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媽媽批評17歲男孩跳橋,現在的家長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

大聲叫我董先生


看到這樣的消息,我們第一反應是悲痛,為孩子感到惋惜;其次是困惑,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正值花季年華的孩子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

這個17歲的男孩,因為跟同學發生矛盾遭到批評而選擇輕生,大部分人都覺得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太差了。但是,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都是在給自己的內心增加勢能。也就是說,這次自殺事件的發生,實際上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本次矛盾。

我們的教育忽略的東西,在逐漸顯現出破壞性,這值得我們整個社會反思。

1、普遍缺失的生命教育

生命是為了什麼?孩子基本上無法領會。平時孩子能接觸到的,除了學習,就是滿足自己的慾望。學習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苦的,而慾望的滿足則是一種補償。就算是我們教導孩子該好好學習的時候,也是普遍在告訴孩子你應該為了自己將來的需要而努力學習。好好學習才有好的未來:找到好工作、有好的收入......當孩子線性的認為學習就是評價自己的全部時,對生命的理解就變得非常單薄而脆弱。


2、缺乏基本的尊重

孩子一旦到了青春期,普遍出現叛逆現象,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孩子感覺不到被尊重。ta要擺脫這種被控制的感覺,ta要衝破家長對自己的評價,以至於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我接觸到的很多中學生,不管是成績好還是成績差,絕大部分和父母都是有隔閡的。因為一旦成績出現了一點波動,父母就會懷疑孩子是否哪方面出了問題,比如是否是打遊戲過多啦,是否是談戀愛啦,是否晚上睡晚啦等等。孩子需要信任和支持,即便是自己犯錯了,ta也是需要理解和接納。父母習慣於教訓孩子,而不善於作為一個傾聽者。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品格的關鍵,是孩子內心的保護港。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簡單地教訓孩子,而不是先傾聽孩子的心聲,那麼很大可能孩子就會慢慢對父母關閉心門。


3、協助孩子處理好遇到的問題

這裡說的是協助,而不是幫助。孩子應該自己練習面對問題,但是有時候需要父母的協助。我們普遍習慣於教育孩子,而不是關心孩子,接納孩子,讓ta能夠重新出發。

孩子,我們是一起的,但是這件事情你得自己負責。

我給你提幾個建議,你得自己做出判斷。


孩子的成長問題,時刻都會出現。也可以說,一些我們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可能對孩子性格的養成都有深刻影響。相比時間,陪伴的質量更為重要。學會基本的尊重和界限,是父母應該做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看到視頻的那一瞬間,脊背發涼,心痛到極點!

事情發生在上海,17歲少年湯某因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事後又遭其母親批評,母親載其回家途中,途經盧浦大橋時跳橋身亡。


這個年僅17歲的孩子,從車上下來,毫不猶豫地跳下了橋,整個過程都不到5秒鐘。這是有多麼決絕,才會在自己的親身母親面前縱身跳下,而且沒有一絲一毫的留戀。剩下的只有媽媽絕望捶地和一生的淚水。

總是說要孩子學會敬畏生命,要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但是在這個漫長而又艱鉅的教育之路上,作為父母,自已的一點一滴和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孩子。


1、傾聽比說教更有力量


我們很多家長正是由於自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所以才容不得孩子的半點錯誤。現在的父母要麼容忍程度極低,孩子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大發雷霆,訪佛孩子就是父母家長的一顆棋子,讓他向東,就不能朝西。容忍程度極高的家長就是萬般的縱容,任由孩子發展,最後就是嬌寵出一個小霸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是一個遇錯,改正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在一次次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我們往往把自己的好脾氣都給了外人,然而對於我們的親生骨肉卻發洩不滿,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反而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手。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披荊斬棘的過程,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都需要家長的耐心傾聽,傾聽的過程就是家長給予孩子信心的過程,有了信心,才會有對待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如果家長採取說教,給孩子的是刺耳的諷刺,那起不到任何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作用。

