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黑洞照片是5000萬年前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過去的歷史也在以某種形式存在著?

KaliSheel


5000萬年才被你看到,現在黑洞可能早都沒有了。

假設距離5000萬年地方也有一個智能文明!那麼地球遠古被彗星撞擊最後恐龍滅絕,那次大爆炸的光,有可能現在才傳過去,他們也才看到。

但實際上,我們地球和恐龍時代早都不一樣了。

所以你的問題,地球原來發生的一些事情,特別是大爆炸那樣的,是有可能還存在宇宙中的


電影嘮叨叨


前幾天公佈的黑洞距離我們有5300萬光年,所以我們“看”到的黑洞,是它所發出的光線,經過5300萬年的長途跋涉來到地球后,被我們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捕獲後成像的結果。因此可以說,我們所看到的黑洞照片,只是它5300萬年前的樣子。至於它現在怎麼樣,我們只能夠在等到5300萬年後才能夠看到。



正如題目中說的,既然黑洞的照片可以“延遲”5300萬年被我們拍攝到,那麼我們過去的歷史,是不是也以某種形式存在著呢?

確實如此,我們過往的歷史都還存著在,並沒有消失。物理學又一個定律,叫做“信息不滅定律”。即信息的量不會被毀滅,只會發生存在形式的改變。比如一堆柴火燃燒後,柴火的信息並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一堆燃燒後的粉末和燃燒是發出的光子。如果可以把這些信息全部收集到,那麼我們就可以還原這堆柴火的信息。不過,信息雖然不會消失,但是我們卻無法收集到所有的信息,而且一些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還會再次發生轉變,所以想要原原本本地還原之前的事物,基本不可能。同樣,我們看到發佈的黑洞照片很“模糊”,原因也是我們得到的有關黑洞的光子信息太少,不足以展示黑洞更為精細的結構。




我們的過往,也被光子記錄了下來。比如2000年前的秦國,如果我們在2000光年左右的地方把地球來的光子都收集到,那麼就可以還原當時秦國的情形。而且收集到的光子越多,信息越準確,看到的圖像越清晰。

所以,世界就是這麼奇妙。


科學探秘頻道


這個問題我小學的時候思考過,你又勾起了我的回憶。

那時候看海爾兄弟,記得有一集說速度超過光速,時間就可以倒流,看完動畫片我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呢?是不是真的可以回到過去?

睡了一覺,忽然想通了,超過光速,理論上就代表可以看到過去的影像,假如我們以光速的n倍飛離地球,一段距離後停下,看到的地球,肯定是過去的地球影像。

敬你一杯,異想天開的童年^_^



依然sun


前段時間公佈的首張黑洞照片,也就是M87黑洞,其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距離我們地球大約有5500萬光年的距離,所以說這個黑洞也就是5500萬年前的黑洞。因為黑洞距離我們地球實在是太遙遠了,光它到達我們的眼中就需要大約5500萬年的時間,所以說此時此刻的黑洞已經不再是照片上顯示的黑洞的樣子了。

既然黑洞都是5000多萬年前的黑洞,那過去的歷史是不是也是以某種形式存在著呢?答案是有可能的,畢竟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過去的歷史只是隨著時間,隨著光逝去了,但是它們卻被某種東西給記錄了下來,所以也就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著。

就如我們觀察宇宙中的其他天體一般,它們距離我們那麼地遙遠,我們此刻看到的它們實際上都是過去的它們,而此刻它們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是不知道的,也許這些天體此刻還依然存在著,也許早已經消失了。誰也說不清楚,只有等多少年後,我們再次觀測時,我們才能得知。





宇宙第一科普達人


確實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球過去的歷史並沒有消失,而是存在於宇宙之中。如果我們可以去到宇宙遙遠的地方,理論上,我們可以看到過去任意時候的地球景象。因為光速是有限的,光傳播到任何地方都需要時間,並且光在空間中不會消失。

第一個被直接觀測到吸積盤的黑洞在5350萬光年之外的M87星系中心,在不考慮空間膨脹的情況下,M87黑洞的吸積盤所發出的光需要5350萬年的時間才能走完5350萬光年的距離,最終抵達銀河系中的地球。因此,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接收到的其實是5350萬年前的光子,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其實是5350萬年前的黑洞(吸積盤)。

但我們現在無法看到目前的M87黑洞,因為它的吸積盤所發出的光還沒有到達地球。如果現在的M87星系黑洞突然消失掉,我們也是不會知道。

同樣的道理,地球在5350萬年前反射出去的太陽光現在剛剛抵達M87星系。如果M87星系中存在超級先進的文明,他們是可以觀測到5350萬年前的地球。只不過為了在可見光波段觀測到地球,M87星系中的超級文明需要建造一架巨大無比的光學望遠鏡,口徑至少為32萬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25倍,或者地月平均距離的85%。如果他們想要看到地球上的動植物,則需要更加龐大的望遠鏡。但不管怎樣,他們目前無法觀測到現在的地球,不會知道地球上已經出現了文明,因為現在地球的反光還沒有到達M87星系。

