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应该都被一张“黑洞”照片刷屏了。“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这句话小编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完全看不懂(手动再见),只好顾名思义一下了,黑洞就是个“黑色的洞”?

No,no,no,科学告诉我们,黑洞并不是“黑色”的,而且颜值还挺高,它长这样——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黑洞,ESO供图,与视觉*国无关→_→)


噫,这张照片略略眼熟,让小编盘一盘……仿佛某部科幻电影里也有这么个黑洞嘛。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这个科幻电影特效名场面来自于有“实景狂魔”之称的好莱坞著名导演诺兰的《星际穿越》。虽然成像的清晰度、明亮度上都有很大区别,但都是中心区域是暗影、外面有发亮的新月状光环(吸积盘,为气体高速旋转、摩擦而放射出的X射线,理论上不可见)。难怪有网友戏称:“黑洞实拍实锤了!”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星际穿越》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年代:2014年

推荐度:★★★★★

《星际穿越》是一部相当经典也相当硬核的科幻片,除了有导演认证的“在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索恩的帮助下塑造了一个非常符合科学理论的黑洞景象”,还有最终指引人类的爱,小编看完电影后,除开震撼的太空场景外,印象最深的竟然是父女俩相隔时间与空间的对视和倾诉。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难怪第一部科幻电影已经上映117年,人类的科技发展已经快要追上科幻作品的想象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仍然是宇宙的终极意义。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月球旅行记》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

1902年于法国上映

正值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展映影片中,也有三部气质大相径庭的科幻片。

《2001太空漫游》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年代:1968年

推荐度:★★★★★

小编第一次阅片时,被开场的五分钟带着隐约音效的黑暗画面迷惑许久,但看周围的人都不动如山,只好强行忍受,恨不得掏出手机来发个问“第一次看2001太空漫游,怎样才能装做看过很多次的样子?在线等,急”……

但是很快,第一个画面就抓住了我的心。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在接下来的观影过程中,我不得不一再提醒自己,这是一部上映于50年前的电影,当时人类刚刚开始太空探测的脚步,第一艘载人飞船刚上天不到3年,NASA还没有提出环形飞船的设想,人类还没有踏上月球表面,第四代计算机尚未问世。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当然,这也是一个提醒自己不要走神、不要睡着的办法。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伟大的、超前于时代的电影,甚至预言了不少科技发展的方向。21世纪以来超热门的人工智能,在本片里已经现出了远超目前科技水平的模样。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片中大量的太空静默画面、无重力场景、四次元空间,闪烁着红光的人工智能,超越时间后回退的婴孩,组合成了这部没有感情只有人性的经典硬核科幻电影。

看不懂,不重要;看过了,才重要。

《人类之子》

导演:阿方索·卡隆

年代:2006年

推荐度:★★★★

这部电影和下一部电影同属于北影节“焦点”单元,同时也是同一位导演的作品。《人类之子》讲述的是人类处于灭亡前夕,一些普通人竭尽全力想要保护最后一位怀孕的母亲和她腹中人类最后的血脉。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这部科幻电影的场面并不“科幻”,但内中的宗教和哲学意味却十分浓厚。整个世界萧条破败,人类的最后一个婴孩存活在于非裔母亲体内,而十万年前人类正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受难的母亲在牛棚中产下女婴,母亲的丈夫、女婴的父亲在哪里,影片中没有交待——女婴是否是另一个“人子”?片名已经告诉了我们。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片中有许多设计极其精妙的长镜头,隐藏着许多导演不着痕迹地设计进去的细节。整个片子的基调是黑色,一反科幻片的白色、银色所营造的科幻感,更强化了末世的色彩。就在人类已经踏上消亡的不归路时,还在互相厮杀。但最后“圣母”和“圣婴”的身边,所有的人都死去了,却有一艘名为“Tomorrow”的船来迎接她们。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地心引力》

导演:阿方索·卡隆

年代:2013年

推荐度:★★★★☆

剧情十分简单,用一句哲♂学的话概括本片,应该叫做“仰望星空后,终归要脚踏实地”。片子演绎的是一个女宇航员自太空中艰辛的归家之路,但她在地球上是一个没有家的人。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网友有言:“本片的最大bug是怎么会有女人肯放开乔治·克鲁尼!”一个智慧、勇气与牺牲精神的宇航员,牺牲自己救了女主角,并在临终前激起了女主角求生的热情。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本来打算修复太空哈勃望远镜结果却把人类的太空人造航天器全部毁掉(不是)的故事。起因是俄罗斯人发射导弹击毁其一颗废弃间谍卫星,爆炸产生的碎片又击毁了更多航天器,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俄罗斯人内心OS:


影片前半小时里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嘴炮,但当所有炮灰角色都退场后(全片也只有五个角色),影片的纵深就变得十分深远。女主角面临的选择不是生或死,而是在恐惧中死还是在希望中死,在孤独中死还是在勇气中死。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此处有两个中国人民熟悉的名字,就是“天宫”空间站和“神舟”飞船。女主角正是紧急“借用”中国的航天器才逃出生天。事实证明,中国制造的质量十分靠得住,唯一的槽点是神舟飞船的控制面板中文宛如机翻……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最后,来聊一下入围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的《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导演:郭帆

年代:2019年

推荐度:★★★★★

开场片名出现时,笔者就被宏大又美丽的场面震撼得流泪了。借用破球爸爸吴京先生的一句话,“一部电影最基本的原点是所有电影在追求的东西,流浪地球的原点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有这么一个点是所有电影人都想拿的东西,这不只是引子,这是TNT。”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整部电影就建立在“带着地球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原点上。在太阳的致命威胁下,人类踏上了长达2500年的征途。山一样高的行星发动机,日晷一样的空间站,神秘又可怖的木星,冰封的地球,一切都那么美。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除了科技之美,还有感情之美。血亲、路人、小爱、大爱。救援队为平民牺牲,父亲为儿子牺牲;个人为全人类牺牲。中校最后失重的眼泪,真是美得让人心碎。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在特效过剩的时代,想象力和剧情才是真正打动人的部分。《流浪地球》在某些方面还很笨拙,但出彩的部分几乎可称独一无二,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内核,才成就了这部核爆级的春节档电影,也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读了近二十年的科幻小说,我们终于可以说中国也有好科幻了。

这些“黑洞”画面竟是实拍?硬核科幻片的魅力不仅仅是想象力!

(地球和木星的引力纠缠和大气牵引)


趁着北影节,赶快去补电影吧!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造梦东方影迷福利,4月26日请大家免费看电影

关注公众号【造梦东方】,点击菜单栏【观影报名】,按规则报名就好啦。

看电影,就来造梦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