請家長管住自己的嘴和手,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基礎。

2、愛孩子不是謾罵打擊


有些家長,不殺人,卻誅心。


喋喋不休,翻舊賬是很多家長的通病,若家長和孩子換位思考一下,家長就能夠保證自己能規矩懂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嗎?我們眼裡孩子的缺點遍地,但是孩子眼裡父母卻是滿分。家長的愛孩子可以看在眼裡,但是變形的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地獄。愛孩子是用心與心的交匯去感知對方,而不是用謾罵和拳腳相向來解決問題。


打罵孩子可以換來孩子的一時屈服,但是也增加了孩子叛逆的砝碼。家長一時為了孩子好,接著就是謾罵甚至動手,這樣只不過是自己一時解氣的藉口。沒有耐心的父母是最失敗的父母,打罵孩子也是父母最無能的表現。



3、拿真愛才可以換真愛


父母做不到一流,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門門功課第一,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樣樣爭前頭。


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不是孩子受管制於家長。在平等的關係中,家長只有拿出十足的愛心,孩子才會在愛的滋養下成長為陽光向上的孩子。沒有拿出真愛,卻向孩子要優秀?沒有這樣成立的等式關係。


如果愛孩子,請拿出真愛。

有些人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只有用打罵才能換來孩子的乖巧聽話,當觸發孩子最後一絲希望的時候,孩子就會爆發,而那時候換來的就是永遠都不能挽回的局面。那個時候,無論如何懺悔都不會換回一個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切的一切也成為了徒勞。


放下家長的“權威”架子吧,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比任何語言暴力和打罵都更有力量。


餘爭的世界


4月17日,母親把車停在有車流的上海盧浦大橋,母親先下車,拉開車門對立面的人說了一通,然後一個男孩突然跑下車迅速跑到橋邊跳下,緊跟其後的母親未能攔住,男孩死亡。

事後,很多網友都在指責甚至謾罵這個死去的男孩,我真的覺得現在的人太傲慢太冷血無情了,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男孩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母親是什麼態度對待男孩的,男孩死了,網友理所當然覺得男子的錯,真可笑。

在中國父母的眼裡,孩子一直都是沒有人權的,也是沒有自尊的。我甚至看到有些言論說,誰不是在父母棍棒底下長大的,和父母談自尊挺可笑的。為什麼不能和你的孩子好好說話?不能和你的孩子講講道理?為什麼不能分析分析原因?為什麼不能從自己身上找找錯誤?

中國父母永遠都不會錯!中國父母死要面子就算錯了也是對的!孩子算什麼,不過是成材了賺大錢了,都是你教的好,自殺了跳橋了就是孩子心理素質差,就是活該,就是不孝,就是自己找死!別忘了,孩子隨你的基因,他不好是你給他的基因不好,他心裡素質差是你教育有問題,是他生長環境差!

孩子17歲死了,沒有一個惋惜年輕生命逝去的!全都在可憐母親,母親他在車流的橋上停車,打開車門,憤怒說一些話激怒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她就該為這一切承擔後果!她不就是仗著自己是孩子的母親,不就是仗著自己生了他,所以才有恃無恐,她是在拿自己孩子的命開玩笑,那一刻,她有把自己孩子當一個單獨的完整的生命個體對待嗎?為什麼愛著孩子的母親會選擇在那麼危險的情況下停車?那是愛孩子的表現嗎?為什麼明明有矛盾的情況下還故意開車門激怒孩子,我看她就是想自己孩子去跳橋吧?好了,現在孩子如你的願真去跳橋了,你開心了?

在中國孩子永遠都被認為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原以為父母是自己的靠山,是會和自己站在一邊,會幫助自己,可是錯了,父母比陌生人更絕情,嘴裡說最愛自己的媽媽在橋上打開車門,用言語激怒他,不用猜就知道那個母親說什麼,無非就是“有本事你就真去跳橋”,不就是死麼?這下好了,單方面死生不復相見了。

所有的幸福都葬送了,夢裡見面母親你還是不會和你的孩子道歉的吧?就算見面還是會指責他狠心,到底誰狠心?不過這下你的孩子也不欠你的了,因為他把命還給你了!

如果是兒子和母親吵架,兒子停下車,打開車門,母親跳橋,網友肯定就罵兒子畜生了,就不會說母親心裡素質不行了!這就是中國父母的心裡,有爭吵出事情了永遠都是孩子錯!

