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愛寫詩題字,他給奇石題過字嗎?

視天下i


乾隆愛寫詩題字,不僅在紙上寫,更是連石頭也不放過,下面小君就給大家講幾塊乾隆題寫過的奇石。

首先是御花園中的這一塊(如下圖)

粗粗看好像是一塊木頭,但其實它是木化石,石頭背面還有很多貌似蟲蛀的小洞。

據記載,這塊木化石為黑龍江將軍福僧阿進貢的一塊硅化木,長約6尺多,來自東北,當年乾隆得到它後非常喜歡,一來這塊木化石比之前得到的都要高,二來它來自於自己的老家東北,故乾隆高興的在木化石身上題詞:

“不記投河日,宛逢變石年。磕敲自鏗爾,節理尚依然。旁側枝都謝,直長本自堅。康幹雖歲貢,遜此一峰全。 乾隆丙戌新正中澣御題 鈐印:得象外意 乾隆宸翰。”

<strong>

這幾句話很形象的說明了此石的來歷,形狀,尤其是其中的“康幹雖歲貢,遜此一峰全。”更是表明了乾隆對它的喜歡。

(注:康幹即松石,雖然松石每年都有進貢,但都比不上這一塊。)

其次,我們來看看乾隆花園裡的這塊石頭(如下圖)

它叫文峰,出生在北京房山,在它的身上就刻著乾隆皇帝的詩句,比如他這樣寫道:

“洞庭湖石最稱珍,博大似茲能致否?宋家花石昔號綱,殃民耗物鑑貽後。”

大致意思就是說他自己會以宋代花石綱的勞民傷財為借鑑,不會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南方運石頭修園子,而是會就近取材,在房山弄點好石頭就行,會惜民愛物的。

最後來看看頤和園裡的這大塊青石(如下圖)

它也產自北京的房山,明朝時,一個石痴大臣米萬鍾想把它運到家中賞玩,結果運到一半財力耗盡不得不丟棄路邊,後來乾隆發現此石並將其運往頤和園中。

因其形似靈芝,故題名“青芝岫”,寓意吉祥如意,江山永固。

其實乾隆給石頭題的字很多,包括頤和園內好多石匾額都是乾隆題的字,小君猜想也許乾隆真的很怕後人忘了他吧,趕緊題點字留些自己的痕跡。(開個玩笑)


宮殿君


乾隆皇帝給奇石“敗家石”題過字,題的是“青芝釉”三個字。

乾隆皇帝雄才大略,除了治國安邦外,還愛寫詩題字,留下了許多墨寶。今天寥寥他給奇石“敗家石”所題的“青芝釉”三字。

“敗家石”現屹立於北京頤和園,其長8米,寬2米,高4米,其整體呈海清色,被安放在雕刻有海浪紋的石座上。此石來歷非凡。明朝有個叫米萬鐘的人士,家底殷實,愛石成痴,庭院中擺放了從各地運來的奇石。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北京房山的深山裡發現了這塊奇石,從此愛不釋手,一心一意要運到府上。

因奇石太重,運輸困難,他便想了妙招,先是修了一條公路,然後沿路打了多眼水井,待到冰凍季節,他僱人從井中打水潑到路上結冰,然後再用人力在冰路上撬動奇石,一點點移動,當奇石運到良鄉時,已耗完了他所有的資產,只好棄之一旁。因米萬鍾為運輸此石,散盡家產,此石有了“敗家石”的稱號。

若干年後,乾隆皇帝從這裡路過,一下子也喜歡上了這塊大青石,逐命人運到京城,放在頤和園的樂守堂前。因此石形如靈芝,乾隆皇帝便題名“青芝釉”三字。另外,乾隆皇帝還為下面這塊巨型玉石題字。

大家到頤和園遊玩,別錯過觀賞“青芝釉”奇石的機會。


視天下i


乾隆皇帝一生酷愛寫詩題字,那麼他是否給奇石題過字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北京頤和園樂壽堂前面的院子裡,有一塊碩大的海青色美麗石頭,上面刻著乾隆皇帝的題字“青芝岫”。這塊岩石長8米,寬2米,高4米,就像一個站在院子裡的屏風一樣。而這塊青石還有個別名叫“敗家石”,這名字背後還有個典故。

這塊岩石最初是在北京郊區房山縣的深山中發現的。在明朝,有一個名叫米萬鐘的人,非常喜愛收藏各種石頭。在他家的庭院裡,有許多奇石陳列著。在他找到這塊巨大的青石之後,愛不釋手,並決定將它帶回家中。但是石頭體型龐大而且非常沉重,根本搬不動。有人給他提了一些建議:當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時候,不是採用修水道的方式來搬運山石的嗎?

米萬鍾認為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了。於是他僱傭了很多工人,先建了一條大路,然後沿著路邊每三里打一個小井,每五里打一個大井。到了冬天,就把井裡的水倒在道路上面,凍結成一條冰水的道路。該大道已經修到房山大石窩。米萬鍾為了搬運這塊大石頭,花了很多錢。當石頭被運到良鄉時,他的錢也全部花完了,不得不將其扔在路邊。因此,當時人們稱這塊大青石為“敗家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