地球的反光可以一直在宇宙空間中傳播,不會消失,除非光子遇到其他天體被吸收。在與地球相距一定距離的地方,可以接收到地球在過去某一時刻反射的光,從而就能觀測到過去某一時刻的地球。例如,在月球上,看到的是1.3秒前的地球;如果在距離地球45億光年的地方,還能看到剛剛形成的地球。

只不過地球太小了,並且本身不光,只能反射太陽光,又小又暗的地球很難在遙遠的地方被觀測到。因為經過一定距離的傳播之後,地球反光的強度會迅速減弱到宇宙背景噪音的程度。

總之,光攜帶著宇宙的信息不斷在空間中傳播,接收到這些光,就能瞭解宇宙的歷史。我們觀測越遙遠的宇宙,就能接收到越古老的光,從而瞭解到越早之前的宇宙。

我們所能接收到的宇宙最早之光可以追溯到138億年前,那時剛剛形成38萬年的宇宙發出了第一縷光。但隨著空間的膨脹,這些光的波長不斷拉長,現在已經變成了微波,肉眼無法看見,只能藉助射電望遠鏡來探測到它們,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火星一號


既然黑洞照片是5000萬年前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過去的歷史也在以某種形式存在著?

理論上來看確實如此,宇宙就是一個超級且有著無限容量的存儲空間,而且方式也很簡單、暴力又直接,唯一的索引是時間!如何來理解這種形式?其實很簡單,如下一一道來!

一、這種“存儲”方式是什麼原理?

這種存儲是粗放式的,而介質就是光!太陽系誕生已經超過45.5億年了,似乎我們已經無法追溯到遙遠的過去,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因為光的傳播是有速度上限的,而宇宙似乎“無限大”,因此太陽誕生的第一縷光,總是會有一個角落裡可以看到!

二、在多遠的距離上可以觀測到太陽系的第一縷光?

太陽系的第一縷光假定它是在45.5億年前,那麼第一縷光從那一刻開始已經跨越了45.5億年!這個位置在哪裡呢?

上圖是100億光年尺度上的宇宙,45.5億光年差不多多是上圖中心向外一半的三維球面內,只要在這個位置上有一具超大口徑的望遠鏡,那麼即可觀測到太陽發出的第一縷光!當然這個口徑也許有些超出想象,但理論上來看完全沒有問題!

三、假如M87星系上有超級文明在觀測太陽系,他們看到的是什麼時代的地球呢?

當然他們將看到5500萬年前的太陽,當然那會的太陽與現在並沒有多少區別,但地球差別可就大了!5500萬年前的地球剛好是恐龍滅絕1000萬年後,即創新世!人類尚未誕生,連猿猴都還沒有,那會在地球上蹦踏的猿猴祖先是普爾加托里猴!

原上猿都還需要2000萬年後才會誕生!當M87星系中的超級文明“觀測”到如此場景時,他們肯定能推測到現代地球已經面目全非,當然能發展到什麼程度也許是想象不出來!

假如他們有能力趕往地球的話,那麼假如他們從現在出發,以光的速度,很抱歉他們不能即刻到達!需要在5500萬年後才能到達地球,距離他們觀測到地球已經過去了1.1億年!

假如他們擁有能達到最高曲速的飛船,即光速的199516倍,那麼他們也要經過275.7年後才能到達!當然這個時間儘管有些難以接受,但已經是我們能想象到的最快速度了!除非實現了更不可思議的蟲洞技術!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黑洞照片是記錄了5500萬年前的星光,而歷史當然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宇宙的角落,但請注意一點,歷史記錄不是電影回放!

再聊幾句黑洞

半人馬座的黑洞照片,證明了相對論的偉大,愛因斯坦的宇宙仍舊是人類認知宇宙的主宰。在宇宙巨大的距離跨度之下,我們現在目睹5500萬年前的黑洞照片,不得不說是科技的奇蹟。某種程度上,我們當然是見證了一段古老的歷史。但請不要為穿越過去未來等,增加不必要的想象,同樣與那個世界發生聯繫,根據光速不可超越,我們有實時信息交流,也必須經歷5500萬年,時間並沒有被人類打破。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看到5500萬年前的黑洞,大家震驚。我們隨手捧起一滴水,這滴水至少也有十數億年曆史了啊。所以,感嘆時間久遠,歷史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只是大部分大家都習以為常而已。

往地球的深處下挖,地質年代會一層一層的揭開這個星球的變遷,無數生命誕生過、毀滅過,有的仍舊繁榮昌盛,有的已經銷聲匿跡。這些都是大自然固有的規律。

歷史不是曾經的映像資料

對於天文研究,由於宇宙的廣袤,光速的限制,我們看到的很多是過去的星光。但並不能就由此類比,某個人類歷史上進行過的片段,也存在於茫茫宇宙,等著我們擰開電視機,就可以收看!