中國的父母可以打罵自己的孩子,就算父母錯了也永遠不會道歉!可是當他們老了,孩子只要頂嘴一句就會被認為不孝!父母可以和孩子不講道理,做了錯事可以用棍棒教育,可是當父母老了做了錯事,孩子們也可以用棍棒教育他們嗎?

都反思一下吧,否則今天這樣的悲劇以後還會上演。孩子死了沒有思維了,你卻要懊悔整個後半生,不過也有可能我太看得起人性了,通常啊這個孩子沒了就沒了,轉頭就又生一個了。原本就是,孩子算什麼呢。後半生安生著呢。


我是渡君呀


我是昨天看到了這則新聞:4月17日,上海盧浦大橋,一個男孩突然跑下車迅速跑到橋邊跳下,緊跟其後的母親未能攔住,男孩死亡。

那一刻,真的感覺難以接受!雖然我知道,我們國家每天都會有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可是當親眼看到孩子跳橋的視頻時,還是覺得特別心痛!

為什麼在一切正好的花季年華,為什麼在被母親批評之後,就選擇了這麼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多麼的欠缺!

我想起了20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我們正在教室上課,突然有個老奶奶衝進教室,衝我一個同學大喊:“快回家,你姐姐喝藥了!”當時,教室裡一片寂靜,老師也立刻安排我同學跟著老奶奶回去。

後來,我從我媽媽口中得知,我同學的姐姐因為考試沒有考好,被她媽媽批評了幾句,結果,她姐姐想不開,直接喝了農藥,搶救無效,死了。

當時,兩口子吵架,妻子喝農藥嚇唬丈夫、結果真死了的事情很多,但是孩子喝農藥自殺,還是第一次,這事一直被老一輩人唸叨到現在。我媽也說:“可惜她姐了,如果當時沒喝藥,現在孩子肯定都很大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很多孩子。我發現,在孩子們看似樂觀的表象下,隱藏著高敏感、高自尊、高脆弱。其中,有一個五年級的女孩,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個小女孩性格穩重、心思細膩,從小就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奶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她身上,陪她上各種藝術班,補習文化課。

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驚呼真是“別人家的孩子”。舞蹈跳得超級好,書法、繪畫樣樣精通,成績也是數一數二。

如果不是那天上課時她突然嘔吐,如果不是她後來經常嘔吐,如果不是她奶奶告訴我要帶她去北京治病,我永遠想象不到,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孩會突然抑鬱、厭學,甚至需要天天吃藥維持健康。

我曾經聽一個家長指責孩子:“整天供你吃喝、供你學習,你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快樂。

我們都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可是我們的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得那麼快樂。在我們眼中的一件件小事,可能在孩子的世界裡,都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理解孩子的“問題”,我們的孩子都有向上的本能,希望自己能夠變得優秀,可是如果父母一味否認、並責備孩子,結果孩子更會因為逆反心理做出傻事。

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2歲時,選擇了自殺。在孃家人“不珍惜生命”、“不負責任”的指責中,她崩潰大哭:“我也不想死,可你們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在她的哭訴中,我們才知道,她一直遭到丈夫的家暴和婆婆的刁難。雖然她也想過離婚,可是媽媽總是勸她忍耐,嫌她離婚丟人。她求救無門,在被丈夫毒打後,才不得已選擇了自殺。

孩子也是一樣,除了衝動自殺外,很多孩子的自殺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長期的恐懼、絕望、憤怒、委屈等導致的結果。如果還有選擇,如果生活快樂,孩子怎麼捨得自殺?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要重視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千萬不要讓孩子生出“既然你們都不喜歡我,那我死了算了”這種念頭。

在面對孩子時,除了更有耐心,努力理解孩子的錯誤行為和情緒外,我們還需要給孩子上一堂重要的課——生命教育。告訴孩子生命的可貴,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別說孩子,就是我們大人,其實對生與死的理解,也不是多麼透徹。當孩子誤以為,死是一種解脫,死了就沒有任何煩惱時,就非常有可能衝動行事,釀成慘劇。

所以,我們要努力改變觀念,生命中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畢竟,孩子的幸福、快樂比什麼都重要。孩子都沒了,成績再好有什麼用?

