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腔名旦:秦等梅

甘肃秦腔名旦:秦等梅

秦等梅,女,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乡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中国戏曲学会会员,曾任宁夏固原市秦剧团暨民族歌舞团副团长,固原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在退休后被聘为平凉市崆峒山大景区演艺公司经理兼景区总导演。

秦等梅一生酷爱秦腔,对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大秦之声,有着执著的追求。13岁时初中没毕业就开始跟戏班学戏,16岁登台演出,唱了40多年戏。先攻花旦,后又改攻小生、青衣、兼演老旦、媒旦,一专多能,戏路子越走越宽,逐渐成为一名难得的实力派演员。秦等梅的最大特色是:嗓音洪厚、表演细腻、内在感强。有一位内行观众评论说:“如果旦角是她的本行,生角就是她的爱好,那么,媒旦就是她的一绝。”这是对她恰如其分的评价。

1989年秦等梅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便走了几个地方都不满意,后来从崇信县剧团调到了兰州窑街矿务局秦剧团工作,1993年又调入宁夏固原地区秦剧团,在那里她才打住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2005年12月30日下午两时整,广大戏迷期盼已久的“秦等梅秦腔折子戏专场演出”在银川市西塔戏园隆重开演,可容纳800人的西塔戏院内座无虚席。此场演出由宁夏自治区文联,固原市委宣传部,自治区戏剧家协会主办,银川市秦腔剧团协办。主演就是当时国家二级演员、固原市剧协秘书长秦等梅。在此次专场演出中特别选取《周仁回府》中的一折戏《悔路》(小生),将周仁年少却饱经沧桑,老练沉稳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戏迷眼前。除此之外,秦等梅还挑选了其他剧种移植过来的折子戏《小二姐做梦》(花旦)、《行路》(老旦),秦等梅希望通过三个不同行当,不同人物形象,将自己“一人千面”的艺术风格呈现给广大戏迷。并由自治区戏剧家协会、自治区文化厅、固原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了秦等梅艺术研讨会,还颁发了演出《特别奖》。

2007年在宁夏以及甘肃、陕西周边地区举办了《薪火行动》秦等梅个人秦腔百场公益巡回演出、辅导活动,她自陶腰包购置了交通车辆和音响,不但将秦腔传统剧目送到乡村、社区、部队,还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歌舞、小品、话剧等,为城乡群众送去了一台又一台精彩的文化大餐。白天演出,晚上辅导当地自乐班,给村民们耐心细致的排练、讲解戏曲知识,真正起到了薪火相传的作用。此活动得到了宁夏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公安厅、固原市人民政府、固原市委宣传部、固原市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宁夏电视台、固原电视台还跟踪报道,被固原市人民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

2009年5月,崇信县籍秦腔艺人、国家一级演员秦等梅在崇信县影剧院举办专场演唱会,回报家乡父老。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使秦等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唱腔高亢激昂,表演逼真细腻,在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众多行当、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戏迷的欢迎与好评。为了回报家乡父老相亲的培育之情,秦等梅特意回乡举办了个人秦腔艺术专场。演唱会上,她以高昂的激情为崇信县广大戏迷和秦腔爱好者演出了折子戏《小二姐做梦》、《哭墓》还特意创作演出了快板《崇信旧貌换新颜》、诗朗诵《家乡礼赞》等节目,热情赞颂了近年来崇信县城乡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表达了对家乡的热恋、对父老乡亲的思念。

几十年来,秦等梅先后在《天河配》、《周仁回府》、《双罗衫》、《辕门斩子》、《铡美案》、《窦娥冤》、《五典坡》、《双明珠》、《小姑贤》等本戏、折子戏中担当主角,扮演了不同行当的角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先后在区内外及全国的戏剧舞台上获得过多项大奖,头上的光环戴了一个又一个,但让人惊讶的是,只有上过六年学的秦等梅不仅仅能演好各个行当的角色,还利用演出之余把创作、编排的大小剧目都一一搬上了舞台!

“我夫妻受尽苦保持义气,舍己妻救人妻恩爱割离。”这是著名秦腔传统剧《周仁回府·哭墓》中的两句台词。该剧故事情节曲折,唱腔凄婉,声泪俱下,感人至深,为许多演员演唱和表演。但秦等梅的表演却与别家不同,她吸收了秦腔表演艺术家任哲中、李爱琴、卫赞成、谭建勋等名家之长,自成体系,演唱行若流水,声情并茂。她平时训练刻苦,演出时一丝不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秦等梅有时为了一个动作,经常几十次的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即使是在有病、身体不适时,也坚持练功、吊嗓子、背台词。有一次,她被请到外地演出,在主演《白逼宫》时,不幸受伤,挠骨头骨折,但她仍咬着牙,硬是坚持演完全剧。待她下台后连衣服都脱不下来,只好由别人用剪刀帮她将衣服剪开。同伴们都为秦等梅的精神所感动。所以,秦等梅唱、念、做、打、舞,样样精到;生、旦、净、末、丑,行行能演。

秦等梅说:退休回来应聘在崆峒山演艺公司做管理和编导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却能在退休后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她很快乐!也很感谢现在这个平台,让自己的余热能继续挥洒,更希望带领年轻人通过演艺能推动家乡旅游蓬勃发展,也算是为家乡尽一份力!两年来,本着发扬、挖掘本土传统民俗文化的原则,代领大家创作编排了大小20多个不同风格的剧目已经在景区陆续上演,深受广大戏迷的喜爱。

从秦等梅身上不难看到,一个与希望同在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如果说秦等梅是事业的强者,倒不如说是生活的强者。为了事业、为了家庭几十年来沉沉浮浮、荣辱酸甜,都未能催跨她的意志,始终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有人说:秦等梅这个人如果只是说她的某一面,也许跟一些大腕们不敢相提并论,但要是从一个把演员、编剧、导演集于一身的人来说,的确在戏剧界是很少见的。

秦等梅女儿对母亲的感言

做为女儿,对母亲的敬业精神是又爱又恨,恨的是小时候因为工作顾不得我!爱的是你在舞台上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做为一个演员,你不是单纯的演绎,而是认真反复的琢磨角色的性格和每一句唱词背后的心里感情,这才致使你演出来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年轻人大多不喜欢秦腔,我应该算是另类了,可能是自小睡在扬琴匣子里耳濡目染,但我想我真正喜欢还是因为你,爱看你演的戏,但不爱看苦戏,因为你演的太真实,你一哭我也就难过,恍惚你真的就是角色里的那个人!还是喜欢你演媒旦,不用刻意造作,举手投足间的不经意就能逗得人捧腹大笑,时常嘲笑你天生带憨傻,所以演起媒旦才能活灵活现!最佩服的还是你的敬业精神,忘不了你锯掉的半截胳膊肘骨头,忘不了你流脓的青紫膝盖,忘不了你下肢已经麻木却还挣扎着唱完最后一句……对于你的这些行为我曾经不理解,但更多的是出于心疼!渐渐我也明白了你执着背后的信仰和坚持!你——是我的好榜样,这也引导我在我的演艺道路上敬业、爱岗! 最后,向您致敬!爱你,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