電影電視是光影的藝術,而歷史並不是。不要說遙遠的星際中的星體上的地質演變,地球本身曾經的變化,我們也只能通過間接的發現來了解,而不可能是實時的圖像。

能記錄到光或者電磁波,自動腦補當成可以自動生成電影,那簡直是異想天開吧。除非可以通過蟲洞,親自回到過去。否則通過電磁波和可見光的手段,都不會在距離光年的距離上,觀察到具備細緻信息傳輸量級別的歷史的。


貓先生內涵科普


其實之前還有點不明白時光倒流的問題,現在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明白了,相對論的速度超過光速時間倒流的問題。其實想通了很簡單,那就是假如我能乘坐一艘超光速飛船遠離地球,同時地球向我飛行的方向發射信號,如果我比光快了一個小時,那麼我這個時候看觀察到的地球信息就是一個小時前的地球信息,因為我如果停下來要等待一個小時才能收到正常的地球發來的信號。這個時候我看到的地球信息將是我出發前的信息,但是悖論也出來了,我此刻到底在地球上還是在現在的觀察點?(其實真正的我在觀察點,我看到的只是光攜帶的信息)。我知道超過光速不可能,更別說兩倍光速,只是腦洞一下。但是如果真的發現蟲洞,並且利用蟲洞實行時空躍遷是否會實現時間倒流呢?就好比我從體育場上跑圈,你們從跑道上跑,而我橫穿體育場,我到了對面的時候你們還要等一會才能追到我。也就是說我收到的信號就是很久以前地球上發出的信號,有可能是幾萬年前。

我們拿河水來打比方。如果我從出發點順流而下,河水的速度是5,我出發的速度是7,那麼相對於我來說河水就相當於逆流了對吧?所以我要等待一會才能碰到出發時的水流。如果我速度更快,達到11或者更快,是不是就能看到更早之前從這裡出發的水流?對於我來說,時間是不變的,但是對於我現在的觀察點來說,我看到的是我出發之前的水流。如果我現在再向出發點迴游,因為是逆流,所以往回走是時間加速流逝,所以當我回到出發點的時候時間正好是我經歷的時間,所以時間對於我來說是不變的,但是在超光速的過程中如果我能觀察到地球的信息,那麼這個信息就像我順流時超過流速一樣,這個時間是倒流的。

同樣,如果這條河是彎曲的,我從彎曲的河道旁邊抄近道過去,會更節省時間,如果這個彎曲非常大,像一個圓圈一樣,那麼節省的時間更多,也就是說我走捷徑會看到更早之前的水流,蟲洞就是這個原理。如果蟲洞可以逆行的話,再從蟲洞回去,那麼回到出發的地方,我看到的水流應該是我沒離開卻經歷相等的時間流逝的情況,所以時間對於我來說沒變,出發點也沒變,變的你所處的觀察點,能追到更遠的觀察點就能看到更久遠的信息流,僅此而已。


醫聖張仲景


在回答區看到的是一色的答案:理論上確實如此,我們過去的歷史以某種形式存在著,信息是守恆的,因為物質是守恆的。

我不由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問題,我們的隱私豈不也正在被其他智慧生物看到了?人類之間發生的醜惡事情豈不沒完沒了地保存下來傳播出去?

人在密閉的房間中做的事情,這些事情發出的光線信息沒有任何外洩,這些光線和它攜帶的信息最終被牆壁、沙發和床吸收,你說這信息還守恆嗎?


難道說這些光線信息被牆和沙發保存下來了?顯然不是,這些不同波長的光線能量被牆和沙發吸收轉化為它們統一的內能,信息被抹平了,當然牆和沙發為了和外界環境保持平衡,它們會向外進行長波輻射,信息徹底沒了。

的確萬事萬物是普遍聯繫的,這一點在哲學上和量子力學上都給予了肯定,在物理上它們之間最有效的聯繫方式就是四大作用力,媒介就是時空和光,它們把自然界四大作用力都包括了。因為時空的變化就是引力,而其餘三種力都和光有關係,所以除了時空和光沒別的了。咱們先來說一下時空聯繫,除非是大質量物體的加速運動才會引起時空的波動,像我們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類根本無法引起時空的波動或者只能引起可以忽略不計的波動,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地球及地球上的人類對於遙遠的星系來說是沒有時空影響的,地球只能單方面感受到這些大質量天體的時空波動――引力波。