每一次有孩子不幸離開人間,都是對我們敲響的警鐘。逝者安息,活著的人也要更加積極地生活,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小燦親子教育


一個17歲的孩子在母親面前消失,那是多麼的殘忍,多麼的撕心裂肺,經過這事,希望能引起很多家庭的重視,我的兒子17歲叛逆期,我是小心翼翼的度過,他的父親是一個自私的男人,我為了生活漂泊在外,孩子那是念高中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由爺爺奶奶陪伴,我和兒子的交流,他根本不聽,只是把媽媽當成一個提款機,我絕望過,甚至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回兒子叛逆的心,我曾經告訴過我的兒子,我說媽媽也年輕過,媽媽也是一個女兒,後來才當上了媽媽,我沒有當媽媽的經驗,但我想當一個合格的媽媽!你可以把我當朋友,教我怎樣當好媽媽,兒子現在27歲了,也當了父親,但由於我常年在外,兒子對我還是不怎麼關心,我還是同樣的話告訴他,等我學會了怎麼當女兒,又學著怎麼當媳婦,等我還沒學會怎樣當媳婦就在學著當媽媽,還沒學會當好媽,又在學著當婆婆,人生苦短,其實我也想為自己活幾天,但誰又能懂我的心?


手機用戶6821665187


我是非著名作家客凌溯,今日淺談17歲少年跳橋事件慘痛的背後。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一件很難的事。從孩童時期的啟蒙教育到成人時期的自我學習,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受著教育。所謂教育,分為教與育,是教導與育人,把一個價值觀、人生觀等未成型的人引導向成熟與正確的道路上來。

近日,一個十七的少年跳橋自殺的視頻迅速在網絡上瘋傳,少年跳橋自殺後,其母親的無助與懊悔也讓人心痛,看過的人無不扼腕嘆息,也引人深思。


這母子之間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導致少年跳樓呢?

這個問題的根源,客凌溯是不知道的,可這卻充分體現出教育問題。

學校的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

教育不是一味地依靠學校對學生的教育,沒有感情的英文單詞與物理公式是無法讓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老師更大的作用是育人,而非單純的講課、補課。當然,對於知識與道理的吸納,每個學生是不同的,可對於這個視頻的少年而言,更多的應該是家庭教育問題。


家庭的教育才是教育的主體!

從視頻中簡單分析,司機是孩子的母親,她把車子停在了高架橋上,顯然是母子之間發生了矛盾,卻在此地停車。影響交通問題與危險不說,至少能看出這位母親的性格與脾氣一定不太好,至少可以說有些強勢。孩子因為矛盾而縱身跳橋,這一悲慘事件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很偏激,很衝動。由此看來,母子間的性格脾氣都不太好,這裡面的根源究竟在哪呢?

慘痛的背後是家庭失敗的教育與父母的強勢和過高的期望。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有一番作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制定學習計劃,報各式各樣的補習班,以致讓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讓孩子不理解自己,便更缺乏溝通,加大矛盾。對孩子的期望沒有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沒有錯,孩子愛玩沒有錯,這是他的天性,這都沒有錯,錯在哪裡?


其實還是那句話,錯在了沒有良好的溝通,也就是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性格與日常的行為,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學在了心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是環境對一個人的改變,何況還是心智未發育成熟的孩子呢?

與其他人如此,與孩子也是如此,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心,多一些溝通。不要總是以工作繁忙為由,即使再繁忙,也總能找到溝通交流的時間,畢竟未來的希望是自己的孩子,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最後,願這個少年一路走好,願來生開心幸福!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筆者客凌溯刪除!


