼大的戰略眼光,以致於誤己誤國,最後招致滅族慘禍。 第三,單用一將統帥軍隊。耿炳文一人統三十萬軍;李景隆兩次敗北,一戰統五十萬,一戰統三十萬;盛庸一人統二十萬。明軍“合天下之兵,握一人之手”,而反觀朱棣,單旅孤城,利於戰不利於守,利於合不利於分。如果當初下令山東、河北諸將各擁眾數萬,憑城堅守,年深日久,以叛臣賊子起兵的朱棣勝一仗敗兩仗,又一直逡巡在河北、山西狹窄地帶,熬過一陣熬不過兩陣,軍隊人心最終會轟然瓦解。 第四,建文帝彷徨不決,總在關鍵時刻犯致命錯誤。如果當時朝廷不招徐輝祖回金陵,而是讓他留在原地與徐福合擊燕軍,很可能扭轉整個戰場形勢,給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燕軍以致命的最後打擊。 另外,縱觀整個龍虎鬥過程,建文帝一方除盛庸、平安有些智勇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大帥之才。這也要“歸功”於朱元璋,因為所有有智有勇有力的名將早已連子孫都被株除乾淨,留下的全是三、四流將領,自然不是燕王朱棣的對手。

重要的是,建文帝的得力大臣大多文臣,李景隆兩戰敗退讓他開始處於劣勢方孝儒,黃子澄之類,算得上忠臣,但不是能臣。雖然後面有盛庸,平安出現,一度打得朱棣走投無路,可是因為皇帝命令不能傷害朱棣,大戰百次朱棣毫髮無損。朱棣還無恥的去打探軍情,而南軍居然不敢動手,或許,是建文帝的仁慈害了他自己。

最滑稽的是,朱棣在走投無路,快要失敗時,玩了把大的,繞過盛庸,直取京城,這或許就是他軍事天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