那麼這地球和遙遠星系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光了,和地球相距較近的還好說,但如果非常遙遠,地球傳播的光線被阻隔吸收後,信息就不會存在了,這是很有可能的。地球及地球上的人類太小了,它們發出的光根本沒法和恆星發出的光相比,更不能和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等離子體的吸積盤相比,



像這次被人類拍攝成首張黑洞照片的M87星系中央黑洞,它的吸積盤溫度高達十幾億度,這個黑洞的引力透鏡效應形成的環狀結構即陰影部分直徑達1000億公里,

這樣超大天體發出的光,也只有低頻射電波段才能傳到地球,根本看不到可見光。像我們小小地球發出的光在漫長的傳播當中早被茫茫太空和天體所吸收,根本傳不遠,信息早丟失了。遙遠的星系沒有接受到地球發出的光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地球對於遙遠的星系是不存在的,站在遙遠的星系是看不到地球過去發生的事。就像在我們地球看不到遙遠星系中的一個恆星系中的一個小行星一樣,地球和這個小行星彼此可以認為是沒有任何聯繫。有人說現在站在2000光年外的星球上能夠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場面,純是扯淡。

地球的光傳不了這麼遠就被吸收了,信息是不守恆的。歷史的保存不止是影像,還應該有聲音和氣味,請問氣味分子能傳出去嗎?聲音的振動在沒介質的太空中也能傳播嗎?它們也是信息,傳播不出去,那就是信息不守恆。退一萬步講,地球的光即使傳出去了,遙遠的星系上的智慧生物看到的也不是人類的歷史影像,而是信息丟失面目全非的低頻射電波而已。

總之,我們地球的歷史過去就過去了,傳播出去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沒有什麼特殊形式存在,只是一些光線而已,這些光線很容易被吸收改變,因此信息很容易丟失。所以大家不要擔心自己的隱私被別人看到。做了錯事改了就行,不會成為終身的印記。


物原愛牛毛1


宇宙大爆炸、宇宙由個奇點炸開,然後超光速膨脹,根本就不是愛因斯坦說的,是現在的“專家”、“教授”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方程,“推理”出來的,包括黑洞理論等,都是這些人“拉虎皮”的“傑作”。

目前看,有靜質量的物質在時空中運動必然有慣性,即實物粒子與時空是共存的、有聯繫的、相互作用的,因此,實物粒子在時空中運動速度必然是光速下的。

宇宙是無限的,是“自在”存在的,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其運動、變化、發展過程“顯示”,或表現為一種膨脹形式。

宇宙的運動變化過程表現為時間形式,時間有“方向”嗎?時間之矢在空間中有方向嗎?沒有!宇宙中物質演化過程有方向嗎?必須向“前”運動,或者向“後”運動才能演化嗎?沒有!

所以說,坐著超光速飛船就能“時光倒流”,這就是胡說八道!飛船向哪兒飛“追”時間呢?你要時光倒流,你必然追物質演化過程,而不是坐著什麼超光速飛船,向“某個方向”追時間。你“追”的是物質變化事件的信息空間,是一個n階、n維的張量空間,一個輻射狀的信息狀態空間;這個空間是隨著時間“整體”變換著,也就是以一種“時空膨脹”形式,狀態變化著。

任何坐著超光飛船,矢量性的運動、“追”時光都是對稱破缺的,在事物狀態空間上的對稱破缺的。你這矢量性的“追”,只能在這個方向上“縮尺”、“延時”,從而破壞你的生命過程。你在相對論變換下,只能讓你死的更快!因為它破壞了你生命過程的狀態空間!這就是我們坐高速火箭,在20個g下很快就死亡的原因。沒有任何一個生命能承受飛船瞬時20g速度。

宇宙如果是這些人所說的炸來的、膨脹的,則一定陷入不可理解的悖論。宇宙是由於其運動、變化、發展過程而顯示為“膨脹”形式而已。過程只能“膨脹”進行!

任何事物的信息存在是“整體”性的狀態空間存在。人們看到“別人的照片”、“別人的歷史”,只能是矢量性的信息變換,只能看到別人“片面”信息,比如說,三維實體只能拍二維照片。況且任何事物的信息狀態空間,那就是一個泛函空間,你就是在“太陽系”範圍“合成孔徑”,你看到5千萬光年外的星星,那也只是個粗糙的幾何體,僅僅是個三維幾何信息體而已,追一事物的歷史時空信息,這就是美好科幻。

事物歷史的存在,那是事物信息狀態空間的存在。你想“回看”歷史必須做到信息狀態空間“整體”的變換,但根本做不到。因為你一“動念”,你一運動,或者說,你所人為操作的變換隻能是“矢量性”的,必然在某一方向上對稱破缺,你只能向一個方向運動,沒辦法同時向n個方向上運動,這樣你怎麼能同時“提取”出歷史過程的“整個”信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