作家客凌溯


這件事情最根本的問題,沒有給出答案。

比如說這個17歲的男孩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讓他感覺到非常的委屈,然後他的媽媽為什麼又批評他,導致他有了輕生的念頭。事情的原因一句話也沒有講,或者一句帶過。現在的媒體只關心結果。

那麼我就試著梳理出一個脈絡。

我覺得這個孩子是在家庭教育當中受到擠壓的。可能在學校當中可能也屬於那種比較弱勢整體的一員。

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的強勢會導致孩子自由權利的空間受到擠壓,然後被迫順從父母的意思。那麼就不善於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願,因為在他來講說什麼都是沒有道理的,聽話就行。

可是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以後。自我意識也在慢慢的形成,那麼也想表達出自己的聲音。可是在童年時期被壓抑得過多的話。他到青春期就會顯得迷茫,也會顯得比較孤僻。情緒會不斷的積壓,而不知道該怎麼來處理。

發生這件事的導火索是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一些口角,然後找到了媽媽的批評。看似一個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隱忍這麼多年的情緒,終於在這一瞬間爆發了,他選擇了死亡。所以這件事絕對不單單是因為這一件事情引起的反應。這應該是一個長期情緒的力量沒有得到釋放的結果。

只能說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有時間真的要和孩子做一些溝通,不要天天拿著手機,玩著遊戲,吃著雞。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她的孩子,其實非常渴望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兒,可是他的爸爸媽媽直接給他丟一些玩具,或者打開電視,甚至把手機給他。但是就是不陪他玩。孩子有時候故意會去搶爸爸媽媽的。其實最真實的目的就是想和父母發生聯繫。可是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調皮不懂事。甚至會出言呵斥他。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孤僻起來。


活躍小雨魚


這個視頻我在抖音上看到的,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位母親跪地的絕望,我就不明白了現在的孩子都十七歲了,你連死都不怕為什麼不能好好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呢,為什麼心裡這麼脆弱,雖然說死者為大,但是這樣的事情對於活著的來說是一輩子的痛,是永遠的心裡陰影,我真的為這個孩子的生命感到惋惜,也為這位媽媽感到痛心。



我青春期的時候也經常跟爸媽吵架,爸媽一生氣的時候也會吼我,罵我,說出一些難聽傷我自尊的話,雖然我也會從心底裡覺得很難過,不能接受父母這樣說自己甚至有一次還離家出走了,但是自殺的想法我一次都沒有過。在我的記憶裡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也沒有過因為和父母吵架而自殺的,最多就是離家出走的方式來抗議自己的不滿,而如今的孩子卻不知怎麼動不動就要自殺這麼偏激,所以現在的老師和父母也都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去教育孩子了。


我也有自己的孩子,說實話我被孩子惹生氣的時候也會吼罵孩子,雖然我也想用更冷靜的方式去面對孩子,但是人有時情緒一上來的時候就很難自我控制,畢竟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會犯錯的,我有時候真的好希望孩子也能明白和理解這一點,所以我很贊同一個觀點就是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感受,我們有時也應該要勇敢地跟孩子承認自己犯的錯誤,讓孩子明白有時我們吼了他其實我們心裡更難受,因為我們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去引導好他,我想這種適當的示弱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而不會覺得父母不可理喻,也不理解自己。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icer個人成長


現在教育孩子確實是一件大工程。40年前的小孩子是散養或者叫野養。40年前,也發生小孩子們發生意外的事情如溺水身亡的事情。但基本上沒聽說有跳樓自殺身亡,一般都是意外身亡的,如意外從高處摔下身亡。40年前我就親眼聽到看到二,三起小孩子溺水身亡事件及一件小孩子在影院偷看電影從高處摔死事件。但我在40年前確實沒有聽說過有小孩子自殺事件。

所以當前教育必須加強家,校聯繫及溝通:

一,加強安全教育;

二,加強感恩教育;

三,加強挫折教育;

四,才是成才教育。

現在才小學生到中學生到博士都有畢不業而想不開的。


資深助理專家


這件事件讓我看到了父母的不合格。

有些父母儘管已經當爸當媽,但他們並不夠格。青春期的孩子比較特殊,要有不同的教育,相處方式。作為父母的,有一份責任和義務在。小孩並不是養大,學習好就可以,他們的心理更是需要父母關心的。

請問身為父母的都管理不好情緒,在情緒上來的時候,說些指責傷人的話。那你又能期待孩子做的多好?

身為父母的可以學學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現在網絡,書籍各種教育方面的書很多。父母都不學,還指望孩子學習多好?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